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钙、硼、硅对茄子抗黄萎病效果的影响

2010-05-21 14:49周宝利谢玉宏陈志霞叶雪凌
中国蔬菜 2010年12期
关键词:黄萎病农业大学抗病性

周宝利 谢玉宏 陈志霞 杜 亮 叶雪凌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茄子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一种顽固的土传病害。随着蔬菜专业化生产和设施栽培的发展,茄子连作栽培越来越普遍,致使茄子黄萎病逐年加重,轻者减产30%~40%,重者绝收。目前,生产上用来防治茄子黄萎病的抗病品种尚不具备理想的抗病性,只是耐或感病程度的差异。用于防治黄萎病的化学药剂也不十分理想,且大量用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蔬菜体内残留,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很多化学物质对植物抗性具有诱导作用(廖春燕 等,2003;郭海渊和云兴福,2005;侯珲 等,2006;蔡洪生 等,2007;姚秋菊 等,2008,2009)。有研究表明,过氧乙酸、氟乐灵、草酸钾和水杨酸浸种处理对茄子黄萎病诱导抗性的防效较高(唐保宏,2003);井冈霉素A、核黄素、VK3、水杨酸、硫酸铜处理茄子后对黄萎病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王庆芳,2008)。但关于矿质元素诱导茄子黄萎病抗性的研究较少。矿质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方面,矿质元素可作为植物组织的构成成分或直接参与新陈代谢;另一方面,矿质元素还可改变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和解剖学特性,改变生物化学特性来增强或减弱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影响植物的生长。鉴于此,本试验以茄子黄萎病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施用钾(K)、钙(Ca)、硼(B)、硅(Si)的方法,探讨 4种元素对接种茄子黄萎病菌后茄子幼苗的发病率、植株生长状况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为生产上防治茄子黄萎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茄子品种为西安绿茄,由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提供。试验中 4种矿质元素分别以硫酸钾(K2SO4)、硝酸钙〔Ca(NO3)2〕、硼酸(H3BO3)、硅酸钠(Na2SiO3)形式施用,均为化学分析纯,采购于沈阳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沈阳有限公司。试验中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来源于茄子连作病圃中的发病植株,分离纯化后经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真菌室鉴定,备用。

1.2 试验处理

试验中将4种物质分别设计成5个不同浓度处理,即:K2SO4120、160、200、240、280mg·L-15种浓度梯度的水溶液(简称K处理);Ca(NO3)280、100、120、140、180mg·L-15种浓度梯度的水溶液(简称Ca处理);H3BO330、40、50、60、70mg·L-15种浓度梯度的水溶液(简称B处理);Na2SiO350、100、200、400、800mg·L-15种浓度梯度的水溶液(简称Si处理);以清水作对照。

试验于2009年3~6月在沈阳农业大学蔬菜基地10号温室内进行,常规育苗,选取子叶展平、生长势一致的茄子幼苗移栽于盛有珍珠岩、草炭与蛭石(3 V∶2 V∶1 V)基质的育苗钵(11 cm×12 cm)中,每钵1株。待幼苗长至两片真叶展平时,选取健康、长势一致的茄子幼苗施用K、Ca、B、Si溶液,每个处理在植株根际约10cm范围内均匀施100mL,每5 d施1次,连续3次。每处理20株,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3 田间病情与生长指标调查

施用元素处理后,采用灌根法接种黄萎病菌。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2×107cfu·mL-1,每株接种10mL。接种后第14天开始发病,第20天调查田间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黄萎病病情分级标准:0级,无病株;1级,全株黄化萎蔫叶片少于1/4;2级,全株黄化萎蔫叶片占1/4~2/4;3级,全株黄化萎蔫叶片占2/4~3/4;4级,全株黄化萎蔫叶片达到 3/4以上至全部萎蔫枯死。

同时取样调查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根长、全株鲜质量。每处理取样5株,3次重复。

1.4 根系活力及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接菌后第 20天取根系和叶片进行根系活力及防御酶活性的测定,每处理取样 5株。根系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采用邻苯二酚法进行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采用 L-苯丙氨酸的硼酸缓冲液反应测定(郝建军和刘延吉,2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K、Ca、B、Si对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施加不同浓度K、Ca、B、Si能显著降低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各元素最佳浓度为 K 240mg·L-1、Ca 160mg·L-1、B 50mg·L-1、Si 400mg·L-1,发病率分别为23.33 %、33.34 %、21.67 %、31.67 %。综合4种元素比较,最好的处理为B 50mg·L-1,其发病率比对照低46.66个百分点。

表1 不同浓度K、Ca、B、Si对茄子黄萎病发病率、病情指数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K、Ca、B、Si对茄子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施加不同浓度K、Ca、B、Si各处理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发育。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K 240mg·L-1、Ca 160mg·L-1、B 50mg·L-1、Si 400mg·L-14个处理组合对茄子幼苗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最佳。虽然各元素主要影响的生长指标不同,但综合比较,B 50mg·L-1处理最好,其生长指标较对照显著提高。

2.3 不同浓度K、Ca、B、Si对茄子幼苗根系活力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如表3所示,施加不同浓度的K、Ca、B、Si促进了根系活力及 PAL、POD、PPO的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活性增加最显著的浓度处理为K 240mg·L-1、Ca 160mg·L-1、B 50mg·L-1、Si 400mg·L-1。4个最佳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118 %、156 %、286 %、130%;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80%、103 %、87 %、92 %;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8 %、20%、20%、23 %;PPO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77 %、65 %、80%、73 %。结合根系活力综合比较,最好的处理为B 50mg·L-1。

表2 不同浓度K、Ca、B、Si对茄子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3 不同浓度K、Ca、B、Si对茄子幼苗根系活力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4种元素处理均降低了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抗病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低浓度的 K、Ca、B、Si促进了茄子幼苗生长发育,提高防御酶(POD、PPO、PAL)活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后随着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这种趋势与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一致。

钙可从维持生物膜的稳定性、加强细胞间的粘结作用、有效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提高植物体内多种酶活性等方面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高钙浓度处理植物体,有利于植物清除逆境胁迫下增加的有害自由基,防止膜脂过氧化(Tobias et al.,1993;Wisniewski et al.,1995;冯东昕和李宝栋,1998;关军锋 等,2002;蒲熙和温圣贤,2007)。迄今研究表明,有30多种不同作物病害与钙关系密切(伍烨,2008)。本试验结果表明,钙可降低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并伴随防御酶活性的升高。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钙可提高植物的抗性)相一致(Peng et al.,1999)。钾可调节渗透压,协调运输及控制气孔的开关,增厚细胞壁,提高光合作用,刺激产生木质素、纤维素等(刘晓燕 等,2006)。本试验结果表明,施钾有效控制了黄萎病的发生。这与杨绍聪等(200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硼能够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参与半纤维及有关细胞壁物质的合成,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以及调节酚的代谢和木质化作用(牛义和张盛林,2003),在木质素形成和木质部导管分化过程中,硼对羟基化酶和酚类化合物酶的活性起控制作用(刘术新,2009)。迄今研究表明,硼对不同作物、不同真菌引起病害的抗病效果不同(Raese,1991;Gupta et al.,1995)。本试验结果表明,硼能提高茄子防御酶活性,提高茄子对黄萎病的抗性。这与Raese(1991)的报道相反,与Gupta和Singh(1995)的研究结果一致。

硅的特性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方式仍不明确,硅在增强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机理还有争议。目前,关于硅抗病的作用机理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硅沉积假说,认为硅沉积在乳突体、表皮层或受真菌侵染部位、伤口处。硅增加了植物细胞壁的机械强度,起着天然的“机械或物理屏障”作用(Bowen et al.,1992;Samuels et al.,1993);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寄主—病原菌的相互作用中,硅起代谢调节作用,诱发植物产生对病原菌的一系列抗性反应,而且认为硅的作用是一种系统性作用,可在植物不同器官中增强其抗病性(Bowen et al.,1992;杨艳芳 等,2003)。本试验结果显示,施硅后茄子对黄萎病的抗病性与POD、PAL、PPO 3种防御性酶活性呈正相关。硅可能间接参与了植株的代谢,影响了防御酶的活性,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为第2种观点提供了依据。而且,本试验与孙万春等(2009)对硅与水稻稻瘟病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施加钾、钙、硼、硅能显著降低茄子黄萎病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具有显著的抗病效果。4种元素均能提高防御性酶的活性,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植株体内与防卫反应有关的代谢过程,起着积极的生理生化抗病作用。矿质元素的抗病机制复杂,尚需要进一步从生理和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

蒲熙,温圣贤.2007.矿质元素硅、钙对水稻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作物研究,21(5):616-619.

蔡洪生,晨芳,马青,冯东昕,高保利.2007.BTH和K2HPO4诱导黄瓜抗霜霉病研究.西北农业学报,16(1):95-97.

冯东昕,李宝栋.1998.可溶性硅在植物抵御病害中的作用.植物病理学报,28(4):293-297.

关军锋,高敏,樊秀彩,顾采琴,李广敏,张继澍.2002.草莓果实成熟衰老与 Ca2+、CaM、Ca2+~ATPase和活性氧代谢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35(11):1385-1389.

郭海渊,云兴福.2005.氯钾离子共体诱导黄瓜抗霜霉病方法的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6(1):9-15.

郝建军,刘延吉.2001.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62-166.

侯珲,朱建兰,周红平.2006.BTH和水杨酸对甜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果树学报,23(5):736-739.

廖春燕,马国瑞,洪文英.2003.壳聚糖诱导番茄对早疫病的抗性及其生理机制.浙江大学学报,29(3):280-286.

刘术新.2009.硼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转移规律及作物硼耐性的研究〔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刘晓燕,何萍,金继运.2006.钾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2(3):445-450.

牛义,张盛林.2003.植物硼素营养研究的现在及展望.中国农学通报,19(2):101-104.

孙万春,薛高峰,张杰,宋阿琳,葛高飞,李兆君,梁永超.2009.硅对水稻防御性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稻瘟病的关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5(5):1023-1028.

唐保宏.2003.茄子黄萎病系统诱导抗性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硕士论文〕.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王庆芳.2008.外源化学物质诱导茄子对黄萎病的抗性研究〔硕士论文〕.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伍烨.2008.矿质元素(铜、铁、钙、锌)对黄瓜白粉病发生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硕士论文〕.扬州:扬州大学.

杨绍聪,吕艳玲,段永华,饶敏,张艳军.2005.番木瓜植株镁钾含量变化与缺钾叶枯病的关系.中国农学通报,21(9):388-391.

杨绍聪,段永华,张艳军,吕艳玲,陆松柏,孙钺,陆星星.2009.“红花大金元”烤烟叶枯病发生原因分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3(5):613-620.

姚秋菊,张晓伟,魏国强.2008.硅酸盐诱导黄瓜系统抗病中主要酶活性的变化.中国农学通报,24(1):359-362.

姚秋菊,张晓伟,蒋武生,魏国强.2009.硅对黄瓜苯丙酸类代谢的影响及与抗白粉病的关系.吉林农业大学学报,31(1):16-21.

杨艳芳,梁永超,娄云生,孙万春.2003.硅对小麦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木质素的影响及与抗白粉病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36(7):813-817.

Bowen P,Menzies J,Ehret D,Samuels L,Glass A D M.1992.Soluble silicon sprays inhibit powdery mildew development on grape leav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1(7):906-912.

Gupta G K,Singh D.1995.Downy mildew control in pearl millet through nutrient application.Indian Phytopatho,48(4):439-443.

Peng H X,Sivasithamparam K,Turner D W.1999.Chlamydospore germination and Fusarium wilt of banana plantlets in suppressive and conductive soils are affected by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Soil Biol Biochem,31:1363-1374.

Raese J.1991.Calcium sprays fertilizers effective against disorders.Good Fruit Grower,42 (6):30-33.

Samuels A L,Glass A D M,Ehret D L.1993.The effect of sili-con supplementation on cucumber fruit:changes in surface character istics.Ann Bot,72:433-440.

Tobias R B,Conway W S,Sam S E.1993.Cell wall composition of calcium-treated apples inoculated with Botrytis cinerea.Phytochem,32(1):35-39.

Wisniewski M,Droby S,Chalutz E.1995.Effects of Ca2+and Mg2+on Botrytis cinerea and Penicillium expansum in vitro and on the biocontrol activity of Candidaoleophila.Plant Patho,44:1016-1024.

猜你喜欢
黄萎病农业大学抗病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棉花GhIQM1基因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全球首个作物黄萎病菌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正式上线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