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剧叙事文本的特点分析

2010-05-12 09:47
商情 2009年12期
关键词:仇富叙事结构招式

李 嘉

[摘要]美剧《黑金家族》的热播,又一次证明了观众对豪门剧类型的电视剧的极大关注追捧。豪门剧作为电视剧类型的“后起之秀”,观众之所以买账,肯定有它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特点。笔者以《黑金家族》为例,归纳出几点豪门剧的传统“招式”,并以此分析观众猎奇、窥私、仇富、情感宣泄等复杂的受众心理。

[关键词]《黑金家族》叙事结构 “招式”受众心理窥私 仇富 情感宣泄

一、《黑金家族》的播出盛况

美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奢侈至极,这扇由金钱看守的大门,紧紧地把普通百姓拒之门外。猎奇心作祟,ABC电视台偏偏要把有钱人的生活拍个实实在在,活生生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试问谁不想了解上流社会的内幕呢?《黑金家族》告诉观众,在这个金钱操纵的上流社会所不为人知的生活秘密。于是《黑金家族》横空出世,首播后便大受好评,一开场就赢得了超过一千万的收视数字,尽管这个数字后来已经滑落到了800万,但仍是07年——08年最热门的新剧之一。即使在风雨飘摇的编剧罢工风潮之中,ABC还是毫不犹豫地给这部剧集整季预定的承诺。

二、豪门剧叙事文本分析及其表现力

结构主义者认为,和语言一样,叙事是我们总结真实世界经验的基本方式。我们的世界可能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叙事结构,电视运用的是典型的叙事,尤其是在电视剧中。科兹洛夫说:“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都是‘叙述性文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叙述结构就像是一座大门或一只格栅,即使是非叙述性的电视节目也必须穿其而过。”而电视剧按照内容分类,又有很多类型,豪门剧作为电视剧类型的“后起之秀”,观众之所以买账,肯定有它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特点,笔者以《黑金家族》为例,归纳出几点豪门剧的传统“招式”。

招式一: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当年,赛门的爸爸和崔普的妈妈传出绯闻,达令家的处理意见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把赛门全家赶到苏联,赛门的双亲累死在西伯利亚劳改营的天寒地冻中。赛门回到美国积蓄力量,把自己磨炼成世界巨富,才开始部署复仇大计,要令达令家族血债血偿。他说服尼克背叛崔普失败后,亲自色诱凯伦想以她手上的家族股份作为入主达令企业的跳板。同时以女检察官诺拉亲弟弟的性命为要挟,让诺拉起诉丽狄莎,打乱达令家族的阵脚。此计不奏效,他又授意诺拉接近耳根子最软的帕特里克作为他的幕僚长,和崔普事事抬扛,同时为赛门的商业发展计划大开绿灯。总之,赛门屡败屡战,见招拆招,不把达令家族斗倒誓不罢休。

招式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豪门二世祖多半是百无一用的绣花枕头,于是抛开门户之见引进外援,成为豪门家长最常见的策略。

纵观达令家的下一代,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不及老爹崔普的一个零头。要在赛门的追杀下生存下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壮大起来,无异于痴人说梦。幸好天上掉下来一个救世主,尼克•乔治陪伴在达令家身边。他像亲生孩子一样在崔普身边长大,彼此知根知底,而且他出落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难怪老崔普一见尼克就不肯撒手了,千方百计把尼克留在身边听用,甚至把达令企业副主席的位子传给他。至于尼克天真幼稚的小毛病,在崔普的潜移默化下渐渐消失,尼克不再抗拒达令家的利益说说谎。

招式三:三人行,必有吾爱

在“防火防盗防小三”日益成为人们保障家宅安宁的共识之时,达令家给这一金科玉律做了生动形象的反例。达令一家能屈能伸的道德底线造就了他们危如累卵、岌岌可危的婚姻。

崔普、达奇、丽狄莎的半生缘,随着达奇的空难事故划下休止符,但是达奇之死的疑点,始终不离崔普和丽狄莎左右。

家庭至上主义者尼克,一直是妻子女儿严重的完美先生。但是尼克这么深厚的道行,在遇到初恋凯伦之后,也变作一颗墙头草。妻子跟他翻凯伦的旧账,他急忙撇清和凯伦的关系;凯伦追问他的心意,他一边否认一边投来欲说还休的眷恋眼神。

帕特里克和变性女友干柴烈火般的炽烈爱情烧得他一身麻烦,他还会死飞蛾扑火般一往无前。老婆艾伦为此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企图谋杀帕特里克但未遂,自己却死在浴室里。小舅子蔡斯义行刺这个豪门陈世美,命大的帕特里克毫发无伤,却要了女友卡玛丽特的性命。妻子情妇全都离世,婚内婚外情鸡飞蛋打。

凯伦离了四次婚,才明白自己一直婚姻失败,不是因为遇人不淑,而是婚床上一直多了一个影子。当年拒绝挚爱尼克的求婚,是她终生不能释怀的错误。

招式四:豪门处处有血亲

既然豪门婚姻中充满欺骗,那么私生子的出现也没什么好意外的,但是父子两代私生子,却又有不一样的结局。

达奇从来不知道他和丽狄莎有个儿子布莱恩。因为丽狄莎怕事情败露,会失去婚姻和名誉。多年后,丽狄莎坦承只换来老情人的翻脸。

布莱恩也不知道自己有个私生子,直到七年后,安德里亚把私生子小布莱恩扔在布莱恩的眼前转身去了巴西。安德里亚和小布莱恩给布莱恩带来的私生子风波,帮助布莱恩成长,他完成了一次灵魂的反思。无缘和生身父母共享天伦的布莱恩,还来得及给小布莱恩一个完整的家。

招式五:如有雷同,纯属刻意

豪门剧有一种含沙射影的魅力。当我们沉迷在美丽的钻石、鲜亮的服饰,和那一声咳嗽就能置他人于死地的权势时,才发现,豪门剧并非虚构,而是一幅现世的浮世绘。剥去华丽的艺术加工,名流们似乎都能对号入座。隐射名人轶事是豪门剧热爱的噱头,本剧编剧们极善于拿捏艺术夸张和真人真事之间的分寸,既不能说得太直露,否则失实之处没有回旋余地,又不能太隐晦,否则观众不知所指。本剧欲盖弥彰,但有心人还是能读懂编剧用心。例如茱丽叶和帕里斯•希尔顿的关系,一样是头脑简单的金发尤物,一样是含金匙出生偏要去娱乐圈混饭吃,一样是没有出名的影视作品,光靠八卦就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就连茱丽叶和娜塔莎从开战到休战,都抄足了帕里斯•希尔顿和妮可•里奇的纠葛。

三、豪门剧的受众心理

尽管在财富的拥有上《黑金家族》中的达令家族已经富可敌国,可这一家五个子女的行径,几乎涵盖了世间所有丑闻的可能——可这,也正是豪门剧最大的卖点。正如美国在线AOL网站的编辑们点评的那样:“看到这些有钱人深陷在这种故事中,真的很有趣!”

大部分电视剧都是情感宣泄的产物,电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移情,就好比很多人喜欢在青春剧中缅怀青春,在爱情戏中哀悼爱情。

虽然《黑金家族》看不出有成为经典的可能,不过在收视率上的大热却表明,豪门剧的一个重大卖点也就是满足人们的窥私欲,并假借富人的丑闻窘境来宣泄仇富心理。要满足草根阶级对豪宅生活的猜想,豪门剧是比时尚杂志更喜闻乐见的教材。编剧比观众更了解自己想窥探些什么,于是,豪门剧有自己的“潜规则”,不论你在东亚还是北美的大宅门,无非是在一个套路里兜兜转转。大家族的宿命是起起落落,小儿女的使命是离离合合;忠奸随时可以逆转,善恶从来因势利导;婚姻里永远多了一个背影,友情里永远多了一点背叛。但是,电视剧贩卖梦想的本质属性决定故事会有一个光明的指导思想。不管商场之上的角逐如何惨烈,萧墙之内的纷争如何无情,爱和宽容会为了一切作结,成为解开一切仇恨的钥匙。而这种“世界充满爱”的终极价值观也正合草根阶级的胃口:金钱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有爱才能有幸福。豪门剧的结局总会回归现实社会中普罗大众的、称之为“真理”的关于幸福快乐的价值观。从而使一些观众的仇富心理得到宣泄、缓解和舒散,达到情绪上的平衡,起到情感上的安慰作用,最终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猜你喜欢
仇富叙事结构招式
降“奥”十八掌之投石问路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我们的心声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西厢记》与《春香传》的叙事比较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
一招制敌
“仇富”与“笑贫”
为什么美国人不“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