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莉,张 静
晨间护理是护士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它包括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排便、口腔护理、洗脸、洗手、梳头、翻身、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做好预防压疮护理、开窗通风、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等[1]。传统上,护士除完成晨间护理外,同时还要完成各种常规治疗、护理、文书书写,应对各种突发病情的处理,而护士仅为1人或2人。这些都要求在病人起床后至白班开始之前即在07:00~08:00完成,工作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迫,使晨间护理多数流于形式,护理质量较差[2]。通过对晨间护理内容中的整理床单位、口腔护理、开窗通风、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执行时间进行分析,结合病人作息习惯、生活规律、人体生物钟理论,我们有针对性地探讨了相关护理时间的调整,从2008年10月起对这部分晨间护理的执行时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晨间护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1.1 对象 2008年10月前曾在我院泌尿外科一病区、二病区住院治疗,而2008年10月后再次入院5 d以上的100例病人,外科护士40名,均能有效表达自己主观意愿并配合调查。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为改进前后各项执行时间的选择,见表1。100例病人和40名护士的调查问卷均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表1 改进前后执行时间
表2 100例再次住院病人对不同晨间护理项目执行时间改进前后的满意度比较 %
表3 40名外科护士对不同晨间护理项目执行时间改进前后的满意度比较 %
3.1.1 分析 夜班护士在交接班前要求整理床单位,即护士更换或清扫病床,整理床旁椅、床头柜和床下物品,让新的一天有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而07:00~08:00多为病人和陪护洗漱、进餐时间,此时整理床单位易引起灰尘飞扬,造成污染,影响病人的进餐、洗漱情绪。同时因时间紧迫,更换污染床单成为护士头疼的问题,为了应付检查,护士经常只能予尿垫遮挡污渍,或以各种理由推托,由此引起病人、陪护的不满;此间,由于忙碌,护士整理床单位时要求陪护自行整理物品,均可引起病人或陪护人员不满,护士的整理工作只能是事倍功半。
3.1.2 改进 正常上班时间后0.5 h~1.0 h,病人多洗漱、进餐完毕,自己进行了初步的整理,病人也根据情况外出做相应检查或办理出院手续,而此时也是护士等待医生下达医嘱,为治疗、护理做准备的时间。护士可以系统地更换出院、转床、手术、有污渍的病人床单。下午下班前0.5 h~1.0 h,病人多数治疗已完毕,病情较轻者可下床或至户外进行适当活动,减少了污染;手术病人多已安全返回病房。护士有较充足的时间有计划地更换床单[3]。这时护士在更换床单时可以与病人轻松地进行交流或进行术后指导,这样的安排拉近了病人与护士的距离,让病人感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同时,为夜班护士做好了充分准备,清洁干爽的床单也能促进病人进食和睡眠。再者,上、下午分次更换的被服利于后勤部门及时接收,可缓解后勤部门洗涤压力,同时也解决了我科被服储备难、供不应求的局面。当然,必须更换的污染、浸湿床单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更换。
3.2.1 分析 生理条件下,口腔内寄存着10余种细菌,菌群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维持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当患病时机体抵抗力降低,禁食、饮水减少,夜晚口腔长时间呈闭合状态,为口腔内大量微生物繁殖创造了条件,易引起口腔内不适与异味,这时,口腔护理是保持口腔清洁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同时,现在很多医院护理查房会选择晨晚间查房,督促护士亲自为特级一级病人行口腔护理,为了体现护士的关怀,得到查房人员的肯定,护士多会在晨晚间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在外科,特级一级护理病人多为术后病人,而术后病人因以下原因导致口腔异味明显:①术前、术中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及麻醉、手术过程中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②术前、术中、术后硫酸阿托品的使用使得口腔腺体分泌减少,更加抑制口腔的自洁能力;③术前禁食、禁水、机械通气后病人无自主呼吸和吞咽使得口腔清除细菌和自洁能力大幅下降;④全身麻醉术后,残余吸入麻醉药本身的异味[4]。术后病人口腔清除细菌和自洁能力差,口腔内细菌特别是厌氧菌大量繁殖,分解堆积于龈缘软垢及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内的食物发酵腐败,产生吲哚硫氢基和胺类物质等,引起口腔异味。这时,病人感觉口腔干燥、苦涩,害怕异味引起他人不适而损害自身形象。但此时不是晨晚间口腔护理时间,护士多注重于术后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和治疗。而忽视了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口腔良好状态和预防细菌滋生。这样,造成了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和定植,口腔内细菌随唾液被误吸入下呼吸道和肺部还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口腔干燥不利于痰液的咳出,为肺部感染创造了条件。
3.2.2 改进 除了常规的晨晚间口腔护理,术后病人清醒后即给予口腔护理。如不能坐起即予口灵含漱液10 mL~13 mL在口中含漱2 min~3 min,颌下垫弯盘后吐出,然后用纸擦净,含漱后不必用清水漱口。因口灵漱口液富含复方茶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是植物性抗生素,可有效达到去除口腔微生物的目的[5],从而使病人的口干、口苦、口腔异味等症状明显减轻,且口灵含漱为薄荷香型,口感清新,病人易于接受,对时间、次数也无限制。这样简单有效的口腔护理,病人及护士均愿接受。同时对于可以抬高床头、上肢能自主活动者,护士协助其使用喜欢的香型牙膏刷牙,使病人口腔清洁、口气清新。
3.3.1 分析 开窗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它能短时间内置换室内空气,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病毒、细菌等有害气体和微粒排出,新鲜空气补充进来。夜间,门窗紧闭,病室内无自然风通风,室内温度适宜,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造成空气污浊。一般情况下,多数护士会在病人起床后开窗通风,这时,一夜的污浊空气会因和室外的空气交换而感觉清新,但事实上在夜间多数植物均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同时,晨间的低温条件下,有害气体沉积在大气底层,这时,空气中粒径小于10 μ m的颗粒可长时间悬浮于空中,病毒、细菌借此附在它们上面形成气溶胶,气溶胶吸入人体后可以滞留在气管上,可以进入肺内,可以经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它们可引发多种呼吸道疾病。环境专家指出:空气污染在昼夜有两个高峰,即日出前后和傍晚。这时,人体吸入了与室内不一样的空气,感觉清新,却并没有让富含氧气的空气吸入。因为植物需要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其两个相对清洁的时间是:10:00和15:00前后,因这时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们释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此时,而沉积在大气底层的有害气体已散去。
3.3.2 改进 开窗通风时间以09:00~11:00或14:00~16:00为佳。因为这两个时段内,气温已经升高,沉积在大气底层的有害气体已经散去,开窗换气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为:打开窗户和门,尽量能达到空气对流效果,但对流风避免对着病人头部,开窗时间为每次20 min~30 min,每天2次~4次。较多病人和护士均对此有较大异议,调查初,改进后的执行时间满意度均低于改进前,经过宣教后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3.4.1 分析 晨间巡视病房时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可及时给予病人关心的疾病知识和为医生白天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但生物学家指出:机体本身存在一定的生理规律,09:00~11:00、16:00~17:00、19:00~21:00为人体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6],表现为:精神欣快,喜欢与人接近,乐意回答和提出问题。清晨,为人体精神活性较低的时间区,较多病人除自己特别需要及时解决的护理、治疗问题,一般不会欣快的与护士交流,这时护士能采集到的只是客观的重要护理、治疗问题,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不能有效落到实处;09:00~11:00为主要治疗时间,护士的时间较紧迫,只能在治疗时根据治疗内容简单讲解和回答相关问题;19:00~21:00护士少,事情多而杂,不能有效为病人行心理护理。
3.4.2 改进 16:00~17:00为人体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此时护士治疗基本完成,护理人员充足,手术病人基本已返回病房,这时病人和陪护有较多问题需要咨询和解决,这些都利于护士全面掌握病人心理状态,细致、全面地进行健康宣教,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细致的治疗依据。
传统的整理床单位、口腔护理、开窗通风、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在晨间执行,虽然有其优势,但与在病人作息习惯、自然规律、人体生物钟理论方面有一定冲突。经过几个月的探索、实践,我们对晨间护理中的整理床单位、口腔护理、开窗通风、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的执行时间和次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取得了护士和病人的认可。这些改进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7]。将大量晨间护理工作分散进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晨间的其他工作提供了更为细致作业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晨间护理的满意度。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
[2]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影响我院基础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0):21.
[3]肖超兰,肖五珍.晚间护理计划更换床单的管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9):24-25.
[4]单海华,陈红芳,李华,等.过氧化氢术前含漱预防全身麻醉术后口腔异味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7):542.
[5]曾利辉,刘晓艳,谢晓娟.口灵含漱液和生理盐水预防术后病人口腔感染的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1,7(7):8.
[6]唐颖.生物钟理论在时间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0C):2754.
[7]王群芳,黄雪芳,郭秀泉.“时间管理”对护理管理者的启示[J].家庭护士,2007,5(4B):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