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实证研究

2010-05-25 10:17李赛男赵芝俊
中国蜂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蜂农蜂产品变量

王 芳 李赛男 赵芝俊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2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一、引言

我国目前年产蜂蜜约29.3万吨,蜂王浆3000吨,蜂花粉3000吨,蜂胶350吨,总产值约80亿元人民币,年出口创汇约1.33亿美元[1]。蜂产品作为我国优势产品,对于出口创汇、人类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蜂产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消费者安全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2]。因此,研究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对促进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户作为产业链的源头,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直接影响着加工、运输、销售等所有后续环节的质量安全水平[3]。蜂农同样在蜂产品供给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也决定了其在食品质量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鉴于此,本文运用蜂农实地调查数据,研究对蜂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为政府加强安全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研实证设计

(一)数据来源

在充分预调研的基础上,2009年9月-11月,课题组通过当面访谈和向蜂农发放调研问卷的方式,分别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四川省部分县以及浙江省长兴县发放问卷300份,经统计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196份。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有关被调查蜂农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状况的基本统计描述

三、蜂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用蜂农是否采取质量安全生产行为表示。本文主要根据可能由蜂农引起的三个主要的质量安全问题,来判断蜂农是否采取安全的生产行为,主要包括:是否按规定使用蜂药、是否有掺假造假行为以及是否生产成熟蜜。因此,本文用Y1表示是否按国家规定使用蜂药(1.按照规定使用;0.不考虑国家规定,凭经验),Y2表示是否有掺假造假行为(1.不添加果葡糖浆等物质;0.添加),Y3表示生产成熟蜜行为(1.生产成熟蜜;0.不生产),则因变量Y=Y1*Y2*Y3(采取安全生产行为则Y值为“1”,未采取则Y值为“0”),即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行为才算是安全生产行为,如果其中一个条件不符合就不属于安全生产行为。本文将由此产生的一组0-1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影响蜂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包括多方面。大体上可以归为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其中,微观因素包括蜂农对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参与产业组织情况,宏观因素包括享受优质优价制度情况以及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此外,各个蜂农的所在地区、自身特征、家庭特征等也有所差异,因此本文将蜂农的所在地区、自身特征、家庭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到模型中。表2列出了模型选择的变量的量化说明情况。表3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计量模型的建立

通常情况下,比较普遍使用的模型有线性概率模型、Probit模型和以及Logit模型,大多数学者更多的是采用后两种模型。线性回归模型 (linear regression model)是研究数值型自变量和数值型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分析方法。然而在许多情况下,线性回归会受到限制,比如,当因变量是一个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而不是一个连续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时,线性回归模型就不再适用。在分析分类变量时,通常采用的一种统计方法是对数线性模型(log linear model)。当对数线性模型中的一个二分类变量被当作因变量并定义为一系列自变量的函数时,对数线性模型就变成logistic回归模型。由于是否采取安全生产行为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因此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对蜂农的质量安全生产行为进行计量分析[4]。

表2 模型变量说明

表3 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

本文运用stata10.0统计软件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处理,得到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的结果显示,具体影响因素特点如下:

1.蜂农自身特征

由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蜂农的年龄变量系数为负,说明年龄越大的蜂农生产行为越不安全。年龄变量对蜂农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不显著,造成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中年龄较大的蜂农所占的比例太高,这主要因为目前蜂产业的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蜂事业,整体呈老龄化趋势。

受教育程度对蜂农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系数为正,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生产行为越安全。随着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提高,质量安全的概念开始逐渐被人们了解和认知,而对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的深入认知和具体操作均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然而目前蜂农的受教育水平整体较低,几乎均在高中以下,所以影响不显著。

表4 估计结果

2.蜂农家庭特征

养蜂规模变量基本不显著,系数为负,说明养蜂规模越大的蜂农生产行为越不安全。通过笔者多地实地调研发现,拥有蜂群数量较少的蜂农由于生产的蜂产品产量不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所以不会销售给当地收购站或龙头企业,生产的蜂产品会直接卖给当地老百姓。这种类型的蜂农由于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因此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会影响其自身的信誉,所以倾向于采取安全的生产行为。而规模较大蜂农由于产品形成一定的规模,其产品会销售给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由于目前蜂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组织存在着不收购成熟蜜等质量安全问题,所以对蜂农采取安全生产行为产生了负的影响。此外,笔者先后对浙江杭州、山西、四川、河南、浙江长兴等多地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在考察中发现,山西省蜂农的生产规模一般较小,河南省蜂农的生产规模较大,但是相对于河南省生产的蜂产品,山西省的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更高。

家庭总人口变量基本不显著,系数为负,说明蜂农的家庭总人口数越多其生产行为越不安全。家庭人口越多说明蜂农承担的经济压力越大,在生产过程中会更注重蜂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即更注重产量而不是质量,为了提高产量就会采取勤摇蜜的生产方式,而这种传统的产蜜方式也是使蜂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所以蜂农的家庭总人口数越多生产行为越不安全。

家庭总收入变量对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在0.1水平下显著,系数为正,说明蜂农的家庭总收入越高生产行为越安全。家庭总收入是衡量蜂农家庭经济水平的重要特征,收入高的蜂农相比收入水平较低的蜂农在生产蜂产品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质量。

3.微观影响因素

禁用蜂药认知水平变量在0.1水平下显著,系数为正,说明对禁用蜂药的认知程度越高的蜂农其生产行为越安全。由此可见,蜂农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对生产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是否参加产业组织情况对蜂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不显著,系数为负,说明参加产业组织的蜂农相对于未参加任何组织的蜂农其生产行为更不安全。这预期的方向相反,并与一些研究者在其他农畜产品领域中的研究结果不一致。通过笔者深入的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蜂产业是一个非常的特殊产业,一方面蜂产业对生态、经济、人类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蜂产业虽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目前蜂产业整个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水平较低,诸多企业仍然处于重视产量而非质量的阶段。变量方向与预想方向相反的主要原因是目前蜂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并不倾向与收购成熟蜂蜜等质量合格的蜂产品,蜂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受到龙头企业等多因素牵制,因此,加入产业组织的蜂农其生产行为反而不安全。

4.宏观影响因素

政府支持变量在0.1水平下显著,系数为正,说明能够享受到政府政策、资金或者技术等支持的蜂农其生产行为越安全。说明政府作用对蜂农的质量安全生产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优质优价制度变量在0.1水平下显著,系数为正,说明越能够充分享受优质优价制度的蜂农其生产行为越安全。说明优质优价制度对蜂农的质量安全生产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实行优质优价制度是解决蜂产品中不成熟蜂蜜问题以及掺假造假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经济因素影响显著

通过研究发现,蜂农对成熟蜂蜜的生产意愿不高,主要因为蜂农在出售蜂产品时不能够享受到优质优价制度。优质不能优价严重地挫伤了蜂农的生产积极性,是造成蜂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造成蜂产品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蜂农,而是因为相关体系和制度的不健全。

2.产业组织化对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为负

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产业组织化并没有对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上产生作用,并且具有负相关性,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化程度越高的生产者,其掺假的行为越明显,因此显示为负作用,反映出当前我国蜂产业市场的不完善和行业恶性竞争的问题。因此,当前规范蜂产品的市场行为,合理修订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政府加大蜂产品的宣传对于规范蜂产品的市场和提高安全水平已经刻不容缓。

3.政府及制度的作用影响巨大

通过研究发现,政府及政策制度等宏观因素对蜂农的质量安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说明,蜂农对于政策的导向是很敏感的,如果政府的规范和约束力足够强,蜂农的行为就会显著改变,因而可以看出,蜂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制度的出台和修订。

(二)政策建议

1.攻克促进蜂产业健康发展的科研难题

通过研究发现,蜂农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对蜂产品的安全生产影响较大,其质量安全意识越高生产行为越安全。因此,需要加大对蜂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提高蜂农的安全认知水平来促进生产的安全性。此外,应该加大蜂产业健康发展的科研投入,攻克蜂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难关,切实为蜂农提供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技术支持,以此增强蜂农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指导其生产操作实践,规范其生产行为。

2.促进建立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机制

没有建立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是导致蜂产品市场存在不成熟蜂蜜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蜂产品市场长期存在着错误的市场导向,优质蜂产品不能实现优价。而生产成熟蜜的成本相对非常高,蜂农只能凭借勤摇蜜、掺水等方法提高产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建立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是解决生产不成熟蜂蜜问题的根本途径。

3.提高产业组织的积极作用

在蜂产业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产业组织的积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协会等组织的支持与资助力度,使合作社能够独立、健康地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维益诉讼的功能。使其更好地组织蜂农实施养蜂生产管理,规范养蜂生产,加大养蜂技术培训,促进养蜂业健康稳定发展。

4.加大政府对蜂农的支持力度

通过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蜂农的安全生产行为影响比较大。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蜂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制定与蜂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为蜂农及企业等生产主体的生产行为提供依据和约束;加大对蜂产业的政策支持,提高整个产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对蜂农的资金支持,为蜂农提供政策与补贴,帮助蜂农规避较大的自然风险;加大对蜂药的科技研发以及对安全生产技术的科研投入,为蜂农提供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

[1]吴杰.加快蜜蜂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促进蜂业可持续发展 [C].王勇.蜂业与生态 [D].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赵静.关于中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J].中国养蜂,2002(53):29-30

[3]钱永忠,王 芳,王可山.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王芳,李欣,陈松,钱永忠.消费者对认证食用农产品认知度和购买行为的实证研究 [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9):78-83

猜你喜欢
蜂农蜂产品变量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抓住不变量解题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也谈分离变量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追花寻“蜜”
我国蜂产品制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蜂产业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研究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调查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蜜蜂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