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莉 张 燕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1210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多先于冠状动脉硬化出现,及时准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诊断,可以反映早期冠心病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1]。
1.1 临床资料
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06至2009年间收治的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55例,女性35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3.6±10.4)岁,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参照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50例有心绞痛症状,20例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20例有慢性心肌梗死病史。并发症:高血压55例,高脂血症40例,高尿酸血症20例,2型糖尿病10例。依据其临床症状及诊断分为心肌缺血组(50例)、心肌梗死组(40例)。同时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在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应用HP Sonos 5500型及Philips 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0MHz。
1.2.2 方法
图1 斑块积分2.3分
检测对象采取头侧位或头伸侧位,先行沿颈总动脉由近心端逐渐向头部方向移动检查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的颅外段、颈外动脉的纵断面扫描,然后行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由纵置转为横置扫描。采用多点测定法对颈总动脉近分叉处近10、20、30mm处采用纵向、前斜位、侧位,每次均取颈总动脉后壁处测内-中膜厚度值,双侧共18个内-中膜厚度值,取平均值作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值。颈内动脉取其邻近分叉1cm处,采用后位、侧位、前位3种角度,每次取其后壁,两侧共6个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值,取平均值作为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值。结果判定: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厚度>1mm为标准判断;斑块:内-中膜厚度局部增厚>1.2mm。
1.3 斑块积分的计算
0分:无斑块;1分:1个斑块且直径线<管径的30%;2分:1个斑块且30%管径<直径线<50%管径,或者多个斑块直径线<管径30%;3分:1个斑块,直径线>管径50%,或者多个斑块30%管径<直径线<50%管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阳性率的比较,见表1。
表1 3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积分的比较
2.2 斑块积分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直线相关分析,r=0.565,P<0.05,斑块积分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明显正相关。
2.3 图1 为心肌缺血患者,图2为心肌梗死患者。
图2 斑块积分2.9分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研究表明[2],99%以上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对于评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可靠的理论参数。目前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以冠脉血管造影为主要依据,虽然此种方法较准确,但是当粥样硬化程度较轻、动脉狭窄程度不明显时,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同时其具有创伤性,价格昂贵,给患者精神和经济上带来双重压力。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对于动脉硬化病变的检测具有简便、无创、经济、可重复性和快速安全的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3]。高频超声不仅可以根据冠脉狭窄程度、斑块的形态和回声特点进行准确的测定,同时还可以作为颈动脉硬化早期病变的评价标准。本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患者、心肌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通过高频超声测定,斑块积分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明显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高频超声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以作为一种无创、准确判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1]张梅,张运,张园园,等.颈动脉及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自然演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7):490.
[2]赵洪磊,黄文晖,李光,等.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价值的探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5,11(1):36-37.
[3]李玲,周英,俞杉,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J].贵州医药,2006,3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