陈绍锦
福建省武夷山市立医院(354300)
在临床治疗疾病时,不但考虑临床治疗效果,还要考虑患者或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某药治疗,此药的价格较低,且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尽量考虑用此药,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在本研究应用血塞通和舒血宁治疗心绞痛,观察两种药物的成本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心绞痛患者83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中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证实为心肌梗死、神经官能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胃食管反流病等导致胸痛症状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心脏、肺等功能不全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2~68岁,平均(57.6±8.6)岁;病程为1.5~6年,平均为(3.7±2.2)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1~69岁,平均(56.3±10.1)岁;病程为1.8~6.4年,平均为(3.4±1.9)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节血脂、营养心肌等药物。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或者加重时应用硝酸甘油含服缓解。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每支2mL)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每支5mL)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在治疗期间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使用硝酸甘油的量。在治疗期间行心电图检查。
患者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或达到显效标准,心电图恢复至正常心电图或达到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心电图),为显效;患者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减轻或达到有效标准,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为有效;患者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为无效。
在两组患者中,除了血塞通和舒血宁两组应用不一样外,其他用药和实验仪器检查基本一样,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应用硝酸甘油缓解,因为硝酸甘油价格低廉,两组患者服用量小,且两组都存在随机性,所以两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对成本影响不大。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中的成本确定是血塞通和舒血宁的成本。在本研究中,血塞通每支3.3元,每天使用10支,共计每天成本为33元;舒血宁每支29.8元,每天应用4支,共计每天成本为119.2元。由于两药应用时间相同,故本研究中,两组的成本可认为是每天应用血塞通和舒血宁的成本。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成本为33元,对照组的成本为119.2元。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例,%)
根据两组患者成本的计算方法,观察组成本为33元,成本效果比为35.4(33/0.93);对照组患者的成本为119.2元,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为125.4(119.2/0.95)。两组患者成本效果比差距较大,即观察组每获得一个治疗有效单位,花费的成本比对照组小的多。
心绞痛是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饮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就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于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血管内皮、血管平滑肌等损伤有关。临床上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肌血流提高心肌氧供,降低血小板和内皮的相互作用,从而能够缓解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发作时持续时间。
血塞通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而来。目前研究表明,三七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甙,此物质能够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的后负荷,还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脏的供血量[1],降低心肌的耗氧量;研究还表明,血塞通能够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对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舒血宁是银杏叶的提取物,有效成分主要是银杏黄酮甙和银杏苦内酯等,以上成分可以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状况[2,3]。
本研究通过对舒血宁和血塞通两种药物的疗效观察,发现两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两药的疗效相同。但是血塞通的每天使用成本要远低于对照组,说明要想获得一个临床治疗效果单位,对照组的医疗成本要高于观察组,提示在临床选药时,血塞通的成本要低于舒血宁,可以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借鉴。
[1]王跃.血塞通注射液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 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8):494-494.
[2]董超峰,张新杰.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8,28(5):37-38.
[3]翟颖,刘淑荣,穆博.舒血宁注射液改善心绞痛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5):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