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国忠
(作者为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是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明确导向。通过扩大投资,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2010年是丽水撤地设市10周年,也是后危机时代丽水加快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面对特殊的环境,我们依然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继续把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确保今年丽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总的来看,丽水市投资增长的速度仍然偏慢,投资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投资难以快速增长,尤其是产业投资的影响较大,企业投资者仍然信心不足,市场投资需求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很难有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是政府刚性支出越来越多,民生建设任务较重,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政府投资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国家对投资项目融资监管将更严格,今年银监会先后出台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资金监管越来越严格。另外,对地方债务管理也更规范,国家正在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性融资平台管理等办法,资金筹措难度在加大。然而,利好因素仍然不少:
一是有较好的宏观环境。国际经济逐步复苏,国内经济整体向好,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中央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今年还将有5000多亿元中央投资注入。同时,国家和省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越来越鲜明,有利于丽水更多地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
二是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省里提出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快中心镇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政策、办法和规划将相继出台,将为新一轮投资增长提供政策空间。丽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全市低丘缓坡开发的推进,为破解土地利用瓶颈创造条件,也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大空间。加快工业园区拓展,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已经成为各级领导的一致共识,尤其是丽水市经济开发区东扩形成的近10平方公里的新平台、景宁民族工业园以及各地园区开发,为积极对接省里提出的“四大”战略实施和推进招商引资,提供了平台保障。
三是有较强的投资后劲。从初步安排的计划看,丽水列入今年重大前期的项目有107个,总投资约856亿元,对全市重大战略实施具有明显带动和促进作用;列入今年重点工程的项目有164个,总投资超过7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达到85亿元,具有良好前期基础和推进实施条件;列入今年全社会投资指导性计划的项目有966个,总投资约12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300亿元,具有一定投资规模。从项目实际进展看,一大批去年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将有力支撑投资增长,拉动效应将在今年得到进一步显现。今年一季度,又有110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个,增势强劲。尤其是金丽温铁路改造项目、龙庆高速、青田三溪口电站项目等一批重特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以及纳爱斯、浙江方德、富来森、元立、缙云重型高强度合金管棒型材项目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开工或即将开工,都将为今年丽水投资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因此,完成年度投资同比增长10%的预期目标是很有希望的,也是必要的,是必须确保的。
围绕今年既定的目标和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三大计划”实施。(1)行动计划的实施,即“三个千亿”工程,是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新一届省政府重点实施的“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2008-2012年)”之一,既与“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相衔接,又为“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谋划打基础。要做好“三个千亿”工程的滚动和实施,保持项目的连续性、建设的递进性、管理的滚动性,形成有系统、不间断、成一体的项目体系,实现投入目标的最大化。(2)年度计划的实施,即年度政府性投资计划、年度重点工程形象进度计划和年度重大前期项目计划等。把握好建设规模和建设时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发挥出政府性项目投资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发挥出重点工程的拉动作用,发挥重大前期项目的支撑作用,做到远近有机结合,保持投资的可持续增长。(3)五年规划的谋划和实施准备,即“十二五”重大项目规划。要善于谋项目,努力想问题、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做到早谋划早实施;要放眼未来谋项目,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按照市场的需求、企业发展的愿望、群众改善生活的期待,编制出符合丽水特点的“十二五”规划,更多地纳入国家、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和省级层面规划,使之成为推动丽水项目建设的方向标、线路图、任务书;要做好与省级规划的对接,为六七月省里召开的“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规划汇报会做准备,努力完善规划;要明确项目谋划目标,力争在年底前全市形成投资规模达3000亿元的项目总库,为实现“十二五”两个千亿的投资奠定基础。
二是抓“三类投资”争取。(1)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今年国家将继续安排中央投资项目,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政策,密切关注,对现行项目全面梳理,备好后续申报项目,继续发扬奋发有为精神,积极做好与省对接,争取更大投资份额。(2)争取央企、省企投资。央企、省企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独特的产业、科技、人才和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尤其是国家调整和振兴各项产业规划和一揽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出台后,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跨省市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给予重点支持,采取包括注入资本金、发放并购贷款、完善项目的产业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有较多的政策资源、发展资源,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大量的合作机会。省里在研究制定全省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开展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试点的同时,专门确定 146家企业作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予以扶持。因此,争取了央企省企投资,就是抓住了调整和振兴各项产业规划的政策资源,抓住了“筋骨”。(3)争取扩大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增长相对乏力,既影响到投资总量,也影响到投资结构,还影响到投资效率。要加大对民间服务业投资的引导和服务,最大限度促进和扩大民间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更优惠的税费政策、更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为民间投资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充分尊重民间投资自主决策权,理顺关系,明确时限,提高效率,争取形成社会民间投资“业主项目提出-主管部门论证-联席会议研究-提交政府决策”的一整套简捷、快速、高效、管用的准入机制。
三是抓“三项工作”落实。(1)加大领导力度。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前期制度,特别是对重特大项目,要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任务分工,细化落实到人,强力攻关突破,做到有责任领导、有责任部门、有具体责任人。(2)加大保障力度。进一步重视年度投资计划与资金的衔接,做好投资与资金的平衡,制定好资金筹措方案,做到资金到位与计划实施同步。加大省土地指标争取力度,加快低丘缓坡开发和宅基地复垦,加强征地、拆迁和安置等政策处理,切实保障土地供应。(3)加大创新力度。继续组织开展“重点工程服务月”、“重大项目启动周”、“四办联合督查”等活动,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考核、月度季度分析例会等一系列机制和制度,出台《全市重点工程联合督查的若干意见》,建议各地推行土地征用中,国土管理部门与被征单位地方政府捆绑考核的办法。进一步加快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创新研究,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的BT、BOT等融资模式的实践,以推动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