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玲
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高新分院儿科(621006)
发热是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也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由于发热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带来严重后果,故应该采集及时救治[1]。近年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高新分院对收治的发热儿童采取尼美舒利与布洛芬进行对比治疗,现回顾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选择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高新分院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的12岁,年龄最小的1岁,平均年龄(4.6±3.1)岁。随机分为尼美舒利组和布洛芬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年龄、病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行常规检查和治疗。尼美舒利组口服尼美舒利,2.5mg/(kg·次);布洛芬组口服布洛芬,5~10mg/(kg·次)。用药2d观察退热情况,5d后观察患儿咳嗽、鼻溢和厌食强度,并进行分析。
尼美舒利组出现恶心1 例,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布洛芬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儿用药后,第1天恢复正常体温患者数,尼美舒利组17例,占(56.7%)和布洛芬组8例(26.7%)。尼美舒利在退热效果上明显优于布洛芬。
用药第5天,在患儿不适反应上,尼美舒利组咳嗽好转率为53.8%,鼻溢好转率为66.7%,厌食好转率为48.8%;布洛芬组嗽好转率为70.8%,鼻溢好转率为86.4%,厌食好转率为40.0%。尼美舒利在症状改善上效果上低于布洛芬(表1)。
表1 两种药物服用5d的症状改善对比
发热很少是单一病理过程肿瘤与结缔组织病在发热过程中可夹杂感染因素,致使临床表现复杂。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
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可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2,所以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临床上,尼美舒利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治疗风湿痛、头痛、外伤痛、癌症疼痛等,而且因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小而被临床广泛接受,尤其是在小儿解热镇痛剂的应用上比较广泛。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机制该药曾被认为是一个安全性好(胃肠道反应少),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非甾体抗炎药。但近年来,其严重肝毒性反应,国外多有报道。国内的研究报道较多的是有关尼美舒利对于食管癌、结肠癌和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但有关尼美舒利引起肝脏损害的报道则非常罕见。近年来,国外已陆续报道了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病例报告,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死亡。布洛芬(Ibuprofen)的镇痛、消炎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作用于炎症组织局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递质的合成而起作用,由于白细胞活动及溶酶体酶释放被抑制,使组织局部的痛觉冲动减少,痛觉受体的敏感性降低[2]。
全球已有文献报道30余例尼美舒利可能致严重肝损害风险,其中印度儿童病例报道最多,但我国目前尚罕见[3]。
本研究表明,患儿用药后,第1天恢复正常体温患者数,尼美舒利组17例,占(56.7%)和布洛芬组8例(26.7%)。用药第5天,在患儿不适反应上,尼美舒利组咳嗽好转率为53.8%,鼻溢好转率为66.7%,厌食好转率为48.8%;布洛芬组嗽好转率为70.8%,鼻溢好转率为86.4%,厌食好转率为40.0%。
本研究同时也表明,两种药物在治疗上都有明疗效,且副作用小。尼美舒利退热疗效好,布洛芬改善症状好。
因此,我们认为,认为尼美舒利和布洛芬在治疗少儿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发热上,具有安全、方便、高效的优点,在退热方面推荐尼美舒利,而在改善患儿不适症上则推荐布洛芬。
[1]官志清,姚固英.尼美舒利对儿童退热疗效的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7):55.
[2]张丽霞.尼美舒利治疗儿科高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39-1040.
[3]蔡幸生,林锡平,王萍等.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各60例的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12):87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