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荣
农村中小企业作为推进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与纽带,在稳定经济运行、推进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逐步推进,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经验表明,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有效克服中小企业的人才约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基于课题组对广东佛山三水区、安徽凤阳县和四川南部县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就当前农村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对培训服务的需求取向进行剖析,以期得出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的若干启示。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课题组对三县(区)农村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审查的有效问卷为151份,其中四川南部县、安徽凤阳县和广东佛山三水区分别为41份、40份和70份。
?
样本企业以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为主,其中,小型企业95家,占样本总数的62.9%,其余为中型企业;制造业企业121家,占样本总数的80.1%,其余为农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参见表1)。根据调查县(区)的地理区位及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将广东佛山三水区作为东部地区的代表,而将安徽凤阳县和四川南部县的数据合并,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代表。
需要说明的是,课题组在问卷审查时,对部分问题存在漏答的问卷,只是对该问题进行了剔除并视为无效,未从整体上视为废卷。因此,本文在分析相关问卷内容时,各问题的样本数可能会少于有效问卷总数(151份)。为简便起见,各表中的企业数均指有效样本数。
中小企业对培训服务现状的评价,能从侧面反映出培训服务的发展状况。在问卷分析中,本文根据中小企业对培训服务现状的评价,从很不满意、较不满意到一般、满意和很满意,分别赋值1、2、3、4、5,计算全部有效问卷的评分均值,作为衡量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发展状况的满意程度指标。评分均值3代表满意程度为中等水平(一般),数值越低表示满意度越低,发展状况越不理想;反之则反是。
?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将企业培训服务的提供主体分为政府和市场两类。统计结果显示,企业对政府培训服务的评价明显好于市场培训服务,相应的评分均值分别为3.27和3.15,并且,表示对政府培训服务满意或很满意的企业比重之和高于市场培训服务13.5个百分点。这一状况在不同类型地区的表现也类似(参见表2和表3)。
然而,尽管政府培训服务的发展状况相对较好,但考虑到表示对培训服务满意或很满意的企业比重之和仍然明显低于40%,这意味着超过六成的企业对培训服务的评价仅为一般以下(包括一般、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可见,从总体上来看,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发展仍然与企业的期望值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在市场培训服务中更为明显。
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培训员工时采用内部培训方式,采用外部培训的企业比例明显偏低。在151个有效样本中,选择内部培训的企业比例高达88.7%,排在第二位的政府或准政府组织的培训,选择的企业比重也只有27.8%;而选择网络学校培训、学历教育或高校培训的企业比重都明显低于10%。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采用内部培训的企业比重甚至高达92.9%。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采用网络学校培训、学历教育或高校培训的企业比重都明显偏低(参见表4)。
?
根据样本企业的回答,中小企业外部培训服务的培训质量和效果明显低于企业内部培训。在146个有效样本中,认为内部培训效果很大的企业比重达到45.2%,政府或准政府组织培训和行业协会培训的这一比重则明显低于20%;而认为委托培训、学历教育或高校培训和网络学校培训效果很大的企业比重更是低于5%。并且,认为内部培训效果很大和较大的企业比重之和高达74.0%;而除政府或准政府组织培训与行业协会培训的这一比重分别达到30.8%和30.7%外,其他培训方式的相应比重均低于20%(参见表5)。可见,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外部培训服务发展明显滞后。
?
据调查,现有外部培训服务发展状况不理想,主要与“培训质量不高”、“培训缺乏针对性或专业性”以及“培训收费太高”等问题有关。在139个有效样本中,52.5%的企业将培训质量不高作为培训服务机构存在的第一大问题,而认为培训收费太高和培训缺乏针对性或专业性的这一比重也分别达到了23.7%和20.1%。如果将选择前三大问题的企业分别加总,认为培训质量不高、培训缺乏针对性或专业性、培训收费太高的企业比重分别高达71.9%、64.0%和63.3%,明显高于其他问题的相应比重(参见表6)。可见,在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培训服务的质量,加强培训服务的针对性或专业性,使之能更好地迎合中小企业的需要,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委托培训和高校培训,分别有38.2%和36.2%的企业选择“无此类培训”,而选择无网络学校培训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5.8%(参见表5)。这从很大程度上说明,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还没有有效惠及农村中小企业。一般而言,教育或培训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对于处在县及县以下的农村中小企业而言,往往因信息不对称,或者接受培训服务的成本(包括培训成本、食宿和交通支出等)相对较高,许多培训方式在农村中小企业中还没有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如何进一步扩大培训服务的受惠面,同样是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问卷分析中,本文按照中小企业对培训服务需求的迫切程度,从较弱或没有需求、较不强烈到一般、强烈、很强烈,分别赋值1、2、3、4、5,计算全部有效问卷的评分均值,作为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的需求程度指标。评分均值3代表需求程度为中等水平(一般),数值越高表示需求程度越高;反之则反是。
?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无论是政府培训服务还是市场培训服务,中小企业的需求程度都明显偏高,相应的评分均值分别达到3.35和3.39,明显强于中等水平(评分均值为3)。并且,需求程度的评分均值均分别高于满意程度的评分均值(3.27和3.15),这说明,针对中小企业的培训服务发展仍然处于明显的供不应求状态(参见表7和表8)。
?
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对培训服务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前者对政府和市场培训服务需求程度的评分均值分别高达3.43和3.46,而后者的相应评分均值为3.28和3.34,分别比前者低0.15和0.12。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表示对政府和市场培训服务需求强烈或很强烈的企业比重之和分别比东部地区低12.2和13.7个百分点。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中小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使得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市场压力更大,企业发展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更高,从而对培训服务的需求更强烈。
?
据调查,在102个有效样本中,将内部培训作为最迫切需要的培训方式(第一培训方式)的企业比重达到了43.1%,而其他各类培训方式的这一比重均在20%以下(参见表9)。可见,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对内部培训的需求更为明显。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外部培训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佳,但调查数据仍显示,企业对外部培训服务的需求已经凸现。与前文企业实际采用的培训方式相比可以发现,除内部培训外,在其余各类培训方式下,选择其作为当前最需要的三类培训方式的企业比重,均明显高于实际采用该种方式的企业比重。如,作为最迫切需要的三类培训方式,选择“行业协会组织培训”、“委托培训”和“政府或准政府组织培训”的企业比重分别达到52.0%、40.2%和35.3%,而实际采用这三类培训方式的企业比重分别仅为12.6%、19.9%和27.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88.7%的企业表示采用过内部培训,但仅有63.7%的企业将内部培训作为当前最需要采取的培训方式,还有25%的企业未将企业内部培训作为当前最需要采取的培训方式。
由此推断,对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而言,内部培训并不一定是企业最理想的培训方式,充其量只是在现有资源约束下可有效获得的培训方式之一。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的需求刚性,即,无论外部培训环境如何,企业确实需要外部有效培训服务来支持自身的发展。可见,加强外部培训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培训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培训服务的可获得性,也是农村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从企业对不同类型人员的培训需求迫切程度来看,中小企业对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强度都较高,选择迫切和较迫切的企业比重都明显过半,其中,技术人员的这一比重最高,达到80.1%,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人员的相应比重(参见表10)。因此可以说,中小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最为迫切。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发展明显滞后,与企业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加强与改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已成为应时之需。
首先,针对培训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培训服务质量,加强培训服务的针对性或专业性,使之更加符合中小企业的需要,应该是改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的重点所在。与此同时,引导现有培训机构提高服务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价廉质优的培训服务。
其次,农村中小企业对培训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东部地区更为突出。针对委托培训、网络学校培训、学历教育或高校培训等可获得性较差的问题,引导和鼓励现有培训机构扩大培训服务的惠及面,增加培训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培训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对于克服中小企业的人才制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鉴于中小企业对技术人员培训需求的迫切性,在加强中小企业培训的过程中,应将技术人员培训作为重点。
[本文数据均来自于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姜长云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农村建设中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政策转型和服务体系建设机理、模式及其区域比较研究”中针对四川、安徽和广东三省农村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本人参与该项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还有:姜长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志雄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刘明轩、张晓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肖卫东、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张瑞娟和博士生陈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姜长云研究员的指导,但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