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静,乔 军,麻玉秀,申 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心血管二科一病区,北京,10085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D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肢体表现,在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的形成过程中,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这种疾病被称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1]。健康教育路径即借鉴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教育对象评估,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等需求,制定针对性、有序性和时间性的健康教育路径表[2]。本研究探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龄住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帮助患者改变多年的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目标,力求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
将2008年11月~2009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78±6)岁;对照组男30例,女 10例,平均(76±3)岁。
对照组:患者除一般治疗护理外,按常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给予其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实验组:进行规范化管理,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患者入院时临床接诊护士进行入院介绍,并填写入院评估表,发放制定好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表,并由接诊护士对其讲解表格的相关内容和作用,指导患者如何填写,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责任护士每日按照表格上的指示,根据患者需求并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日常饮食、活动、生活及自理程度、情绪、病情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制定护理措施。责任组长根据患者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和指导。
患者满意度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制问卷表,包括有关诊断、检查、治疗、护理、服药、饮食、锻炼等方面共15个问题。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目前使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
2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2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比较 [n(%)]
临床接诊护士行入院介绍,填写入院评估表,发放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健康教育表,并由接诊护士对其讲解表格的相关内容和作用,指导患者如何填写,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责任护士当日按健康教育表格内容,观察病情,实施护理计划,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
完善各项检查,根据患者本人的情况,责任护士结合图片、照片等具体讲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知识,并对患者入院前生活方式、性格特征及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用药史、烟酒史、既往史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等,及时评估患者不健康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运用护理手段从患者填写的健康教育表格中收集护理资料,认真寻找问题,掌握其心理变化,满意度及对疾病的掌握情况,做到个性化健康教育,使其对治疗、护理有信心,积极配合。
①疾病相关知识教育: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机理、检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②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介绍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讲解正确用药的益处,告知患者坚持服药的必要性和随便停药的危害性,增加其对服药的依从性;③饮食和生活方式教育:控制危险因素(如精神紧张、过量食盐、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血脂异常等),指导患者改掉不健康行为,改变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状态;④运动教育:根据个体差异制定运动方案,老年人主要以散步、打太极拳为主,帮助患者制定循序渐进的运动计划;⑤增强主动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提高患者采取健康行为的自觉性。
责任护士对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不健康行为的认识进行评估,根据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出院计划。
临床护士对患者行出院指导并提供书面材料一份。①心理指导:告知患者情绪变化可引起血压波动,良好的情绪及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稳定血压有利,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遇事勿怒勿激动,多向家属子女倾诉,保持稳定的情绪;②合理调整饮食:强调低盐、低脂饮食的重要性。减少食物中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③体育锻炼: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出现疲劳为准,避免剧烈运动;④自我保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的变化;⑤合理用药:指导合理服药,出院后按照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加减药;⑥复查:定期复查,有不适及时就诊;⑦院后电话随访:随访中除告知患者密切监测血压、血脂,还要继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其遵医行为及用药依从性,将院内教育有效地延伸至院外。
高龄住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由于病程长,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绝大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本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担心发生并发症,出现紧张、恐惧和治疗依从性差。本研究表明,应用健康路径对高龄住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
普通的健康教育不能针对个体差异解决患者所需,只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被动去完成[4],缺乏动态、连续、完整的反馈机制,致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造成健康教育效果差[5]。健康教育路径可以实现对疾病教育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有效地矫正不合理、不规范的教育行为[6];护理人员按路径流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且及时进行评估,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动态性和完整性,为实施个体化教育提供了依据。通过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提高了患者在疾病治疗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保证了预期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7]。
[1]段志泉,张 强.实用血管外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00.
[2]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
[3]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
[4]胡 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1.
[5]孙秋英,卞丽香,宋开兰.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8,12(15):12.
[6]化秋菊.临床路径在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4(2):200.
[7]Wilson E,Wardle E V,Chandel P,et al.Diabetes Educationand Care Managem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in the Dialysisiunit[J].Am J Kidney Dis,2002,40(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