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

2010-05-23 07:38贾锐
中国经贸 2010年24期
关键词:会计风险防范策略成因分析

贾锐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也处于重大变革时期。纵观国内外金融市场,近年来的商业银行违规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特别是会计部门发案率居高不下,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兼并、倒闭现象日益增加。面对风险压力,加强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已成当务之急。会计如何通过自身的职能去防范与抵御风险,是商业银行会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会计风险;表现形式;成因分析;防范策略

一、银行会计与会计风险概述

在研究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之前,我们要了解两个基础性的概念,即:银行会计和会计风险。

1.银行会计

从会计职能来看,银行会计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反映银行的经营活动,而且要对银行的经营运作起反映、核算和监督的作用:通过对银行经营活动的正确反映、核算、监督,将信息提供给需求者,使他们正确地决策,引导资金的正确投向,有利于银行健康有序的经营与发展;反之,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银行会计与其他部门的会计相比较具有下面几个突出的特点:

(1)反映情况的综合性和全面性。银行会计不仅能反映银行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情况,而且体现了整个社会资金的流向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经济联系。

(2)会计核算过程和业务处理过程的统一性。银行会计部门是银行业务部门的第一线,其会计核算过程就是直接办理和完成银行业务以及实现银行业务的过程。

(3)会计核算方法的特殊性。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此会计核算在采用一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特殊方法。例如,银行的会计凭证采用单式凭证的形式,大量采用原始凭证代替记账凭证。

2.会计风险

所谓银行会计风险,就是银行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银行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银行经营风险存在于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始终,而银行会计工作又贯穿于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由此看出银行会计风险与银行风险是密不可分的。近几年金融系统案件频繁发生,大多与内部管理体制落后、会计政策运用不当,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会计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前者包括票据诈骗风险和抢劫、偷窃风险,后者包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会计监督风险、操作环境风险、岗位制约失控风险、会计手段风险和客观实体风险。

1.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银行的会计核算是银行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银行业的基础工作。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从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上来看,核算非常多,主要分布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及中间业务中。银行会计人员需要对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业务和借款业务,资产业务中的贷款业务、债券投资业务和现金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中的清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理财业务等进行反映和核算。很多银行的风险都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贯穿于银行的每一笔实际发生的会计业务中。

2.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主要指银行会计人员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结算业务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业务,随着经济的发展,票据的支付数量日益上升,会计人员在结算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结算风险主要有票据的结算风险、电子汇划的结算风险、信用卡的结算风险等。

3.银行会计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分为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四类。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危及银行的生存。

4.银行会计的监督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重账务核算,轻账务核对,使稽核制度形同虚设,不利于稽核职能的发挥,稽核工作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的发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有的银行超规模发放贷款导致,存款准备金严重不足,不良资产增加,不仅严重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行,而且还给银行带来经营上的风险。

5.报表编制风险

报表编制的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编制报表的数据不真实。凭证填制错误,凭证汇总上的过失,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没有及时记录或调整,少记,漏记或者虚假业务的记入都会导致数据的不真实。其中最主要的是利润反映不真实。由于银行的特殊性,报表的有些科目很难在其他报表中找到而且有些科目和其他报表的科目方向是相反的,所以银行会计报表的编制都要多从银行角度考虑,对其他一些科目(贵金属、贴现、存放同业款项等)都需要很好的掌握和了解,这些在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很容易出错。

三、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会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外因方面主要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法分子的犯罪苗头越来越多地指向了银行,采取各种各样翻新的不法手段,肆意窃取银行资金。但从根本上看,会计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内部管理、会计人员守法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意识淡薄

商业银行在重视业务发展和推广的过程中,偏重于业务操作的灵活、方便、实用,对业务系统的风险防范未做到未雨绸缪,未通盘考虑安全管理系统,特别是在业务监管新旧更替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有些银行领导以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监管部门对系统的监督、控制相对滞后,未从事前、事中、事后实施有效的控制。这些认识上的不充分、不完整是导致会计风险控制措施难以落实、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应有效果的重要原因。

2.会计运作手段相对落后

现代会计手段一方面表现在会计电算化的形式上,它既可以简化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量,加快会计信息的传递,也可以严格会计操作手段,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对于防范银行在会计核算方面的风险尤其重要;另一方面表现在会计核算监督制度优化的内容上,它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会计核算监督工作的完善。但目前我国银行业会计电算化仍较落后,应用程度不高,覆盖面不广,会计软件的开发跟不上实践的需要;在会计核算监督制度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具备事中和事后控制的能力,不能仅停留在满足事中、事后算账的水平上。

3.没有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

一是制度建设上存在滞后性。从总体来看,在经营中重发展、轻规范,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甚至远远滞后于新业务的开展,这导致对新业务无管理办法或用老办法管新业务,形成制度对业务控制的真空。二是有关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原则性较强,操作性不足。三是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散见

于各种会计制度中,未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的风险防范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4.会计监管人员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会计电算化和金融业务创新的不断扩展,对会计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会计监督人员大多专业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对新业务操作把握不准,会计监督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在会计监管实务中缺乏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没有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操作性强的风险管理方法。

四、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从银行业务角度来看,银行的主要业务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银行会计的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银行的每一笔经营业务的运作都要通过会计处理来反映,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也就是说,银行会计的核算过程,就是具体办理银行业务和实现银行基本职能的过程。可见,银行风险的产生、发展是与银行会计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加强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会计风险的重要一环,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成为银行工作的重点。

1.深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

(1)构建高效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实现内控制度,资源的优化配制。要根据商业银行业务运用程序,建立起相应的内控责任机制,如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稽核部门的日常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财务监测机制等。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必须注意树立三个观念第一是内部控制的设计要从以防止银行业务人员工作差错为主转变为以银行风险防范为出发点。第二是树立全局观念,将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成和中项制度、措施有机结合,既相对稳定,又能随环境、目标的变化相应能动调整的有机整体。第三是树立信息安全观念。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为内部控制有效与否最为关键的一环。

(2)运行过程中的监控。首先,事先控制主要包括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及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反馈。有效的风险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利率风险率、资产收益率、贷款收息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备付率、流动比率等,分别从市场风险、资产状况、资本情况、流动性状况等方面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而要使这些指标真正发挥预警作用,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会计分析和信息反馈制度。其次,事中控制主要指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稳健性进行动态监控。银行管理部门应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观念、制定考核指标做到考核利润与监督稳健经营并重,将风险指标作为主要责任指标之一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考核部门可根据各种指标、数据间的相互对应关系,根据指标值与警戒值的对比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反馈信息,敦促、监督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修正。再次,事后控制是指通过完善各种现场、非现场的财务检查制度,对银行稳健经营等情况进行全面复核检查,例如考核各单位控制银行风险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2.加强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揭示,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1)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加强银行风险防范。主要是在银行现有报表组成上增加现金流量表,以补充目前报表所难以反映的相关信息,既能够向使用者提供银行在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的情况,特别是能充分披露银行实行权责发生制,收入、利润中含有的应收未收成份造成的收入与支出在实际收付上不对称的有关信息。这对于我们正确评价银行经营成果,防范会计、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有关“充分揭示”的责任制度。这是有效防范各级机构报喜不报忧,隐瞒关键问题、风险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按照会计核算的相关性、重要性原则,凡对本银行稳健经营有影响的因素和事项均以必须按制度要求由会计人员充分揭示。如资产运行质量状况、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债权的保全情况、拥有的担保物、抵押物的现状以及重大事项的变更等等。另外,要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对影响银行稳健经营的主要因素或重要事项逐项落实相关责任人,要求其对这些项目的充分揭示负责,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奖惩来保证有关信息得到充分揭示。不断完善银行会计科目体系。例如将逾期拆放款项及衍生金融商品交易业务、代理业务等形成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纳入表内核算,使这些业务中所潜藏的风险得到及时、充分的揭示。

3.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队伍建设

首先要大力倡导风险防范意识,使全体员工树立“内控先行”、“风险控制优先”的思想,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中。其次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财经纪律和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最后要加强教育培训,使每位员工熟悉自身岗位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业务风险点,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银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会计核算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在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方面有较高的素质。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纪律意识,提高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的自觉性,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为适应业务发展的变化,会计人员还必须不断更新和掌握新技能,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掌握更丰富的常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提高分析、判断、识别、防范风险的能力。

4.提高认识,正确把握业务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增强资金吞吐能力,是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切实建立在稳健的基础上,要注意风险的防范。因为会计风险的存在,是造成资金损失的基础,而通过有效地防范会计风险,就相当于创造了相对的资金效益。在发展业务,增设营业网点时,不仅要考虑业务收入和人员及相关成本的关系,而且要充分考虑投资成本。这样,就可撤并那些高险低效的网点,加快集约化经营的步伐,切实有效地增强会计防范风险的力度。

五、结语

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一项挑战性工作,需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工作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不断探索抵御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办法,才能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宗祥,国际结算(增补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2]成力为,货币银行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3]林芸,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戴硕,李融,公共基础[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5]张恩建、汤祥松,国有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的几点建议[J],金融时报,2003,(7)

[6]陈亚敏,银行承兑汇票风险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

[7]左立华,浅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师,2007,(5)

[8]包咏梅,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防范[J],现代金融,2007,(4)

猜你喜欢
会计风险防范策略成因分析
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农商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范探讨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问题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