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华
【摘要】傩舞是一种手舞足蹈的原始舞蹈形态,本文通过将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与民俗有机整合,对傩舞的舞蹈动作作较为深入的形态分析,进一步挖掘其舞蹈风格的独特性,并融入我校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和优化《民族民间舞》课程体系,还可以增强我校舞蹈学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傩舞;舞蹈动作;体态;民俗;关系
傩从中国有文字始就得到了记载,是中国古代驱鬼逐疫的最原始仪式,被认为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以及中国戏曲的源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傩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
傩舞,也称 “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以后逐渐发展成原始巫教中的一种仪式,后来演变成有固定目的、内容的节令祭仪。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至今,主要以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遗存较多。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西傩舞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及史料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傩舞是一种手舞足蹈的原始舞蹈形态,其姿势造型、动作规律都与民俗息息相关,它包容历史、民俗、民艺的纷繁复杂内容,蕴含着原生态文化价值,有其独特的观赏审美可视性。尽管现今的人们基本已经不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以驱鬼逐疫为宗旨的傩戏,却仍依附在民俗中滋生和蔓延着,而且发展成一支颇有艺术和文化深度的傩文化。
目前对傩舞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有限,重复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内容较单一,研究思路比较狭窄。因此,有必要对傩舞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与民俗的关系做以粗浅研究和探讨。
一、傩舞的风格特点
由于傩舞流传地区不同,其表演风格也各异,既有场面变化复杂,动作幅度较小,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动作古朴庄重,飘逸洒脱,戏剧结构程式较浓,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又有动作激烈遒劲,粗犷豪放,气势威严,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势热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武傩“流派。
傩舞按照表演人数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和小舞剧。傩舞的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大多取材神话传说及历史典故,如表现驱鬼逐疫的《开山》、《钟魁》;表现演义传奇人物的《双伯郎》、《关公祭刀》;展现织耕文化的《獭捉鲤鱼精》;表现崇拜神曼的《雷公》、《纸钱》、《跳凳》;祈求吉祥平安的《财神》、《魁星》、《猪嘴》、《鸡嘴》;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孟姜女送寒衣》、《鲍三娘与花关索》;表现神话故事的《哪吒》、《过流沙河》、《关公》等。以表现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为内容的傩舞.动作粗犷剽悍、古朴道劲,既具有阳刚之美,又富于浪漫色彩,表现出原始、天真、拙朴的宗教情感、观念和理想,以“近戏乎,非真戏也”为主要特征。
傩舞的显著特点是戴面具而舞。傩面具是傩事驱赶巫术和假面模拟巫术的产物。现今我国民间还保存了近百个优秀传统节目和2000多个傩面具。假面信仰源于头颅崇拜,先民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应存留在头颅里,而人类敬奉神灵,必须有个看得见的对象。因此傩舞表演过程中舞者佩戴的面具形似神面的特点直接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感,同时加上舞者借助乐器和环境衬托,更便于进入拟神的状态,舞者在傩舞中就成了神的化身。
二、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分析
傩舞在实际生活中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主角4人进行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身披兽皮,手执长戈盾牌,口中时时发出“傩傩”的叫声。另一种是由12人组成,每人都是涂红面颊画皮,手执(下转第136页)几尺长麻鞭,甩麻鞭发出声响,并高呼能制服恶鬼、猛兽的天神的名字,在音乐伴奏下群舞群乐。
傩舞的孕育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一直与祭祀活动紧密联系,是祭祀活动的主要成分。舞者或头戴法帽风冠、身穿八副罗裙,或手持铜铃,边摇边舞边念咒语,并口吹牛角,敲锣打鼓,造成一种神秘的巫术氛围。舞蹈中的喂马、逗马、上马、跨马、奔马、下马,动作形象逼真。对先民的生活、劳作情况作直观的拟态反映,同时也能拟化出各种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形态。如《扮仙凤娘》,表演者头戴彩色面具,头包头帕,两鬓处各插着一面小白旗,身着七彩盛装,脚穿绣花鞋,持白、黄或绿色仙凤旗两面,通过模拟洗脸、梳头、洗脚、挖耳、穿衣服、洗澡、围围裙、扣扣子、烧火、做饭等一系列夸张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女性的日常生活,极富生活情趣;另如《开路郎君舞》,表演者头上包着青丝帕,身穿朴素的生活装,脚穿草鞋,手持大刀、长棍、扫帚或锄头等道具,在打击乐伴奏声中,模拟做除草、挖土、扫路等动作。舞者表演时动作刚劲,充分表现了当年祖先为了道路畅通,不辞辛劳修筑道路的精神。
傩舞拟态语言的表意功能还体现在模拟动植物生命形态上。如《接龙舞》,有龙翻身、龙穿花、跳龙门、龙抢宝等动作,形象生动地模仿了龙的形态特征和具有代表性的肢体语言,从而表达了人们的传统情感和心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摆手舞》通过对雄鹰动态的模仿,表达了他们渴望展翅飞翔的美好愿望;而《跳丧舞》中的八字步弯腰、弓背、曲膝的舞姿,则是模拟白虎的姿态,而猛虎下山、虎洗脸、虎抱头、滚身子等舞蹈动作,亦是源于虎的各种动作,直观地表达了人们对虎的敬畏与崇拜之意。《迁徙舞》,舞者手持砍牛刀、柴刀、镰刀、鱼鳞刀等舞蹈,生动地再现了祖先在西迁过程中披荆斩棘、勇战恶势力、采集狩猎及欢庆胜利的情景。其动律特征是上身前倾,甩同边手,顺拐,以胯为动力点,用头、肩、手、腰、脚的扭、甩、转、踹、蹬等构成对比强烈的动作组合,是先民迁徙山区长期生活的最本质反映。舞蹈动作折折扣扣,层次分明,内容贯通,结构严谨,舞姿惊险而优美,有上梯倒三转、倒爬杆、过天桥、滚山珠、三角倒立、蚯蚓滚沙等高难度动作,叙述了战争及迁徙的史实。
从上述具体的舞蹈中都可以体现出,在湘西地区,人们将自身的模仿能力充分展现在傩舞意识中,通过其人体动作语言直接模仿出大脑意识中所支配的动作或形象特征,从而展现出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三、傩舞与民俗的有机整合
民俗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象征。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着急速变革,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日益尖锐,民俗文化既要继承传统的,又必须面对现实。优良的民俗事象和民俗传统,尤其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礼俗和道德规范,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傩舞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民俗生态依托渐失,艺人队伍后继乏人,傩班渐减。有鉴于此,急需加以保护扶持。傩文化在各地的传流过程中,也因人文地理、生态环境以及民族信仰等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湘西的傩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民风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形式相融合,逐渐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湘西傩舞。因此,傩舞便成了当地精神文化的载体,表达了湘西少数民族强大的生命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也必然会随之发展变化。江西南丰各地至今留存着20余座傩神庙,充实了傩文化的内涵,其中始建于明代的三溪乡石邮村傩神庙名扬天下,神庙的楹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令人叹为观止。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稳定模式,体现着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积淀。民俗文化属于民间约定俗成,具有很强的遵从性和规定性,进而外化为一种规定的行为规范,给人以某种思想上制约,有人称之为“不成文的习惯法”。从此意义上看,民俗文化对社会具有一种整合、凝聚与规范功能,可以是社会有效排除干扰,保护文化特色,产生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据有关民俗专家调查,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村民们能和睦相处,就是因为有村民们仍默认和遵守的习惯法、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这些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小至村寨、大至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的加强,起着积极的整合与促进作用。
总之,傩舞研究,对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傩舞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使之日趋合理完善。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有机融入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当中,充分展示中国傩文化的风采,扩大国际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有效地推动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作,为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扩大影响,以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挖掘傩文化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利用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促进人类文化资源的共享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曲六乙、陈达新主编,傩苑,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01).
[2]刘凤芝,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0).
[3]段宝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1).
[4]刘永红,开发江西傩舞课程资源的意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5]刘永红,论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2).
[6]张勇华,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7]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