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病人采用DKW-II型控温毯物理降温的疗效观察

2010-06-02 02:12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孟彦苓尤丽丽
护理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危重病降温体温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孟彦苓,尤丽丽

高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持续高热可产生许多严重并发症。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多伴有脏器功能不全,尤其是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通常由于感染、脱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合并高热,发热更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和机体耗氧量,致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坏死。因此,对发热病人尽早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对于缓解病情、减少重要脏器的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005年12月—2006年3月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发热的危重病病人20例,按随机次序分别应用DKW-II型控温毯及静脉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自身对照,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发热危重病病人(体温>38.5℃),无非甾体抗炎药物过敏史及使用禁忌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病程中至少有两次发热(体温>38.5℃),且相隔24h以上,导致发热的病因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入选病人共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2.0岁±20.0岁。20例病人均应用抗生素,其中16例同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8例病人为感染性发热,2例病人为非感染性发热。住ICU期间共8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肺间质病变,2例死于严重感染,2例死于肿瘤)。入选时住 ICU时间7.9d±7.6d,体温39.4℃±0.6℃,心率90/min~11/min,平均动脉压76mmHg±8mmHg(1mmHg=0.133kPa),血白细胞 12.1×109/L±3.6×109/L。

1.2 方法 按随机次序分别应用DKW-II型控温毯及静脉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自身对照,先后接受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每位入选病人开始采用相应的降温措施后,连续观察24h,观察内容包括体温变化趋势(发热时间、降温速度、正常体温时间等)、控温毯工作时间、生命体征(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副反应(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感染)等。在试验期间(24h),物理降温时不常规使用药物控制体温,药物降温时不常规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控制体温。比较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对发热危重病病人体温控制的效果及安全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病人的差异。

2 结果(见表1)

表1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对病人体温控制效果比较

3 讨论

由表1可见,采用控温毯进行物理降温,在24h内所有病人体温均可恢复正常,且病人发热持续时间及正常体温时间与药物降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采用控温毯降温时,病人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略快(P=0.046)。

入住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病情较危重,对高热病人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常用的降温方法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人工冬眠疗法。物理降温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法包括冰袋、冰帽、乙醇擦浴。但它仅用于局部降温,速度较慢,且难以维持恒定的低温状态。据报道:对高热病人应用降温毯进行物理降温,病人的体温能在数小时内达到理想的温度,降温效果快,优于传统的物理降温[2]。药物降温是通过解热、镇痛、消炎药物而抑制前列腺素酶,致使体温下降,其起效虽快,但维持时间短。人工冬眠疗法维持时间虽长,但副反应大[3]。如冬眠合剂中的哌替啶可抑制呼吸,氯丙嗪可能使血压降低过度。如全身性降温引起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呼吸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倾向及复温休克等。降温毯弥补了以上各疗法的缺点,它起效快、使用安全、维持时间长,并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DKW-II型控温毯为北京市大维同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是采用传统压缩机制冷技术和电加热升温系统与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人体物理降温/升温设备。采用压缩式制冷机组和电加热装置为机体内水箱中的水降温或升温,通过水泵将水送入毯面,与人体进行热交换,使病人全身温度降低或升高,达到使用目的。体积小移动方便,毯面大小适中。一台DWK-II控温毯机主可供两位病人同时使用,操作程序简便,控温毯对人体降/升温控温范围大;温控合理,临床通过对病人体温的调节达到治疗效果。并具有打印功能,可以连续打印时间-体温曲线。三项电源插头不仅带有电源指示灯,而且有漏电保护装置,本机装有固定双路10A电源保险。主机并设有体温、毯温、传感器异常警示灯,在传感器发生故障时警示灯发出“嘀嘀”音提示,确保使用的安全。

本组资料显示采用DWK-II控温毯能较好地保持亚低温状态,可减少药物降温方法带来的较多的副反应,尽管物理降温时低体温发生率显著高于药物降温,应用DWK-II控温毯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体温较低的现象,但多数病人在低体温时并无明显临床表现,仅2例病人在应用控温毯过程中出现寒战,分析可能与镇静不充分有关。予以调高毯面温度,并进行保温处理后缓解。除上述情况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8例死亡病人的死亡与降温措施(包括药物及物理降温)无关。试验过程中,病人均未接受除分组方法外的其他降温措施。没有病人因不良反应终止试验观察。本试验表明,对于发热危重病病人,采用DWK-II控温毯控制体温,治疗效果与非甾体抗炎药物相似,且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更短。本试验证实,DWK-II控温毯可用于危重病病人的降温治疗,可用于监护病房。应用控温毯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一旦发现,应予对症处理。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应用DWK-II控温毯降温有下述优越性:①操作简便、清洁,避免了冰袋降温的繁琐劳动与床单污染,降温迅速可靠。②控温毯与病人体表接触面积大,散热面积广,降温效果好,且可调范围广,可使病人体温保持在一定水平,病人体温能在4h~6h达到预定的温度,降温效果持续稳定,不易反弹。③温度可逐步调节,可依病人机体反应逐步调节冰毯的温度,避免了由于骤然降温引起的寒战反应。④控温毯表面的凹凸结构还起到了类似气垫床的效果。可防止病人皮肤受压产生压疮。⑤高温易引起细菌繁殖,尤其是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率较高,降温毯使各脏器均处于低温状态,减少了感染机会。⑥降温毯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操作方便,既保证了病人治疗所需体温,又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克服了传统物理降温所需护理时间长的缺点[4]。

4 应用DWK-II控温毯降温护理措施

4.1 循环系统的观察 在使用降温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面色、末梢循环、心率的变化,如出现心率过缓或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生。防止出现反跳性高热、高血钾、低血容量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本次研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4.2 体温的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注意控制体温下降情况,降温不宜过快,通常以平均每小时降1℃为宜,30min观察1次降温毯所显示病人的体温,估计体温下降的速度,及时调整毯温。体温降至所需度数后,调节温度以维持恒定。

4.3 病情观察 注意病人皮肤、口唇、指甲有无发绀,呼吸是否通畅,必要时给氧。由于低温的影响,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口腔、气道分泌物滞留于肺部引发肺部感染。要做好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湿润呼吸道,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吸出。常规每2h翻身叩背,协助排痰。根据SpO2调整给氧浓度,保证氧的有效供应,从而减轻或改善脑缺氧和脑水肿。

4.4 皮肤护理 由于治疗时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末梢血液循环减弱,极易发生压疮和冻伤,尤其是头面部、耳郭等部位。降温毯的毯面必须保持平整严防折叠或皱褶,保持局部干燥,每隔30min检查受压部位,避免受压过久和低温刺激过久,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必要时更换体位、局部保暖。

4.5 防止感染 低温对非特异性免疫仍有很大影响,如降低代谢率、减少氧供、导致负氮平衡、抑制呼吸道反射功能、破坏黏膜屏障等。因此,在降温毯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严防感染的发生。

此外,降温毯使用期间要经常观察体温探头的放置,看其有无脱位及位置是否正确,长时间使用降温毯时,应经常检查机器工作是否正常,确保制冷机制冷。观察制冷水是否短缺,不足时应及时补充,以免影响降温效果。

5 小结

通过本组临床应用证明,降温毯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病人体温的降低、感染的控制、压疮的预防等疗效是可以确定的。操作简单,降温效果迅速、可靠、安全有效,不易引起病人呼吸、心率、心律、血压的明显变化及寒战、抽搐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能使重症监护室重症病人的体温控制得恰到好处。经过实践使用该降温毯降温方式病人容易接受、经济方便,对于各级医院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简单快捷、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而正确使用DWK-II控温毯,密切观察病情和加强皮肤护理,是有效降温,防止压疮和冻伤等并发症的关键。

[1]宋琼,杨嘉丽,周春燕,等.两种物理降温方法对于ICU低热患者治疗效果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9(23):226.

[2]张军,郑英莉,舒仕瑜.降温毯在高热病人体温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6631.

[3]蔡颖颖,沈越.电子降温毯在颅脑部病变患者高热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3):36.

[4]黎小梅.降温毯控制体温治疗高热患者的护理[J].护理与临床,2005,9(2):153-154.

猜你喜欢
危重病降温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动物降温有妙招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页岩气开发降温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