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信兵
“兴趣”字典上的解释是喜好的情绪。在心理学上兴趣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那么如何界定学习兴趣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愉快的情绪。
在一节课的开头恰当而精彩的导语尤其重要,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像火柴,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记得去年在上《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背诵出各自熟悉的关于冬天的诗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学生的热情被点燃,我乘机引导说:“孩子们,总结一下,你们看看过去诗人笔下的冬天都是什么样子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说:“那我们再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子呢?又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导语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短时间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实我们每上一篇课文前都已经让学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预习,这样每一次所设计的那些导语,究竟能激发学生多少学习兴趣呢?我们常常发现当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们从学生的眼中、表情上再也看不到刚才被点燃起来的火花了,而当学习完词语之后教室里则已变得一片沉闷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一直在疑惑:有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我们设计的导语有时候似乎变成了一场表演秀,让人觉得有卖弄文采的嫌疑?面对这样的情形到底应该不应该设计导语呢?又应该如何设计恰当有价值的导语?
其实,兴趣是流动的,具有不稳定性,常常持续不了几分钟便烟消云散了。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更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巧妙地再次激活兴趣。记得前年在中学时,有一篇文章叫《“诺曼底号”遇难记》,因为是根据学生在六年级时学过的《船长》这篇小说改编的,所以本文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正如“近处无风景”一样,学生对于自己已经学过的内容也不会有热情,更不会有想进一步探知的欲望,那么怎样激起这种愿望并进行有效的学习呢?我设计了一个辩论的环节: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而发生这一次的海难,有人说造成这次海难的罪魁祸首是玛丽号,有人认为是诺曼底号,你以为责任在谁呢?请你选择一方做它的辩护律师,陈述你的理由。初一的学生,都在十三四岁的年龄,正是个性张扬,强烈要求自我的时候,这样的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又能避免反复“炒饭”的现象,在熟悉中寻找新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理念,又利于培养学生从客观实际出发综合分析评价事物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语文课堂是灵动的,有很多不可预设的成分,因此教学中还应该关注课堂生成性的东西。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及时把握并适时渲染,也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下面我依然以上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及思考。当辩论接近尾声时,同学们已形成了共识,都认为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是玛丽号(事实也的确如此),诺曼底号是受害者。我知道下面的教学将按照我事先的教学设计继续进行了,而就在这时,一个叫王一山的同学站起来,并向大家抛出了这样一句话:“老师、同学们,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我们知道诺曼底号是当时最漂亮最豪华的游轮,怎么会出现救生圈也不够这样的情况呢?一定是哈尔威船长拿了人家的回扣,把装配救生圈的钱揣入了自己腰包,因此,我觉得哈尔威船长有营私舞弊的嫌疑。”这句话一出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趋于平静的教室炸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同学为船长义愤填膺,打抱不平,气氛异常活跃。我对大家说:王一山同学的观点大家同意吗?有的将信将疑,有的随声附和,更多的同学不赞成,说这是对哈尔威船长人格的侮辱。此时我想,与其让同学们按照“读课文、找句子、体会人物品质”这样三部曲,四平八稳地学习下面的内容,还不如顺应学生的情绪,火上浇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呢。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设计,以这一问题为论题,让学生自主阅读,从文中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组织自救的语句,及作者评论的句子作为论据,来反驳刚才的观点,并体会哈尔威船长伟大的人格魅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潜能是无限的。课堂上如果有恰当的情境的激发,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碰撞,点燃智慧的火种。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妨适时放弃自己准备好的教案,抓住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的灵光,与学生共同唱响心灵之歌。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