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铭(节选)

2010-06-01 07:27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0年4期
关键词:狼山骆宾王高僧

峻 青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他的那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陋室铭》中的第一句就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话,对于狼山来说,是十分恰当的。

狼山,实在是不大,它不过一百多米高。这样的一座小山,如果是在多山的地方,那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山,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岗罢了;然而,在南通,这狼山却是如此大名鼎鼎,遐迩皆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狼山(又名紫琅山)虽然只有一百多米高,但是它坐落在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耸立在平展展一望无垠的长江之滨,所以就显得特别突兀高大。尤其是它山势陡峭,临江高耸,所以就更加显得雄伟峻峭,气势非凡。

可这还只是从远处望去,如果你到了山上,特别是当你站在山巅之上,纵目四眺时,那气势就更加非凡了。苍茫天际的江海平原,从你的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一泻万里的滚滚长江,像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那海,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气吞三吴,势括八荒,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站在这狼山之上,仰观天宇之大,俯视江海之壮观,人的胸怀,顿觉无限宽广,兴奋异常,真的禁不住要仰天长啸、引吭高歌呢。

这样的去处,怎么不令人神往?这样的山,又怎能不名闻遐迩呢?

然而,狼山之所以有名,不仅是因为它的形胜,更重要的还是由于它的仙迹。“有仙则名”嘛!这仙,不是别的,而是铭刻和埋葬在这山上的那些中华民族历史上名声显赫的杰出人物。

谁呢?

首先要说的是那大名鼎鼎的骆宾王。

他的墓,就在狼山脚下。

这位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公元685年随扬州刺史徐敬业在广陵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曾经写过一篇气壮山河的《讨武曌檄》。徐敬业失败后,骆宾王逃亡吴越,下落不明。

而他的墓葬发现在南通,则是明朝正统九年。先是一位农民在南通城东北的黄泥口掘出了他的墓碑,后来到清乾隆年间,闽人刘南庐又把它移葬在狼山南麓。

这骆宾王墓,虽然简陋,只不过是一抔黄土,数点苍苔,但是,他那大气磅礴、震惊海内的檄文,却千秋万代,永放光辉。

我真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能有如此光辉星斗的名篇佳作而骄傲和自豪。

试问:这样的文章,能够千秋万代,青史永传;而埋葬着这文章的作者骆宾王的狼山,又怎能不四海扬名、八方神驰呢?

然而,使狼山驰名的,又岂止是骆宾王墓,法乳堂内的十八高僧巨幅瓷砖画像,同样令人景仰。

听说,这法乳堂,原来是大雄宝殿,供奉的是大圣菩萨。十年浩劫中,殿堂遭到了破坏。1982年重修,原想塑造十八罗汉,后来有人建议说,中国历代都有一些高僧,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何不选出十八位高僧,画于壁间?于是,中国佛教协会就从九十几位著名高僧中选了十八位,由南通籍的著名画家范曾,画成了高达两米多的巨幅画像烧在白瓷砖上,立于大殿的两壁。

这十八位高僧中,有五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鉴真和尚;有万里孤征,屡历艰危,远去中印度,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经历百余国,带回了梵文经典六百多部,并进行了大量翻译的著名佛教译径师玄奘;有写过不少爱国诗篇、号称“八指头陀”的著名爱国诗僧敬安;有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为研究中国佛教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的道宣;有通晓天文,在观测恒星位置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并写出《大日经疏》的唐代高僧一行;有擅书画、工诗词、通音律,为中国现代文学、艺术、教育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弘一法师……所有这些人,都对我国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建树。

如果说这些古代的高僧名士、文物墓葬能使紫琅生色的话,那么,近代的革命先驱,进步的教育家、实业家就更令狼山扬名了。

到过狼山的人,谁能不为白雅雨烈士的壮烈事迹所感动?又有谁能不对张謇的开创精神深深敬佩呢?

白雅雨烈士是南通人,著名学者,李大钊同志的老师。辛亥革命时,他领导了滦州起义。1912年起义失败被俘,慷慨就义。他临刑时昂首怒目,拒不下跪,被敌人残暴地砍断了双腿,壮烈牺牲,时年44岁。他的遗体,就埋葬在狼山大观台下,那儿高高地竖立着“白雅雨烈士之墓”的墓碑。他在狱中写下的一首绝命诗,则刻在这墓碑前面的白石之上: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

有谁读了这正气浩然的绝命诗,能不心潮澎湃、感动万分呢?

狼山脚下不远处,有一处林木葱茏、秀丽雅静的园林,名叫啬园。这曾是张謇的住处,也是其坟墓所在。

提起张謇,谁不知道他是近代中国名闻遐迩的实业家、教育家!他曾任孙中山先生的实业部长。他满怀救国救民的热血心肠,以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致力于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以及中国的民族工业。

人们告诉我,张謇本来是一个穷儒,出身于农民家庭,他很早就怀有忧国忧民之心、救国救民之志。但是,黑暗腐败的官场,使他大为失望。于是他决心回到南通,先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再进而使全国都富强起来。他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首先在南通创办了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的第一所师范学校。他又创办了伶工学校,聘请了欧阳予倩当校长,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艺术学校。他还创办了刺绣学校、警察学校、测量学校等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淮安师范、金陵中学等也都是在他的襄助支持之下办起来的。办教育,必须有钱,因此,他首先办起了工厂,并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的名言。他办了纱厂、面粉厂、发电厂等一二十个工厂,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民族工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张謇不止是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实业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为国为民热血心肠的爱国之士。他一心一意想着改变中国的贫困落后面貌,为此,他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他曾表示过:即使家破财尽,学校也万万不能停办。直到他的事业失败以后,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还千方百计地办学校,办残废院、老人院、盲人院、育婴堂等慈善事业。没有钱,他就亲自上街卖字筹集资金。

人们是多情的,对于那些为他们做过好事的人,他们会永远铭记在心。1926年张謇去世后,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安葬在狼山脚下的啬园之内,并在他的墓前树立起一座铜像。

不管是张謇也好,白雅雨也好,骆宾王也好,十八高僧也好,一切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不管他们的墓葬怎样简陋,也不管历史风云怎样变幻,他们的名字,是永远也不会从人们的心中抹掉的。他们过去曾为紫琅生色,今后仍将为狼山增辉。

然而,更值得我们提起的是今天。

是的,今天。使得这狼山生辉扬名的,不止是那些早已长眠在这紫琅山上的“仙人”们,更重要的是那些活跃在南通这片土地上的新一代的“仙人”们。

这“仙人”,不是别的,就是那些富有开拓精神的改革家、实干家、胸怀大志的闯将、新时代的风流人物。这些“仙人”们,是成千上万个。他们的功绩,不止是写出一篇两篇文章,创办一个两个工厂,而是在这片沃土上,开一代改革之先风,画出千载辉煌之画图。他们是一些平常的人,却有着不平常的胸怀、眼力和气魄。他们在为南通的改革和建设而日夜操劳,勤奋不止。

想到这里,我不由又想起了骆宾王的檄文中的最后一句: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我要响亮地回答:

请看今日之域中,定是改革者的天下!

如此说来,百米狼山,何小之有?万代伟业,岂不壮哉!

猜你喜欢
狼山骆宾王高僧
梁楷《八高僧故事图》新辨
一片片树叶
骆宾王七岁咏鹅
捉兔子的狼
捉兔子的狼
爱国高僧阿旺嘉措评述
《高僧传》地名“抱罕”为“枹罕”校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