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

2010-06-04 08:41刘立栋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6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人类

刘立栋

【热点综述】

2009年12月7日~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各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命题展望】

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近几年高考经常涉及的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越来越引起命题者的重视,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二是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内容上看,往往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结合人文地理知识,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类型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重点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并根据成因找出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具体防御措施等。从形式上,多以新材料为依托侧重考查考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环境的伙伴关系思想。

今后高考将会继续关注热点、重大环境问题,仍以图文资料形式,考查某区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要多注意我国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及重大工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和世界上重大环境会议的相关影响等。

【备考提示】

1.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图中各个箭头分别表示了以下含义: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③人类通过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④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可以使人类的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实质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以人为原因为主。

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1) 新的环境观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2)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重申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 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人类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要做到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并关爱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4. 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变暖的原因

目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其结果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等。

观测表明: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上升,这种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工农业生产产生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所致;其次是大量砍伐森林,植物光合作用能将吸收固化、贮存。而大面积毁林不仅减少了对CO2的吸收,而且由于森林的燃烧和腐烂,更加快了空气中CO2浓度的上升。总体上讲,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 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是:(1) 海水膨胀和两极冰雪消融,导致海面上升,使许多沿海低地被淹;(2) 全球许多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迫使人类调整或改变生产或生活方式,造成重大损失。(3)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4) 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6. 针对气候变暖的危害,试说明防御措施

对策主要有:(1) 通过变革能源利用技术、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3)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典题例析】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二北方15个省(市、区)2008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2008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图

(1) 从图中看,北方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

(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2) 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 。

(3)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却比南方小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4) 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思路解析】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气候变暖、产生酸雨等;北方降水较少,扬尘具有偏碱性,中和雨中酸性物质,故北方酸雨危害较少;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就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如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等。

【参考答案】 (1) 偏高青海 (2) 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3) ①北方降水减少;②北方扬沙浮尘偏碱性,中和雨中酸性物质。(4) ①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创新演练】 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据此回答1~2题。

1. 哥本哈根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A. 温室气体增加 B. 太阳辐射增强

C. 臭氧空洞扩大 D. 酸雨危害严重

2. 此次世界气候大会引起全球关注,因为如果达不成预期目标,后果将不堪设想:已经受淹的图瓦卢将因海水的上涨彻底沉入大海,马尔代夫不得不花费巨资在国外买地整体搬迁,纽约、东京都将花费数百亿巨资建拦海大坝,除此外还会产生的后果有()

A. 阿尔卑斯山雪线高度降低

B. 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上升

C. 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D. 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人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这一重大挑战。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亚洲必须寻求“更加绿色”的发展道路,以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3~5题。

3.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温室气体的一组是()

① 水汽、二氧化碳 ② 二氧化碳、甲烷 ③ 甲烷、氟氯烃化合物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③

4. 温室气体会使气温增高是由于()

A.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B. 大气逆辐射作用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5. 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寻求全球合作,这一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6. 气候变化、能源供应紧张、粮食短缺问题等等都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材料二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 近年来,海拔5896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

(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有哪些?

(2) 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其解决对策有。

(3) 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4) 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A《京都议定书》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

2. C 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全球变暖的恶果。全球变暖会使山脉雪线升高,温带耕作区可能退化成草原,是粮食产量降低;高纬度地区由于变暖会使得某些地方降水增多并适合耕作。

3. D 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化合物都属于温室气体。

4. A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增高,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温室气体会使气温增高是由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5. C 地球是一个整体,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共同性原则。

6. (1) 气温降水量(2) 全球气候变暖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合作(3) 甲:CO2大量排放乙:石油资源的短缺(4) 不利:加剧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巨大的利益刺激人们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的加剧。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气候人类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2007:绿色企业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谁变成了人类?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