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安全管理『魔方』

2010-04-26 10:33马志章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职责监管监督

□ 文/马志章

事故猛如虎 安全大如天 ,汲取血的教训 ,强化安全管理 ,是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 。

山西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的发生,是经济逐步复苏的新形势下,资本逐利本能与“安全第一”的理念发生激烈冲突的必然。“速度上来,生命下去”的残酷现实如此触目惊心,令人胆寒。不管“问责风暴”把板子打向何方,却都无法挽回鲜活的生命。事故猛如虎,安全大如天,汲取血的教训,强化安全管理,是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

明晰“三个问题”

缺位问题。缺位是安全监管人员在行使职责的过程中,未能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表现在:一是监督执行流于形式。对上级的一些制度,没有深入地贯彻执行,很多制度对行业没有起到实际效果。许多情况是“制度走样”、“有选择地执行”,导致监督目标不能有效实现,现场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违章得不到及时纠正,监督部门权威流失,监督公信力下降。二是监管手段单一,监督整改力不从心。多数企业内部的监督手段主要依赖技术和行政,技术手段受经费、人员等制约,行政手段不能轻易动用,经济手段执行简单但善后问题过程复杂,协调困难。存在该管的管不住、管不到位等问题,结果与目标出现偏差。三是历史渊源难以控制。监督部门与监督对象之间,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打断骨头连着筋,干扰因素多,人为因素多,阻滞现象多。

强化安全演练,向安全要效益。胡庆明/供图

越位问题。监督过程就是制度执行的过程,从局部利益出发,对制度的执行采取“为我所用”的原则,造成执行越位。对制度任意取舍,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则不执行,或打折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改变上级的监督意图,把职责内容进行“替换”,在执行过程中换入表现上与职责一致,而事实上背离职责的内容。

错位问题。一方面是认识上有误区。存在着监督可以“包医百病”的错误角色定位。对监督能力、权限无限放大,对监督对象的所有问题都想过问,对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想监督,最终出现管了不该管的事。另一方面不作为或者反作为,监督部门人员编制较少、拥有的社会资源也非常有限,监督力量与庞大的监督市场相比,存在巨大反差,出现监督无从下手,老虎吃月亮,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无知所以无为。

化解“三大阻力”

安全大如天,必须抓好监管执行力。监管执行力是指监督部门及其监督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抓落实”。目前,企业发展的大环境变化较快,市场机遇增多,安全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趋突出,安全监管部门面临的压力大,责任重,影响监督执行力的原因复杂,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

管理方原因:受利益驱动和传统思想影响,个别企业认为安全问题可以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再考虑,应当把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发展的“刀刃”上,安全设施和人员投入严重不足。事实上,生产安全事故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生产经营需要成本,安全生产监管也有成本,而且成本高低对于实现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目标至关重要。实现安全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监管力度和规模,使安全监管成本与收益达到最优,安全监管成本降到最低,效果达到最佳。

监督方原因:监督人员对监督职责执行的能力和态度,直接影响到监督效果。监督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责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行动上犹豫观望,错过执行的良好时机机械地照搬照抄,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而导致监督工作混乱、仓促应付。

监督环境和资源原因:监督有效执行需要和谐的环境与充足的资源,否则执行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的职责目标。环境要素既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又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就外部环境来看,存在着诸多不够和谐的因素,如职责、权限概念模糊,处在边缘化,社会监督资源不能充分共享,内部监督对象逆反心理突出等。资源要素包括监督职责的执行、履行离不开监督权力、权利的投入。监督投入的主要因素是资源,任何一种资源本身都是既有量的规定又有质的要求。无论监督制度多么具体,如果执行制度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用于工作执行的资源,那么执行结果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强化“四个对策”

强化信息沟通。高效能的监督工作依赖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有效沟通。当前,信息流通主要是由上而下带有很强命令式的沟通,处于执行下游,也就是最基层的真实信息往往难于真实向上传递。同时,基层管理者由于能够对某些重要信息进行垄断,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有时也缺乏将那些关键监督效果的信息往上传达的动力。最常见的如事故瞒报和迟报。此外,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有时光靠眼睛是看不出来的,这就需要除了会看之外,还要会听、会与人沟通,一种是与企业负责人的沟通,把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向他们讲清楚;另一种是与工人沟通,通过与一线工人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走出要钱不要命的误区。

强化高效监管运行机制。合理的执行机构是实现既定目标的组织保证。当前监管机构之所以经常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职责不清。只有责任明确、执行有序,才能执行有力。要解决监管机构的有效执行问题,必须保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同时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坚持以责任和效果论功过。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监管人员的积极性,使监督按照既定的政策标准进行运作。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应当设身处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做出安排,明确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理顺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强化对企业管理者的指导和激励,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寓教于乐、责任追究的形式深植于企业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当中,用安全来保障企业发展。

强化监督人员自身的素质。再完美、再公正的监督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执行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监督标准执行的效果,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监督效果的关键。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又包括职业技能。在思想素质方面,必须具有两种基本品质,一种是责任,即忠实地服从法律,服从上级的指令、效率和工作标准。另一种是符合伦理的行为,即遵从道德标准,避免出现不道德的行为。在职业技能方面,必须具有执行工作中所需的一切管理思想、技术、方法甚至管理艺术等。在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方面,一是把好“入口”关。二是加强能力培训工作。三是注重实践锻炼。

强化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发挥员工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相信大量的事故是可以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加以防范的。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针对事故易发环节制定用科技手段来防范的计划,这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职责监管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牢记职责使命,做最好的自己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