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2010-05-18 08:04龚承刚
统计与决策 2010年11期
关键词:仙桃市县市实力

龚承刚,李 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武汉 430072)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全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而作为经济区域的基本单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则是奠定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石。它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省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发展后劲。因此,对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发展的评价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文章将采用TOPSIS评价法来评价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并在传统TOPSIS评价法基础上进行相应改进,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TOPSIS评价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有着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精密的推算过程,对原始数据的利用比较充分,信息损失比较少,适用于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评价。

1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指标选取

为了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需要,依据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并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各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并兼顾统计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湖北省65个县(市)为样本,选取了较能反映湖北省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20项统计指标,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见表2)。这20项指标分别从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生活质量、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反映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其中,指标 X1,X2,X7,X8,X9,X10,X11,X16,X19,X20在一定的程度上从自然禀赋、人口、通讯、产业,财政、居民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反映了各地区现有的总体发展水平;指标X3,X6,X12,X13主要反映农业生产的基础性条件及成果;X4,X5则反映企事业单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程度;指标X17,X18反映各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指标X14,X15反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经营效益。

1.2 评价方法及步骤

利用传统TOPSIS评价各县 (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的具体过程如下[1]:

(1)将各个逆向指标的数值作正向化处理,构成决策矩阵,即首先对设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考察,如果存在数值“越小越好”的逆向指标,需要对其数值通过取倒数的方法进行

表1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指标体系

(4)确定理想值和不理想值,分别构成理想值向量Z+和不理想值向量

(5)根据各项指标数值,采用欧式距离公式计算各县(市)与理想值、不理想值的距离,其中

(7)按Ci的大小,对各评价单位进行排序。显然0≤Ci≤1,而且当一个县(市)的各项指标值均处于全省最高水平时,该县(市)的相对接近度Ci=1;反之,当一个县(市)的各项指标值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时,则该县(市)的相对接近度Ci=0。总之,Ci越接近于1,表明该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越强;反之,Ci越接近于0,则表明该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越弱。

1.3 对传统TOPSIS评价法的改进

(1)在传统TOPSIS评价法中,理想值向量与不理想值向量均是从无量纲化后的数据矩阵中直接挑选。这样挑选虽然操作上比较方便,但是易使向量数据缺乏稳定性。这是因为当评判的环境及自身条件发生变化时,指标值也相应会发生变化,这就有可能引起理想值向量和不理想值向量的改变,使排出的顺序也随之变化,导致评判结果不具有唯一性。因此,在本文中,正负理想值向量将从加权后的数据矩阵中挑选,以保证评判结果的唯一性,即min(Z1j,Z2j,…,Zmj)。

(2)确定指标权重一直是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指标权重赋予方法的不合理有可能导致评价指标影响的弱化以及评价结果的失真。在本文中,将采取变异系数法赋权,其利用变异系数来评价某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如果某指标的变异系数越大,代表在运用中其所提供的信息量越多,相应地,其权重也就越大。将其体现在 TOPSIS 评价法中,即变异系数为第个指标的标准差及均值),则第j个指标的权重在评价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过程中,该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从而能够真实地凸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经济意义明确,既避免了采取回归分析可能出现的指标系数与经济意义不符的缺陷,又避免了采取因子分析法赋权经济意义模糊的问题。因此,运用此方法构造各指标的权数有其现实意义。

2 基于优化TOPSIS评价法对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分析

查阅《2008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年鉴》获取表1中相关指标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65个县(市)(统计年鉴中有66个县(市),但由于鹤峰县相关指标存在缺失值,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值,故将其剔除。)经济发展水平进行TOPSIS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湖北省65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与理想值的相对接近度最大的高达0.633,最小的只有0.067。尽管这是一个无量纲数值,不能用以进行直接的运算比较,但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结合TOPSIS分析中各县市与理想值的相对接近度,对湖北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划分为4类:即发达型、发展中型、较落后型、落后型(见表3)。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欠发达地区占县域总数的77%,大部分县市经济水平还待提高。

表3中四种类型的县域经济是按照TOPSIS分析法中各县市与理想值的相对接近度Ci进行划分的。其实在TOPSIS评价法中,也可以按照各县(市)与理想值、不理想值的距离和来进行排序。分析TOPSIS评价法的中心思想可知,最优方案应离理想值的距离越近越好,而离不理想值的距离越远越好。基于这种思想,按照各县市与理想值的距离进行排名(升幂排列),发展位于前列的依次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区、汉川市、钟祥市、黄梅县,发展比较缓慢的后3名县市为兴山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神农架林区;而如果按照各县市与不理想值的距离进行排名(降幂排列),发展位于前列的依次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钟祥市、襄阳区、黄梅县、汉川市,发展比较缓慢的后3名县市为兴山县、神农架林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由此可见,按照和进行排名的结果与表3中按照相对接近度Ci排名的结果极其一致,这说明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钟祥市、襄阳区等市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龙头地位,其发展相对于湖北其它县市占有绝对优势。而兴山县、神农架林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则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中比较落后,县域经济内部存在着非均衡发展。

表2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分类

2.1 四种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1)综合经济比较

表3 县域综合经济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四种类型县域之间经济实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县域经济发展非对称。发达型县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是发展中型、较落后型县市和落后型县市的1.65、3.1和9.68倍;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是2.20、4.3和9.9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1.17、1.99和3.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是1.81、3.55和11.3倍。由此可见,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县区的综合经济发展存在着典型的非平衡性。

表4中,较落后型县市和落后型县市经济发展水平都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且落后型县市与全县平均水平相比在这4个方面分别是平均水平的0.23、0.29、0.42、0.22倍,而发达型县市与全县平均水平相比在这4个方面分别是平均水平的2.24、2.86、1.58和2.46倍。强县(市)县域经济发展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而弱县(市)则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发达型县市在“极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扩散”效应,对周边县市的发展还没有较好地起到辐射的作用。由前面TOPSIS分析法可知,仙桃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在湖北占有绝对优势,属于发达型县域之首。分析仙桃市的地理位置可知,天门市、潜江市、汉川市及监利县、洪湖市、嘉鱼县像两条“平行带”分布在仙桃市周边,但同处于“平行带”上的六个县市的经济发展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表3可得,天门市、潜江市属于发达型县域,汉川市、监利县、洪湖市属于发达中型县域,而嘉鱼县则属于较落后型县域。因此,仙桃市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有针对地辐射周边落后型县域,加强与嘉鱼县的经济往来。如2009年3月,仙桃市与嘉鱼县同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荣誉称号,两县应该可以借此契机加强第二产业上轻工业(如食品业)的经济合作。

(2)农业、工业及基本建设比较

表4 县域农业、工业及基本建设比较

在农业、工业及基本建设方面这四类县市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发达型县市的粮食产量分别是发展中型、较落后型县市和落后型县市的1.46、2.83和11.03倍;肉类产量分别是1.8、2.92和6.6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分别是1.86、3.14和15.79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64、5.41和8.79倍;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分别是2.34、4.24和8.26倍。落后型县市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其与全县平均水平相比在这5个方面分别是平均水平的 0.19、0.34、0.15、0.38、0.35倍。 由此可见,落后型县域与发达型县域相比,投资不足,市场主体少。

表5 县域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比较

(3)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比较

同时在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也反映出了四类地区之间的差距,发达型县市的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分别是发展中型、较落后型县市和落后型县市的1.36、2.65和14.08倍;小学在校学生数分别是1.03、2.06和9.29倍;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分别是1.51、2.34和6.51倍;社会福利院床位数分别是1.21、1.59和5.71倍。落后型县市远远低于发展中型县市和发达型县市的水平。全部县市平均水平的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是落后型县市的7.27倍;小学在校学生数是6.03倍;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是3.43倍;社会福利院床位数是3.97倍。这说明贫困县市与全部县市的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教育发展与社会保障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欠发达地区应该在这两方面加强努力,为县域经济提供人力资本基础,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指标值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湖北省各县区经济非对称发展。本文是基于优化的TOPSIS评价法对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在变异系数法赋权过程中,其中指标X4—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X6—农业机械总动力,X9—第二产业增加值,X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1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权重分别为0.097、0.062、0.064、0.082、0.057,这 5个指标的权重最大,超过了均权重0.05,表明这五个指标在各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较大,是造成各县区间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落后型县区须在这些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2.2 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外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在省内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与其它省的县市经济发展相比较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将在湖北省发展比较好的仙桃市与连续多届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并列第1名的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1名。)从表6中的主要经济指标方面进行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6。

表6 县域综合经济比较

分析表6可知,仙桃市经济发展与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仙桃市除了第一产业增加值略胜于江苏省4市,在其它3个指标方面均严重落后于江苏省4市。这说明在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是仙桃市的8.72、8.87、7.78、6.71倍;4市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仙桃市的24.8、26.1、25.3、18.1倍;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是仙桃市的3.95、3.44、3.68、4.83倍。由此可见,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2008年第八届以及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中,湖北省均无县市入围,且自2004年起,湖北省没有1个“全国百强县(市)”,其县市经济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县域经济竞争力有待提高。

表7 2007年湖北与江、浙及中部5省的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均规模情况对比

表7为2007年湖北与江、浙及中部五省的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均规模情况对比表,分析表8可知,虽然近年来湖北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沿海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一是规模小。2007年,湖北省64个县(市)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为54.6亿元,只相当于江苏的 1/5(256.13亿元)、浙江的 1/3(169.66亿元)。 二是工业化程度偏低。2008年,湖北省64个县(市)工业增加值仅占其生产总值的35%,而江、浙两省2007年该指标分别达到65.9%和54.4%。三是投入不足。湖北省64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规模2008年为16.6亿元,仅相当于江、浙两省的1/4。四是市场主体少。湖北省64个县(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8年为5954家,县均93家,而浙江省2007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超过了3万家,达到31838家,县均549家。

与中部省份相比:2007年,湖北省64个县(市)的生产总值平均规模为54.6亿元,低于河南 (96.84亿元)、湖南(61.35亿元)、安徽(57.23亿元)3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平均规模为17.7亿元,低于河南(50.25亿元)、湖南(21.4亿元)两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平均规模为1.7亿元,排位最末,仅为河南省的56.1%。自第四届起湖北连续4年无缘“百强县”,而同处中部的河南、湖南、山西、江西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分别有7个、3个、2个、1个;而在 “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河南41个、湖南17个、山西15个、安徽12个、江西9个,湖北省11个,仅比江西多2个,但都排位居后。且在前10名中河南占7位、湖南占2位、山西占1位,湖北的最好名次仅列第20位,由此可见,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即使在中部也有较大的差距。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运用优化TOPSIS评价法对湖北省65个县 (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湖北省各县市经济发展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局部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湖北省县域经济整体综合实力落后,其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强省。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武汉城市圈1+8的战略,目的是解决湖北经济发展的引擎问题;而加快发展湖北县域经济,则有利于解决整个湖北经济的腾飞发展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湖北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湖北省县域经济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前面比较分析中,2007年湖北省仙桃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是江苏4强县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的2.19、3.58、3.02、2.21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则远远落后于强县。由此可见湖北省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二三产业比重太低。因此,湖北省要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调整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大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湖北县域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产业规模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民营经济比重偏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总量不多。实践证明,推进县域经济建设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就务必坚持“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方针不动摇。由前面分析可知,分析样本中 65 个县(市)在 X4、X6、X9、X15、X16这 5 个指标上取值差异比较大,从而导致湖北省县级之间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则可以有效解决落后县市在这五个指标上的发展不足,进而促进全省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满足社会需要。

(3)给强县更为宽松的促进政策,给弱县更多的扶持政策。经济发展是不对称性的、非均衡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强县扩权,赋予强县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对于欠发达县则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为其营造发展环境。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区域经济的崛起要培育自己的“中心增长极”。中心增长极具有“极化”和“扩散”的双重作用,从而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湖北而言,应充分发挥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钟祥市、襄阳区这些发达型县市的扩散效应,扩大发达县市对周边落后县市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湖北省县域经济整体的发展。

(4)培育县域特色经济,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将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湖北省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产业、产品和名牌,加快发展湖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利用山区的生态环境和奇山奇景大力发展旅游。

[1]王颖.基于TOPSIS法的多元质量特性优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陈勇.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

[3]王庆丰,党耀国,王丽敏.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18个县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5).

[4]钟新桥.以经济强县建设带动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9,(3).

[5]杨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省县域经济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

[6]虞晓芬,傅玳.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述[J].知识丛林,2004,(11).

[7]吴振华,钟城,赖景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J].经济分析,2008,(3).

猜你喜欢
仙桃市县市实力
榜样
实力抢镜
忆峥嵘岁月 扬帆阔步启新程 仙桃市住建委改善人居环境纪实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统筹推进县市“多规合一”规划的建议
县市报如何创新两会报道——以浙江集团旗下县市报的探索为例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民生新闻报道与县市报读者的接受度
县市报加强草根典型报道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