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波 刘玉华
丹东市第一医院(118000)
喹诺酮类药物为人工合成抗菌药,由于其具有广谱、口服有效、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广为临床使用[1]。此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且其应用时无须做过敏试验,患者依从性好。但随其广泛的应用,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加,尤其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更为突出。不良反应相关报道逐渐出现。为了解丹东市第一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监测其使用的合理性,笔者对丹东市第一医院2007至2009年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对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丹东市第一医院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7至2009年度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金额等。
运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法,计算药品的DDDS和DDDc,并对其进行排序分析。数据中的DDD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成人常规剂量或以第16版《新编药物学》规定的常规成人日剂量为准[2]。使用频度(DDDs)=药物购销量/相应药物的DDD值。同一药物不同剂型因DDD值不同,分别计算DDDS后,将所得DDDS相加,即为该药的总DDDS值[3]。其数值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率越高。DDDc 表示患者使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Dc =用药金额/DDDs,可体现药品的价格水平。
丹东市第一医院2007至2009年度共应用7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注射剂5种,口服制剂2种。口服用药品种比例较低,由此可见,丹东市第一医院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分布是以注射药为主,口服药为次。销售金额由2007年的77.51万元增加至2008年的192.39万元和2009年的103.80万元,见表1、2。
由表2中统计的数据看,丹东市第一医院目前应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均为第3代喹诺酮类,且购销金额相对集中。从构成比看,连续3年名列前茅的是左氧氟沙星,平均占85%以上,说明该药品是丹东市第一医院目前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的主流。自2008年引进依诺沙星后,其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排在第二,加替沙星排列第三。
表1 喹诺酮类药物品种统计
各年度喹诺酮类药物的DDDs和DDDc 统计情况详见表3。
从DDDs值看,DDDs值连续3年排在首位的是左氧氟沙星。从DDDc看,DDDc值最低的是诺氟沙星(胶囊),DDDc值最高的是加替沙星注射液。由此可见,口服制剂是一种价格低廉、方便应用的剂型。
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组织浓度高,细胞内渗透性强,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抗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其抗菌作用的特点是随药物浓度增加,抗菌作用增强,呈现剂量依赖性。
从丹东市第一医院2007至2009年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情况看,在注射剂中构成比最高的是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平均占85%以上,其DDDs值也是最高。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变化是促使细菌发生耐药性变异的重要因素。诸多文献表明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耐药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DDDS值越大,细菌耐药性越高[2]。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组织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2~3倍。左氧氟沙星除对革兰阳性、阴性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因此,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丹东市第一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主流品种,且由其的DDDC值可以看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价格适中,较加替沙星和依诺沙星的价格低,所以在喹诺酮类药物的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2009年3月卫生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表2 2007年至2009年度丹东市第一医院喹诺酮类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及构成比
表3 各年度各种喹诺酮类药物的DDDs和DDDc 统计
总之,在选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临床医师要认真掌握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效、药动学特性,根据患者的体征、药敏试验结果、及患者机体状况选择适当的喹诺酮类药物。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考虑减少细菌耐药性和医药费用。同时医院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建立区域性抗菌药物应用指南,规范用药[3],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减少资源的浪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丹东市第一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1]蔡卓倩,陆基宗.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新进展和临床应用[J].药品评价杂志,2006,3(3):220-222.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罗圣平,易小红,刘芳.2004~2008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