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维丹 寇 霄 袁丞达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 杭州 310007
异维 A酸胶丸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重度痤疮最有效的药物,但异维 A酸有抑制唾液分泌的副作用,患者往往难以坚持到疗程结束。我们在2009年 4月 ~2009年 11月应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异维 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 6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并明显降低异维 A酸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平行、随机分组的原则,共入选120例,剔除中途退出和失访者后,实际完成本次试验的患者共 110例,其中治疗组 60例,男 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 25.7岁。对照组 50例,男 30例,女 20例,平均年龄 2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具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具有典型的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根据 Pillsbury分类法[1]判定为Ⅱ ~Ⅳ度(Ⅱ度:有粉刺及少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 31~50个;Ⅲ度:有大量丘疹、脓疱,炎性损害或皮损面积广;总皮损数 3l~50个,结节 <3个;Ⅳ度:为严重的结节囊肿性痤疮,总皮损数 >100个,结节 >3个),病程 6个月 ~5年,年龄 19~42岁,性别不限,愿意配合试验者。对育龄期妇女嘱其在服药期间至停药后 3个月严格避孕。
1.3 排除标准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患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或系统性疾病者;血脂异常者;不能合作者;慢性腹泻者。
1.4 剔除标准 不遵医嘱用药者;未完成疗程或资料不全者;对异维 A酸不能耐受者。治疗过程中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的患者不作疗效统计,但统计不良反应。
治疗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1次 4粒,1天 3次,同时口服异维 A酸胶丸(商品名:泰尔丝),1次10mg,1天 2次。对照组:口服异维 A酸胶丸 1次10mg,1天 2次。两组均同时外用本院自制痤疮膏(其主要成分为克林霉素)1天 2次。疗程均为 8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部分患者在试验前及试验结束时检查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
3.1 疗效标准 在治疗前和开始用药第 2、4、6、8周各随访 1次,对患者的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非炎性皮损(黑头、白头粉刺)进行计数,按 4级评分法评分及记录各项观察指标的分值,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 =(治疗前总积分 -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100%。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中不能耐受患者的比例。
痊愈:疗效指数为 90%~100%;显效:疗效指数为 51%~89%;好转:疗效指数为 20%~50%;无效:疗效指数 <20%。有效率 =(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总例数 ×100%。
3.2 结 果 从治疗第 2周开始,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值逐渐加大,至第 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3 不良反应 两组常见不良反应见表 2。少见不良反应及完成治疗情况:治疗组发生上腹部不适2例,大便稀烂 5例,均未影响治疗,全部坚持完成疗程;对照组发生轻度脱发、头痛、上腹部不适各 1例;有 8例患者因不能耐受副作用而自行退出试验,2例失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酶或血脂升高。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发病机制主要有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腺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及炎症反应 4个方面。异维 A酸胶丸是维生素 A衍生物,可调控表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抑制皮脂腺分泌,同时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因此能针对已知痤疮发病的 4个环节发挥治疗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随着剂量的增加,皮肤和黏膜干燥的副作用也加重,剧烈时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而自行停药。
中医认为,风湿热邪侵袭是痤疮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基础[3],痤疮患者除有肺胃血热和肠胃积热外,多有肾阴不足、相火过旺症状,因素体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和天癸相火太旺,循经上蒸头面。肾阴不足,不能充养肺胃之阴,以至肺胃阴虚血热,发为痤疮[4]。故用滋阴泻火、清肺凉血法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
润燥止痒胶囊是纯中药制剂,主要药物有生地黄、生何首乌、制何首乌、苦参、桑叶、红活麻、丹参。生地黄味甘性寒,具有养阴生津、凉血清热的作用,可治疗阴血亏虚;何首乌可解毒、消痈,润肠通便;苦参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止痒;生何首乌、苗药红活麻能祛风活血除湿,润燥通便;桑叶具有疏风散热,凉血润燥的功效。润燥止痒胶囊养血滋阴,祛风除湿,润燥通便,符合中医痤疮治疗原则。与异维 A酸合用,可减轻后者干燥副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疗效。
[1]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 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833-835.
[2] 黄跃深,万建劫,丁街生.口服异维 A酸治疗中重度痊疮临床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7):473-474.
[3] 涂平.痤疮治疗新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7):421-422.
[4] 栩国维皮肤性病中医治疗全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