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龙凤 于 勉
(江苏省高邮市水利建筑工程处 225600) (高邮市水利建筑工程处 225600)
本文主要讲述城防工程移交后的管理,根据堤防设计管理规范、参照大坝的安全鉴定方法等并结合宜春市实际情况,针对城市防洪工程管理谈谈笔者的观点、认识。
城市防洪工程包括堤防工程和排涝工程两大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区的堤防工程一般采用防洪墙。防洪墙常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墙体高度不大时,可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防洪墙。
宜春市城区坐落在袁河中上游两岸的低丘陵区,截至2008年已建防洪堤、防洪墙总长达19346m,防洪标准提高到至50年一遇;城防工程的建设已从单纯的防洪理念转变到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结合,使防洪工程与城市融为一体,如宜春市实施的防洪景观工程就能很好地印证了这点,它不但提升了工程的行洪能力,而且增加了工程的亲水性及可观赏性,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宜春市在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地理位置建设了5种结构型式的城市防洪墙:ⓐ挡土墙+休憩平台+草皮生态护坡+花岗岩防浪板;ⓑ挡土墙+亲水平台+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休憩平台+防洪景观;ⓒ挡土墙+花岗岩防浪板;ⓓ挡土墙+休憩平台+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花岗岩防浪板;ⓔ排污箱涵+花岗岩防浪板。详见下图。
城市防洪工程牵涉面广、岸线长、检测点多、水下情况复杂,需根据各城市防洪工程特点建立一套综合坐标系,以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检查、记录及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坐标体系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体系或WGS84坐标为主,自定义坐标及参照建筑物坐标为辅;要有方便、实用的特点。根据坐标绘制工程管理图纸,并把相关数据标注于图纸上。
2.3.1 城防工程监测网点的建立
城防工程监测对象主要包括防洪墙体、排涝设施。监测项目包括墙体、排涝闸等建筑物的变形、防洪墙附近的水流流速。
根据城防工程的结构型式、设置的变形缝的间距(浆砌石墙体15~20m,钢筋混凝土墙体10~15m)、防洪墙地基情况、过往人流量的大小、所处河流位置及周边建筑物情况制定不同的监测方法、监测频率。
墙体沉降、位移的变化可在墙体上埋设固定观测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观测。地形条件、水流复杂的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标点。
定期定点对水流状态进行观察记录并绘制不同层面流速分布图,对基础易被淘空的地段应加强监控,并与上下游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为日后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数据。
2.3.2 防洪工程的安全检查
防洪建筑物结构布置示意图
防洪墙在汛前定期进行检查,每隔五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防洪墙缺陷、损伤等安全隐患,在汛期来临前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城防工程主要建筑构件、设备有:挡土墙(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护坡(草皮或混凝土预制块)、防浪板、闸门、启闭机等。
安全检查项目包括:ⓐ防洪墙墙体沉降、位移;ⓑ外表检查(包括墙体裂缝、洞穴、滑动、隆起等墙体变形现象);ⓒ河床冲淤变化;ⓓ防洪墙基础是否有淘空现象等;ⓔ花岗岩防浪板、平台花岗岩面板的完整性;ⓕ排涝设施的闸门、启闭机的维修、养护、运行状况;ⓖ动植物(例如植物根系、白蚁)的破坏情况等。
定期对设置的各变形监测点进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把测量数据与以往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影响工程安全的变化要进一步检查,找出产生变化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防洪工程的安全隐患。
2.3.3 防洪工程的安全评价
根据安全检查项目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看现场;再结合本次检查记录及以往的数据统计,根据相关的规范对城市防洪工程进行安全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a.防洪工程结构安全评价。防洪工程安全评价主要针对防洪建筑物的变形及稳定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有现场检查法、监测资料分析法和计算分析法。监测资料分析主要适用于数据比较健全的情况,在没有监测资料的情况下,往往采用现场检查与计算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b.防洪标准复核:ⓐ根据设计阶段洪水计算的水文资料和运行期间延长的水文资料对城市防洪标准进行复核;ⓑ根据河床现状对防洪工程设计行洪能力进行复核,每隔几年对河床进行测量并绘制断面,在河床淤积一定程度时采取河道疏浚等工程措施来保障工程的行洪能力。
c.排涝系统安全评价。排涝系统复核的目的是确保排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证城市居民不受内涝灾害的影响;根据城市近期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城市排水管网等的改变情况分析水文循环条件的改变,根据新的水文条件改变对排涝系统的排涝能力进行复核。
d.防洪工程综合评价。结合工程结构、行洪能力、排涝系统等安全状况对防洪工程的现状作出综合评价,得出局部或整体的修补、加固、重建等意见,并呈报上级部门备案、核查。
2.4.1 人员管理
制定城防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技术操作流程,使城防工程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有了规范化的运行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技术操作流程就不至于在人员岗位变动的情况下出现管理脱节的问题,安全管理有了保障。同时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监测技能、测量仪器、法律法规及各种相关工程事故处理方法培训,以提高单位人员素质及应对危机的能力。
2.4.2 资料管理
a.移交资料管理。城防工程的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等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的标段存在地理位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施工质量、责任人等的不同。而工程的管理却是不分阶段的,故应加强各阶段工程档案的整合,在传统资料管理基础上建立、完善数字化管理系统,以方便日后的检索、查询、使用。
b.日常资料管理。包括各种文件、工程巡察记录、工程安全检查监测、工程维修养护及水文气象方面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沿河跨河建筑物、通信光缆、自来水管、煤气管道、排污管等的位置、规模、所属单位和联系方式的记录。
2.4.3 与上下游其他管理单位的关系
城市防洪工程管理中应该加强与上下游部门的合作,特别是对防洪工程运行有影响的,如大坝、水库、电站等,必要时由水利主管部门统一调度,保证工程的安全。
2.4.4 工程的日常维护养护
工程日常的维护包括:杂草清除、平台清洁保持、花岗岩防浪板的清洗、平台装饰性面层的维护等。管理单位应安排人员定期对防洪工程进行维护,以保证工程外观的完整、清洁。
防洪工程是公益事业,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管理中要大力宣传我国《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使群众有基本的法制观念;同时在沿河竖立宣传牌并标明举报电话,让群众在发现任何工程隐患、任何违法现象的第一时间内有处举报;建议每年对为城市防洪工程保护做出贡献的群众给予表彰,以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建议管理单位自己或上级单位组织人员对城市防洪工程运行、维修、养护和监测等内容进行评价,主要复核工程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是否落实;对出现问题的地段是否及时处理;工程监测记录是否完全等;针对工程管理上的不足提出意见、建议,以提高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
已建城市防洪工程大部分位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段,在履行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职责的同时须制定防洪工程突发事件的预案以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保证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把损失、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城市防洪工程的突发事件包括:防洪墙倒塌、道路沉陷、岸坡滑移、防浪板的损毁、排涝设施失控、超标准洪水、特大暴雨等在设计或日常管理范围外的对工程安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特别是防洪墙倒塌事件,由于处理时涉及部门多、公用设施(管道、线路)复杂等原因,须有一个完整、可行的应急预案。
预案编制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实用性、有效性”、“协调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预案编制内容包括:基本原则、预案启动条件、组织机构成员职责、事件处理流程、事件处理方案等。
预案制定完成后,组织各成员召开会议,明确责任与任务,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形成强而有力的保障。
城市防洪工程的运行管理不但是水利工程的管理,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大部分城市的规划、排涝系统建设与城市防洪工程是分开的,这可能会对整个城市使用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建议不论是城市规划在前还是防洪工程规划在前,两部门均应充分交流、数据共享,正真做到“防”和“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