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冠洲
我这人大概与和田玉有一种特殊的缘分。
早在50多年前,我在北京故宫就曾惊讶地观赏过国宝和田玉巨雕《大禹治水图》和《会昌九老图》。此后,我参观过南阳独山玉石矿,参观过各地许多原始的或现代的工艺玉雕厂,更在和田与和田玉故乡昆仑山朝夕相对了12年,甚至也收藏了几块道地的和田籽玉。但是,可惜我是一个玉文化门外汉,始终徘徊于玉文化辉煌殿阁之外,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对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我一直心存景仰,怀有深深的神秘感。
现在,我有幸读到张新泰先生编著的《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一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如同猛然打开了玉文化宝库的大门,让我窥见了玉文化林林总总、光彩夺目的大千世界,无啻接受了一次和田玉文化知识系统的传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愉悦。
这是一部关于和田玉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兼有和田玉文化工具书、发展史和玉器玉石鉴别、鉴赏的多重功能,不仅充分展示了和田玉文化的无穷魅力,精当地介绍了关于和田玉文化的系统知识,而且对玉文化的形成历史和精神内涵也进行了梳理和深入探讨。相信每一个对和田玉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中获取不少教益。
全书分为七大章,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在自然万物中,玉(和田玉理所当然是其最高,也是最典型的代表)是至美至善的天地尤物,人间极品,国之瑰宝。它质地温润,色泽柔和,硬度极强,纹路美丽,音色清越,上至帝王贤哲,下至庶民百姓,都视若珍宝,爱不释手,所以形成了中华民族爱玉、崇玉、惜玉、佩玉、赏玉的文化传统。后来经孔子等历代圣贤哲人的极力推崇,将玉所具有的高贵品质逐渐概括归纳为“仁、义、智、勇、洁”五德,从而赋予玉的自然美以“人性美”。玉的“五德”连同玉的白、黄、青、赤、墨五色,都暗合传统文化核心之一阴阳五行学说的理念。于是这种玉文化的精义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涵盖我国传统文化中政治制度、器物、伦理、经济、军事、文学艺术、语言、宗教、服饰、医药、婚姻、葬丧……几乎所有文化领域和层次的重要内容,进入到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价值体系。“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已然成了不可取代的真善美的绝对化身和崇高象征了。中国文化视自然美为至高无上的,古人这些对玉的独特理解和发现,并用于“比德”,以玉的坚硬高洁比喻人的品质,真正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可以说是华夏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在这部著作中,和田玉文化经过作者自上古黄帝传说,中经孔子等历代儒家代表人物经典论述,直到清乾隆帝御制的大量咏玉诗,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辩证,最后准确地概括道:“和田玉,是国宝。不管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从物质层面;无论是从历史发展中,还是从现实生活中去研判、去考量,其结论都有着惊人的一致:和田玉是天地之精华、中华之瑰宝,不仅有着惊世骇俗、温润坚韧的自然美,而且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的人文美,二者相得益彰,是自然和谐的统一体。”和田玉具有“天容国色,堪称中国国宝”这一基本论点,贯穿了全书的几乎每个章节,成为全书的中心主题。
在《天容国色》第一部分中,作者还描述了和田玉故乡神山昆仑山的绮丽风光和关于它与玉的种种神奇传说,引用了相关的文献记载,作者还借鉴现代科技成果,给予玉以地质学、矿物学的新定义:“和田玉的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化学成分是含钙镁铁的硅酸盐,其中含有少量的铁,在原生矿中属于氧化亚铁。原生矿产资源在河流中通过氧化作用,会产生三氧化二铁,使玉石表面产生多种色彩和次生色,即出现黄、红、黑、碧、青等色,极为鲜艳好看。”这就使读者对和田玉的化学构成和形成原因有了更为理性的科学解释。书中同时还结合众多精美图片,依据传统分类法,详细介绍了籽料、山料和戈壁玉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天然玉料的相关知识。
在第二部分,作者仿佛带领读者漫步于中国玉器艺术宏伟、辉煌的殿堂,按时间顺序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玉雕极品,从孕育期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中经嬗变期春秋时的“和氏璧”,发展期汉代的《金镂玉衣》,繁荣期唐、宋之际的《玉兔》、《玉骆驼》和鼎盛期元、明、清时的“世界玉雕之王”《大禹治水图》玉山,再到现代的诸多玉器精品,并分别撰文对数百种历代精美绝伦,具有经典意义的玉器珍品进行了详尽而精当的赏析,条分缕析地论述了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玉器的特征及其代表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创意、工艺水平,如数家珍,引人入胜。这些众多的历代经典玉器(其中不少是藏于故宫中的顶级国宝)异彩纷呈,光华夺目,纷纷联袂而出,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作者还专门介绍了玉雕工艺大师马学武先生提出的玉雕艺术“三七定律”的新理念。其中心观点是以“赏玉为主,赏雕、赏皮为辅”,“三分形象,七分内涵,三分皮色,七分玉体,三分细腻,七分流畅,三分继承,七分创新…一”这是马先生对自己从事玉雕工艺40余年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意在提升当代制作、鉴赏玉器的新观念、新境界。联系马大师的玉雕精品《虚怀若谷》《玉女》等,构思大胆,洗练概括,极富现代意味,的确前无古人,令人耳目一新。在此部分中作者结合一批典型图例,为读者论述了如何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天然玉石。面对这种不可重复再造,也不可模仿复制的纯粹大自然杰作,需要观赏者根据天然玉料的造型、色泽和纹路,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和艺术想象力去进行艺术再创造,具有观赏者与观赏物之间互动的性质。书中从质地之美、皮色之美、神韵之美、文化之美和价值之美五个方面来帮助读者进行观赏,给人们以全新的知识和审美体验。图例中的《人生如意》、《蓬莱仙境》、《雪山飞雁》、《黛玉葬花》、《阴阳山》、《大漠魂》、《唯美》、《天鹅》等等精品,果然个个天然去雕饰,自然天成,惟妙惟肖,启人遐想,使读者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愉悦和顿悟快感。
在《天容国色》第三部分,作者介绍了玉器刨造的新工艺和辨别、鉴定、收藏的基本知识。传统的中国玉雕工艺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它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并在实践中勇于进行艺术创新,与时俱进。作者还介绍了“痕都斯坦”玉器中的金银错镶嵌宝石的新工艺,这种工艺在中国玉雕中的广泛运用和创新发展,使玉器更具装饰美,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玉雕工艺,使之更加富有时代精神。此外,书中以真假玉器图片相对照的方法,从皮、色、质、形、手感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辨别、鉴定不同历史时期玉器和玉料真伪的基本常识。特别是书中配图介绍了和田玉与俄罗斯白玉、青海白玉、岫玉、玛瑙、祁连玉和东陵石的区别,使人印象很深。这些知识或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辨别和鉴赏能力,以便于去伪存真,妥善收藏,不致走眼上当受骗。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这部学术著作,至少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一是资料收集得相当系统完备,而且选择也很合理准确;二是既总结了前人研究和田玉文化的成果,又有新的理论开拓和展开。例如书中详尽地论述了玉文化在艺术创造中的体现,介绍了鉴赏玉器新理念“三七定律”和玉雕新工艺,补充了如何欣赏天然观赏玉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前人相关学术著作不曾涉及或论述不多、语焉不详的命题;三是为书中数百幅玉器、玉石图片(有不少是十分珍贵和罕见的)配发了雅俗共赏的赏析文字,这种写作方法和体例在其它玉文化研究著作中也较少见,属于一种创新。正因为这部著作在内容和体例写法上都有不少创新和突破,这就赋予了它鲜明的时代色彩和较高的原创品格,是国内和田玉文化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新成果。
盛世至,收藏兴。张新泰先生的这部和田玉文化系统研究专著,就是适应这种新形势推出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问世必将为提高读者的玉器玉石鉴赏水平、丰富收藏玉器玉石的知识和经验提供助力,从而在一个重要方面为弘扬光大传统文化、提高读者文化素质做出重要贡献,其意义自不容低估。
此书的编著者张新泰先生,致力于和田玉文化研究十余年。他认真参考、研究了近40种古今中外的玉文化研究专著,收集、拍摄了大量玉器实物资料和图片,终于完成了这部集大成式的和田玉文化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