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舟文 赖家湖 刘阳 石凤
研究病例来自2005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广东省丰顺县中医院就诊患者。32例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33~67岁。所有受试者试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均有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且呼气峰流速(PEF)昼夜变异率≥20%;属非急性持续期,仅常规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可控制病情;重度持续发作患者因不能耐受未纳入本试验。
常规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剂量根据病情个体化掌握:一般每次200 μg,早晚各1次。
中医按摩:先用两手中指指腹紧按迎香穴,作顺、逆时钟方向按摩各32次;接着两手拇指自鼻根部印堂穴开始沿鼻两侧下擦至迎香穴,擦32次;又用拇指指腹紧按太渊穴作顺、逆时钟方向按摩各16次,左右侧交替进行;然后两手掌互搓致热,两手掌紧贴前额前发际,自上向下擦至下颌部,沿下颌分擦至两耳,用拇、示指夹住耳垂部,轻轻向外拉3次,再沿耳向上擦至两侧颞部,回至前额部,重复16次,末了两手掌窝成环状,掩盖鼻孔,呼吸1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紧按风池穴,其他各指分别置于头顶部,作顺、逆时钟方向按摩各16次,用手掌在颈项部作左右按摩16次。
采用JKY/M1050型运动心肺功能测试评价系统(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美国胸科学会/美国胸科医生协会(ATS/ACCP)推荐的负荷连续递增的方案[2]并应用每次呼吸测量法(一口气法),对呼吸运动过程中气体的流量、氧气(O2)的浓度、二氧化碳(CO2)的浓度等技术参数时时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专业软件分析人体的最大运动负荷(Wmax)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氧耗量(Peak VO2,PVO2)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氧脉搏(O2Pmax)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氧阈/最大摄氧量(AT/VO2max)、每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产气量(△VE/△VCO2)等多项指标。
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了运动试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2例患者平均运动时间(10±5)分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心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3个月Wmax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治疗前,PVO2占预计值百分比、O2Pmax占预计值百分比、AT/ VO2max也比治疗前有所增加,△VE/△V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6个月后再行心肺功能检测,各项指标表明病情均有改善,但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32例行按摩法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前的基本对策是消炎和舒张支气管。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通过调节Th1/Th2(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平衡而治疗哮喘[3],缓解病情快速,疗效肯定,但对哮喘患者的心肺功能康复缺乏数据支持,远期疗效不明显,而长期用药副作用相对较多,临床采用中西医药治疗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采用经络学说结合现代医学特点,以安全无副作用的中医按摩法结合基础剂量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以期客观评价二者合用的疗效,探索新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4,5],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气候变化、精神等因素密切相关,其病表现在肺,累及肝脾,根源在肾。中国传统按摩法对哮喘慢性期及缓解期病情的改善有独到之处,选用能固本扶正、温阳补肾、健脾益气的迎香穴、太渊穴、风池穴及相关经络系统,从人体内部调整机体平衡,改善恢复脏腑的功能,荣气血、通经络、扶正祛邪。此按摩方法是通过穴位及经络刺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发挥多环节的调节作用,改善机体的内分泌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也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GAMP生成增多,稳定气管平滑肌细胞电位,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增强吞噬细胞功能,激发细胞对营养物的吸收能力,加速支气管粘膜修复,从而使慢性炎症得以控制[6,7]。试验表明二者联合治疗哮喘对心肺功能的改善有临床意义,3个月后患者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得到提高。6个月后的心肺功能检测各指标与3个月相比有改善,但缺乏统计学意义,说明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1]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临床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疑难病杂志[J],2006,5(3):180.
[2]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TS/ACCP statement on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7(2):211-277.
[3]左志通,陈宝华,王旭,等.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177-178.
[4]贾仰民,宋康.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J]. 光明中医,2010,25(5):782-783.
[5]宋立群,马艳春,肖洪彬,等.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9,37(4):9-11.
[6]徐海波,王伟. 应用迎香穴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8):102-103.
[7]周愉,沈雪勇,丁光宏,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探测[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6):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