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国媛 董淑红 刘艳薇 陈美姬 韩志东 林 苑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儿科(510700)
手足口病是数种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常见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型(CoxA16)感染所引起,不同时间及地域的疾病的病原比例不同,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发热,口腔、手、足、臀部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呼吸道感染、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麻痹等相关疾病,病情进展较快,重症患者可导致死亡。近年来具有爆发范围广、感染患者多、传染性强等特点, 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春末夏初是该病的高发季节,3岁以下为主,临床表现多数为轻症患者,病死率为0.31%。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只要措施得当,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目前文献报道的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中成药有痰热清、炎琥宁、热毒宁,评定的指标分疗效评定指标及安全性评定指标,疗效评定指标包括退热时间、退热有效率、皮疹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有效率、总体有效率等多个评定指标[1,2],本研究采用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60例,综合观察以上5个疗效评定指标及安全性评定指标,既整体和部分、又抽象和量化地评价热毒宁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4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确诊为手足口病的121例患儿,均伴发热,手、足及口腔黏膜均有米粒至绿豆大小的圆形、椭圆形较深的疱疹,其中75例体温为37.5~38.0℃,36例体温为38.0~39.0℃,39.0℃以上10例,病程均<1d,年龄1~5岁,排除伴有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者,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事先制定随机分组表,并按纳入研究的先后顺序将患儿随机分入热毒宁组和病毒唑组。
手足口病的诊断按照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热毒宁组以热毒宁注射液(10mL/支,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mL/(kg·d),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连续7d;病毒唑组给予病毒唑针剂(100mg/支,江西环宇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l0mg/(kg·d),连续7d。两组均予常规护理、退热等对症治疗。
1.4.1 整体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口痛、流涎基本停止,体温正常,可进食,口腔溃疡面明显缩小或愈合,手掌、足掌疱疹基本消失;有效:体温正常,皮疹减少,一般情况好转;无效:治疗3d后仍发热,口腔黏膜充血,疱疹破溃,皮疹无减少或增多,流涎,进食少。治愈与有效例数计入总有效。
1.4.2 体温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1~3d体温恢复正常,患儿无其他并发症;有效:4~6d体温恢复正常,无其他并发症;无效:6d以上仍发热,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脑炎或心肌炎症状及体征。
1.4.3 皮疹消退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1~3d皮疹消退,无新皮疹出现;有效:4~6d皮疹消退,无其他并发症;无效:6d以上仍皮疹不消退或加重,出现其他并发症。1.5 统计学分析
表1 总有效率比较(例,%)
表2 体温疗效比较 [例(%)]
表3 皮疹疗效比较 [例(%)]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率表示,体温有效率、皮疹消退疗效、整体有效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较显著意义。
表4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体温疗效、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见表1~3。结果表明,热毒宁整体有效率、退热效果、皮疹消退时间比病毒唑效果好,且并发症少,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两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热毒宁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病毒唑组有1例出现皮疹。
手足口病是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常见传染病。赵香枝[3]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表明3岁以下患儿占全部病例的69.5%,男女比例相近(0.96∶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有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等。手足口病(EV71感染)虽以轻症患者为多,一旦侵袭脑细胞,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不可放松警惕。门朝霞[4]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经验表明手足口病是数种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特征。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治疗,采用抗病毒治疗抗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隔离治疗护理的治疗原则,其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所收到的预期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热毒宁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剂,具有抗炎、抗病毒及解热作用,由青蒿、金银花、桅子组成。青蒿辛、苦、寒,辛以解表、寒以清热,是解表清热、宣郁散邪之良药。金银花以清毒泄热为主,而桅子清利三焦之火,导热毒下行,诸药合用,共祛表里上下之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2008年6月的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在细胞实验中,1∶200~1∶400稀释度有抑制EV71病毒复制的效果;在体外有部分灭活病毒的作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热毒宁对肠道病毒71型感染小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的研究发现,热毒宁治疗组小鼠脑细胞凋亡减少,肺组织炎性浸润减轻,表明热毒宁具有抗病毒作用,一方面可以减轻病毒复制,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来平衡小鼠的免疫紊乱以减轻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破坏。热毒宁能抑制手足口病小鼠模型神经系统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热退、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在2d内就达到良好效果,无并发症发生,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可减少病毒唑的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病毒唑对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可能减轻并发症的危害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马金海,徐玲玲.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43-144.
[2]刘建林,张晟.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98例疗效观察[J].临床探讨,2010,48(3):128-129.
[3]赵香枝,伍平,冼建妹等.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09,7(8):2049-2050.
[4]门朝霞.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1(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