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旦 王治灵
我科采用耳后双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耳廓前方肿块切除术后局部皮肤缺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1 资料 2005年 9月至 2009年 2月我科收治耳廓前方肿块患者 8例,其中男性 6例,女性 2例;年龄 45~72岁;病程 3个月至 8年。肿块位于耳甲腔 3例,三角窝 2例,耳甲腔及外耳道口、三角窝均累及 1例,三角窝、舟状窝累及 1例,耳甲腔及三角窝累及 1例。肿块直径在 1cm以下者 1例,1~2cm者 2例,2~3cm者 3例,3~4cm者 2例。术后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示脂溢性角化病 4例,表皮样囊肿 1例,鳞状细胞癌 1例,乳头状瘤 1例,基底细胞癌 1例。
1.2 方法 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具体步骤如下:在距肿块边缘 0.3~0.5mm处切除肿块及其邻近皮肤,注意避免切除范围内软骨外露;然后以耳廓后沟为中心做蒂在上下方的岛状皮瓣,如肿块较小,可直接做对应处岛状皮瓣,皮肤切口范围与耳前切口范围相当,保留少许上下皮肤蒂,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至耳后筋膜,从耳后旋转皮瓣至耳廓前方皮肤缺损处,间断缝合切口;耳后皮肤缺损如范围不大可直接缝合,如缺损较大可做邻近带蒂皮瓣修复(见图①~⑦)。术后加压包扎 1~2 d,7~10d拆线。
①肿块位于三角窝;②切除肿块及下方软骨;③在耳后对称处做带上下双蒂的岛状皮瓣;④以上下蒂为轴旋转皮瓣;⑤皮瓣转至前方覆盖皮肤缺损;⑥缝合切口;⑦耳后皮肤直接缝合
本组 8例皮瓣均存活良好,皮肤色泽与耳廓周围皮肤相同。耳廓形状无改变,瘢痕不明显。随访 3个月以上无复发。
岛状皮瓣系保留上下皮肤蒂,以此蒂为轴旋转皮瓣。理论上,即使整个耳廓前方皮肤缺损均可采用该皮瓣进行修复,这样保证了彻底切除病灶,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此皮瓣带上下双蒂,较带单蒂皮瓣或游离植皮具有更好的血供[1],传统的游离皮片存活有赖于耳廓软骨膜的血供,如术中损伤软骨膜或病变侵犯软骨膜,游离皮片移植存在较大的风险[2]。我科曾用游离皮片及病变组织附近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但部分病例出现皮肤缺血坏死,需再次手术。耳后对应处皮瓣的皮肤色泽等与耳前皮肤相同,避免了远处移植皮瓣存在色泽等差异[3]。对耳廓外形无明显影响,去除了部分软骨,避免发生软骨膜炎,同时采用的耳后全层皮瓣厚度与周围耳廓基本相同,保留了耳轮软骨[4]。岛状皮瓣虽然保留上下双蒂,但蒂较小,翻转后不存在皮瓣扭曲,避免了旋转皮瓣需二期断蒂[5]。本组病例采用岛状皮瓣成功修复耳前皮肤缺损。
该手术虽然风险较小,但术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以彻底切除病灶为原则,对于耳后皮肤缺损,前后 2cm内者均可游离皮肤后直接缝合,但强行缝合后影响耳颅角度者尽量行邻近皮瓣修复,2cm以上者可就近行带蒂皮瓣修复或皮片移植,因为耳后乳突处的血供优于耳廓前方;(2)因为皮肤存在一定的弹性,所以耳后皮瓣可较耳前切口小约 0.5cm;(3)软骨切除范围要应比切除的皮肤范围大 1~2mm,避免软骨外露导致耳廓软骨膜炎;(4)如果病变累及耳轮处皮肤,为了保持耳廓形态应权衡是否切除耳轮软骨。
[1]王晓军,刘志飞,由磊,等.应用耳后乳突区双皮下蒂皮瓣早期修复外伤性大面积耳廓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5):351-352.
[2]杨庆华,张连生,庄洪兴,等.断层皮片移植治疗耳廓大面积黑色素痣[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1):20-21.
[3]冯晓玲,易传勋,张一鸣,等.局部皮瓣转移即刻修复急性外伤性耳廓缺损 63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6):359-360.
[4]孙广富,蒋云祥.异体皮覆盖耳廓深度创面预防耳软骨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6,34(2):251.
[5]袁兆昌,胡海波,王赟,等.改良耳后皮瓣修复耳廓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