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山文化研究与促进华山旅游经济发展之关系

2010-04-28 11:07张天喜
理论导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华山道教景点

张天喜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714000)

论华山文化研究与促进华山旅游经济发展之关系

张天喜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714000)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在全省旅游经济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近年来与国内同类景区旅游相比已明显滞后。制约华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复杂,而对华山文化研究与传播重视不够是其原因之一。要弄清华山文化研究及传播与华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重视对华山景点的包装与整合,重视对华山文化的研究、开发、传播与弘扬,把经济手段和文化手段结合起来打造全新的华山形象,以促进华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华山文化;旅游经济;研究开发;传播弘扬

华山是我国著名五岳之一,也是我省的重点景区,在全省旅游经济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景区管理、建设和旅游业有较快发展,逐步成长为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是,与国内同类景区相比,华山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力度不大,华山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相对较慢,景区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华山旅游产业,优化我省旅游产品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我省形象,我们认为,弄清华山文化研究与华山旅游经济发展之关系,加强华山文化的研究、开发与传播,是至关重要的举措。

一、华山文化的界定

华山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又非常宽泛的概念。根据文化的定义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文化的一般特征,我们认为华山文化的内涵应界定为:以华山为主要载体,由人创造而与华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所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它是华山天文、地文和人文的综合体,它是长期以来由无数的人以华山为对象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它不仅与华山关联,它是渗透在整个华山地区的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它的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

从华山文化的外延看,它涉及着众多的层面和领域。有“根祖文化”:华山脚下的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华山被誉为父亲山,考古学家认为,中华民族正是以华山脚下的仰韶文化的蔷薇花作为民族的图腾而得名。现代学者多以为“华夏”、“中华”、“华人”皆因华山而得名。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说:“国以华名就是以华山而得。”千百年来,多少华夏儿女前来华山寻根,华山因而被誉为“华夏之根,民族之魂”,其文化内涵是极为深邃的。有“祭祀文化”:远古时期,华山就是原始先民祭祀的神山,华山脚下的“横阵”、“龙窝”等地迄今仍存留有仰韶时期原始先民的活动遗迹,传说中华的人文初祖黄帝和尧、舜都曾祭祀华山。夏商周三代对华山“一岁三祷”。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秦晋诸侯国为争夺华山的祭祀权,常诉诸武力。秦始皇将其列为祭祀的名山,成了集神权和皇权于一身的象征物。以后历代王朝大都以不同的形式祭祀过华山,为祭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涵。有“道教文化”:华山是久负盛名的道教圣地,有名列道教十大洞天的第四洞天“太极总仙洞天”,自古以来,便是“神仙之洞府,圣明之寄托”,名贤羽士潜修之所,善男信女朝拜之地。道教活动在华山留下的建筑艺术、造像艺术及丰富的文化典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华山文化还包括:隐逸文化、剑侠文化、歌颂文化、象形文化、英雄文化、爱情文化、神话传说文化、题刻文化、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等种种。华山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我们应该大力发掘其深层意蕴,彰显其价值和意义,弘扬其文化精神,使它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中焕发出活力。

二、华山文化研究与华山旅游经济发展之关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必然受到一定的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华山根祖文化、祭祀文化的产生都与我国古代长期以来封闭的政治、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不平衡的经济形态有关,也和华山长期以来处于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有关。华夏民族的先民始终是把他们的衣食住行和自然山水联系在一起的,华山草荣木茂,果实累累,犹如一位伟大的父亲抚养和护佑众多的儿女。他们在经济上对华山的依赖,必然逐渐形成心理上的追求与向往,所以,华山寻根,华山祭祀等人文现象才有了产生的基础。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要受到一定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反过来,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受到一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积极的文化因素能推动经济的发展,消极的文化因素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就旅游来说,人们都喜欢去名山大川旅游,而山川所以有“名”,原因在哪里?我们承认,山川之美首先美在它的自然特征,也就是美学上所讲的形式美,因为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如泰山的自然特征是体积厚重而高耸,山势磅礴如大海巨澜,故而构成“雄伟”之美;华山的自然特征是山脊高而窄,一块块巨石拔起于秦岭山前诸峰之中,四壁陡立,几乎成八、九十度的角,犹如一方天柱,故而构成“险峻”之美。然而山川美的形式特点仅是它成名的原因之一,作为自然美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富有魅力的文化内涵,这是它成为名山名川的根本原因。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东山魁夷曾到中国旅游了许多名山大川,他在一篇文章《中国风景之美》中说:“风景之美不仅意味着自然本身的优越,也体现了当地民族文化、历史和精神”,他认为“谈论中国的风景之美同时也是谈论中国民族精神的美”。他对自然美的理解是深刻的,因为他把握住了自然美的人文内涵,找到了自然美形成的根源。中国著名的风景区所以著名,一是因为它们有各自独特的自然特征,二是因为它们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当二者融而为一时,风景区才能享有盛名,游客才能纷至沓来,流连忘返。也就是说,当自然山水中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当人们从中品悟到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它才能够成为旅游的圣地,成为一方旅游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华山是一座历史名山,它不但有独特险峻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何以长时间以来旅游经济发展缓慢,与泰山、黄山等国内著名景区相比明显滞后,即使与河南名不见经传的焦作云台山相比,华山旅游事业也落后其很多。这种怪异的旅游现象,这种与西岳名山完全不相称的旅游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

形成华山旅游障碍的原因很复杂,大的方面说有山体本身的原因,更有人为的原因,而后者是主要的。华山文化积淀深厚,但很多层面还处于尘封之中,我们还没有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大多游客知其名,而不知其何以名。更由于文化的内涵与华山景点缺乏紧密而有机的联系,故无法产生优化和促进旅游的作用,致使很多文化瑰宝还不能发挥它促进旅游发展的价值。我们不能躺在华山历史的名誉圈内吃老本,以为老祖宗留下的荣光可以一直吃下去。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古老而传统的华山文化需要重新审视,需要用现代思维和现代手段发掘出它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我们要从弘扬华山文化精神,推动华山旅游经济发展,优化我省旅游产品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实施对华山文化的全面研究。要研究现代人的旅游心理,要用现代视角重新包装华山,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开掘并弘扬华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这座历史名山真正复活,重新焕发出它的活力,从而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华山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症结及应对措施

华山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很多,笔者试图从文化研究和传播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应该承认,华山索道的建成,西岳庙的重修以及其他旅游设施的增添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旅游资源,推动了华山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华山旅游道路不畅,景点文化包装不到位,特别是华山旅游景点的整合沟通不到位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就拿华山的“险”来说,“险”是华山的自然特征,有史以来以其险景构成了华山景观的“险文化”,从而吸引了众多游客,但也要看到正因其“险”,也使更多的游客望而止步,唐代大文豪韩愈不就惊于“险”而却步吗?这首先要从“治险”开始,所谓“治险”不是不要“险”,华山无险焉能成为华山。“治险”一是要研究华山“险文化”,突出华山与众山不同的险要景观特点;二是要夷平险道,增添安全设施,使游客见险而不履险,惊于险而安于险。其次,要包装并整合华山旅游景点,开通华山旅游线路。华山景点的确不少,但文化包装不够,整合不到位,致使很多景点的文化内涵被淡化。譬如华山西峰的最大看点是“劈山救母”,而一个流传广远、久负盛名的神话故事在它的始发地却毫无光彩,这怎能使游客对华山产生浓厚的兴致呢?华山的奇闻轶事很多,也可考虑在主要景点用大型录像演绎华山故事,让游客在观赏实景中品味其中的人文内涵。华山景点很多,但多而杂,没有主线,主景不突出,所以需要整合。整合的思路要开阔,可通过经济与文化手段的结合对景点予以包装以突出主景的形象与文化内涵;可开通主景点之间的安全通道,构筑主要景点间的车路以使游客较轻松地观赏到一路风光;可山上山下连缀呼应以吸引游客登山观光,如在华岳庙演出历代祭岳故事片、“宝莲灯”歌舞,在玉泉院演出道教传奇故事等,这些都必然有利于华山景点的整合。整合景点,开通观光线路,既需要经费的投入,更需要文化包装与渗透。

华山文化研究滞后,传播弘扬无广度深度,致使这一座历史名山丰厚的文化内涵知之者少,慕之者更少,这也是困扰华山旅游经济腾飞的主要症结。那种认为华山早已是举世闻名的山岳,无需宣传,无需包装,文化研究可有可无的认识实在是一个误区。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华山文化的研究、开发和传播。

华山是我国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道教文化是华山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华山道教文化的整理、研究,使其鱼目混杂,糟粕与精华共存,传播与弘扬没有力度,致使华山道教圣地黯然失色。道教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之一,应掘其精华,发扬光大。我们认为,一方面华山管理部门应联手道教文化研究机构,组织社会道教文化爱好者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华山道教文化的发源、流变以及文化地位与价值等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另一方面要投入资金修饰改建华山道教宫观,使其面貌一新吸引游客前去拜谒。还应设计组织一些地域或全国性的道教文化活动以弘扬积极的道教精神,拉动华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华山文学绚丽壮阔。数千年来,华山以其神妙的雄姿灵气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登览华山壮景,展纸挥毫,秀句迭出,华章盈箱。世界上有许多名山,但是像华山这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从未间断的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如此青睐赞美的却是屈指可数。然而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华山诗文千余篇,选本寥寥无几,而且仅是原文注释而已。翻阅华山诗文,可瞻仰华山之雄奇,可领略华山之精灵,可感念华山之壮情,可玩味华山之美趣,如此艺术奇境,颇多神来之笔,不料长此以来却少有人问津,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诗文再美,仅有几种读本摆在华山脚下,没有读者群,其价值何以发挥?有价值的作品还需读者审美体味,进行创造性的评价,然后经各种媒体包装推而广之,才能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倘能如此,不仅华山诗文这块瑰宝能发挥其认识、教育和审美之价值,依此拉动华山旅游经济的发展也自在情理之中。

华山是一座历史名山,这与历代名人登览光顾,以各种方式与山结缘有重要关系。地因山名,山因人名,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以及尧、舜等屡临华山以来,华山就是社会名流向往的名山。据史书记载,历代有不少名人贤士隐居华山,或修书治学,或建馆授徒,或修道行善,他们都与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现已时过境迁,名足尘封,知之者有几人?慕之者更有几人?我们认为要重新打造历史名山形象,就离不开曾为华山增光添彩的名人遗迹故事,要开启尘封,一是投入经费,在一些能产生旅游价值的名人遗址修馆建庐,构建华山名人景点;二是以华岳庙、玉泉院等景点为核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祭祀华山”、“华山名人故事演唱”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三是开展“名人与华山”的专题研究。

华山文化底蕴丰厚、涉及面广博、历史悠久,亟待研究、开发。我们要通过研究和弘扬华山文化浇铸出华山大气、刚毅、自由、厚重的精神风貌,使它的外形与精神和谐统一,从而化育出独领风骚的“华山魂”。要让“华山魂”根扎黄土地,高耸入云天,弥漫环宇,充溢中华。倘能如此,华山旅游经济腾飞就绝不是一句空话。

[1]杨新,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韩理洲.华山志[M].三秦出版社,

[3]孟宏.神奇的华山[M].陕西旅游出版社,

[4]何元庆.华阴县志[M].作家出版社,

[5]阎涛.华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

F592.741

A

1002-7408(2010)04-0099-03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华山文化与秦东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部分成果。

张天喜(1951-),男,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教学论、秦东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华山道教景点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Euler-Lagrangian Systems with Uncertainties
咏华山
随王履登华山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西夏道教补议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华山历“险”记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