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俄语网络词汇

2010-06-08 02:00刘坚强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外来词

胡 颖 刘坚强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在俄罗斯的普及,新的事物、观念的出现需要有相应的词汇来指称,网络作为语言变革的积极推动者,在延伸原有词汇义项的同时,又以一些新词汇弥补了网络文化中词汇的缺失。本文主要总结新近网络领域中俄语原有词汇的一些新增义项和网络中的新词新语的形成特点。

【关键词】网络词汇;新词新义;外来词

语言词汇系统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新事物的出现必将导致新的词、义不断产生。毫无例外,俄语词汇系统的不断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动态变化,其中表现在网络中的词汇变化尤为突出。

一、网络词汇及分类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体的语言载体,其发展变化引发语言风格及词汇系统的变化。网络的出现带动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从而出现了一些与网络相关的词汇,如:он-лайн(在线),оффлайн(离线),сообщение(消息),окно(窗口),скачать(下载),копировать(复制),ударить(删除),вырезать(剪切),вставить(粘贴)等等,这些词汇填补了最初网络文化现象的缺失。时至今日,这类词汇已成为网络时代出现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所存在的意义。

可见,网络词汇作为一种另类的语言现象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秦秀白将网络语言界定为3种语言成分构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网络交际(论坛、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1]本文旨在从网络语言的后两个组成部分中大量涌现的词汇进行考察。

二、网络词汇特点

伴随着网络文化词汇的产生,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即网络交际(论坛、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以实现快速输入和交流为前提,网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互动过程中创造了大量新鲜的网语,不断丰富着网络语言的词汇系统。“联想色彩是语言单位的派生色彩,主要从词语的形、音、义的联想而产生。”[2]从词汇的形、音、义等角度出发,当今俄语网络词汇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原有词在语义上产生新义;外来语(主要来自英语)日益涌入;产生大量新词汇。

1、原有词新义

网络中出现的原有词新义现象十分突出,这也正体现了俄语词汇中个别词汇义项增多的趋势。在俄语本族语基础上赋予其新义,生动贴切,但一般原义与新义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隐喻和借代既是认知过程中借助已有概念形成新概念的重要手段,又是交际过程中通过已有语义单位表达新的语义单位的重要方式。”[3]网络词汇义位派生的主要方式正体现了以喻体和本体的联想关系为共同特点的隐喻和借代。比如说,чайник原本是“茶壶”之意,最初应用于网络中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相当于汉语网络词汇“菜鸟”,随后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对某一领域不太精通的人;пост由本义“站;岗位;哨所”等义项引申为论坛中发表的“帖子”之义;болванка本义是“料块,模胎,胎具,铸块”,扩展到网络领域指代“光盘”等等。

2、外来词新用

苏联解体后,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新事物,以及新理念的传入,在与西方文化传播交融的过程中,网络中借用英语词汇的现象日益增加,一般将其分为音译词和意译词。

音译词包括对字母的音译和对读音的音译。例如,спам一词由英语词spam(垃圾邮件)字母音译而来,即用俄语字母标注英语字母。网络中字母音译词颇多:логин—login(用户名),хит—hit(点击),юзер—user(用户)等等。在字母音译后进行“俄化”从而产生相应的派生词,这一方式是对外来词音译的进一步发展,如网络聊天室中常出现的бан,以及派生词 банить, забанить(禁止)等词;读音音译是音译词的另一种形式,хакер由hacker(黑客)读音音译产生,音译时主要考虑读音,而非字母,再如:домен—domain(域名),файл—file(文件),чат—chat(聊天)等等。

意译词,即根据外来词的意义,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这类词汇主要包括有关网络文化相关的术语,比如сеть—net(网络),пароль—password(密码),главная страница—homepage(主页)等等。

3、新词新义

语汇系统中如果只有基本词,没有变化,语言就无生命力可言,对传统词汇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新词是对俄语词汇的补充与发展。随着新新人类的出现,新生代的年轻人开始注意张扬自我、追求个性,除了原有词新义及外来语借入而产生的新词外,一些“新新话语”以非传统构词形式的大量出现于网络中,比如在年轻网民的对话中школоло指代школа(学校);школота 指代школьники(学生),这样的词汇却很少被年长的人熟识;音节置换作为一种语言游戏已成为网民创造新词的另一手段,例如,очепатка因与опечатка形近,于是网络中очепатка有“错别字”之义;网络中怪词成为一种幽默、风趣和时尚的代言,例如ЖЖ、ЖыЖа相当于Живой Журнал,网络中译为“日志”等等。这类新词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尚未被普遍使用,对整个词汇系统来说,它们处于边缘地位,变化通常较大,只为部分人所知。虽然这类词偏离了俄语标准语,不符合标准语的规范,但网络新词感觉较为轻松,更适合于现代人的口味。

三、结语

语言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虽网络语言中存在诸如随意缩略和音译混乱等问题,但网络中新词汇的出现是时代变化发展的产物,弥补了网络文化中词汇的缺失,使得俄语词汇变得更加丰富,更具有表现力。简言之,语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词汇要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待时间去检验与淘汰。

【参考文献】

[1]秦秀白. 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2]王德春 陈晨. 现代修辞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胡颖(1985.6--),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坚强(1986.10--),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级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外来词
从汉语外来词看民族文化心理变化
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翻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俄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浅析
中·韩外来词的对比分析
浅析英语词汇中外来词的特征
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作用及影响
汉语外来词小议
汉语“不纯洁”了怎么办
浅论现代汉语外来词
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