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建兵
为纪念建军83周年和解放海南岛60周年,由二炮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和海南省委宣传部、瑞雪桃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摄制的长篇电视剧《解放海南岛》,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该剧艺术地再现了6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雄浑壮美的历史,颂扬了我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用木帆船打败敌军舰、实施大规模渡海作战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及琼崖纵队和广东、海南人民支援,配合我军主力解放海南岛的感人情景。作为全国首部大规模渡海登陆大剧,该剧演员多、参演部队官兵多,场面恢弘、气势宏大,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再现海南解放的全过程,是一部具有史诗风格的革命历史大剧。
其实,我父亲还算不得斯文,他才高小呢,当年办学实在缺师资,拿他大队会计赶鸭子上了架。祭祖要讲礼制的,平日里大家再怎么尊重他,学历不够,对不起,祭祖日他就得缩在后面。也只有在“牵猪牯”时,他的身份才突显出来,像个真正的斯文真正的博士。你不妨想象一下,腋下大夹子,手上竹鞭子,迈着方步子,戴着草帽子,率领猪公子,去见猪娘子。那副模样,是不是有点滑稽?其实,父亲还有一样道具,斜挎的军用挎包,里面一管毛笔一瓶墨水,以备不时之需。哦,顺口溜是李打油编的。
《解放海南岛》恢弘再现我军用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战胜敌人大军舰的壮烈战斗场面,拍摄地主要在海上,很多场景的拍摄单靠剧组难以实现。在电视剧即将开机之时,《解放海南岛》的总顾问刘振华老将军夜不能寐,提笔写信,希望部队能够出面支持拍摄并给予军事保障。
根据总部机关的指示,第二炮兵、海军和广州军区以及北京军区等单位迅速行动,海军派出了两艘舰船,空军无偿为剧组提供陈列飞机,广州军区海南省军区派出兵力配合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农业部南海局为剧组提供了渔政巡航船,广东省征集支援1000多只木帆船、100多名船工,开赴文昌拍摄水域,和军舰一起完成了木帆船大战敌军舰的经典之战。
作为海南解放60周年的献礼之作,电视剧的拍摄同样得到了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解放海南岛》电视剧的拍摄给予大力支持。副省长林方略亲自出面协调,使剧组顺利进驻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单位五公祠,按时完成了在五公祠内用原貌真实再现国民党要员薛岳当年在海南活动的重头戏。海南省委宣传部两次在全省范围内下发通知,要求支持配合电视剧的拍摄工作。
除此之外,南宁的旅游企业,如旅行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南宁总体的旅游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弃船登岛的战士们喊着这个口号冒着炮火冲向敌阵;船被打沉,为了不当俘虏,战士们喊着这个口号解开竹筒做的救生圈沉入大海……参加拍摄的解放军战士被这个口号所振奋,为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所激励,纷纷要求扮演落水就义的勇士。
海南岛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要想找到当年的村落和房屋,还有琼崖纵队活动的环境很难。确定能够拍摄的景地和驻地之间距离都很远,于是剧组从开拍起就奔波在海南大地上,往往一个单程就需要两到三个小时,为保证拍摄时间,大家平均睡眠时间每天只有五个半小时。但是有拍好革命大戏的信念,全组没有一个人叫苦,都默默地努力工作着。拍摄薛岳公馆的最后一天,从早晨六点半出发一直拍到第二天八点半,大家连续工作了26个小时。扮演薛岳的陈强老师已经是花甲之年了,在这26个小时中拍了他30多场戏。其中只有两次各20分钟的吃饭时间,再没有休息。
但全剧组300多人没有一人因此叫苦,当年革命前辈和先烈们为全中国的解放,放弃已经看到的幸福生活为海南人民的解放牺牲宝贵生命的崇高精神感染、激励着剧组的每一个人。全组上下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精神在腥咸的海水海风中奋战4个多月,保证了在预定周期完成拍摄。
阳光、沙滩、椰林……海南的热带风光的确美不胜收,可是对摄制组来说,美景背后存在着种种艰难。海边天气变化多端,刚才还是烈日晒得人爆皮,转眼又连续阴天气温骤降。海风里裹着含着盐分的细密水珠,全天在海边拍摄,摄像机因为不堪潮湿出现多次报警停转。最让人着急的是南风大,拍战斗场面不能设置炸点,因为大风会把汽油弹吹离预定的爆炸点,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热带丛林的蚊虫既多又小,防不胜防。拍摄40军前线指挥部的戏,场景搭建在海边树丛旁,因为天气酷热大家都穿短衣,结果所有人都被不知名的蚊虫咬得浑身红包。场务樊涛两只胳膊上咬了300多个包,像两棵老树枝。
他们的运气不好。因为没有预约,自然没有吃到野鱼。这是预料中的事。其实,有没有野鱼吃根本不重要,来小镇不过是避人耳目,吃野鱼不过是找一个新鲜的在一起的借口。况且,有一句话说得好,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什么人在一起。
《解放海南岛》是纪念海南岛解放60周年的重大选题,也是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当年任40军117师政治部主任、亲历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北京军区原政委刘振华上将担当全剧总顾问,以89岁高龄全程参与创作拍摄,准确客观把握该剧的历史情节。编剧、著名女作家郝瑞查阅大量资料,采访了100多名亲历者,又请军史专家审读,历时3年反复锤炼,捧出了一部现实主义好剧本。为了真实还原史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剧组慎重处理剧中重要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准确客观地反映了40军、43军和琼崖纵队在解放海南岛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情节细节更是反复推敲,不厌其烦地修改打磨。
采用纪实手法、真实呈现历史是该剧的一大创新。总制片人姜长宪带领采景人员两下海南,足迹遍及海口、临高、澄迈、琼海、琼中、五指山、万泉河,以及铺前镇、文昌市及其周边,几乎转遍全岛,还去了广东省的徐闻、赤坎和祖国大陆的最南端灯楼角,最终全剧大部分镜头都在故事发生地实景拍摄。值得一提的是,全剧开口说话的角色多达733人,其中729人是真名真姓的历史人物,既有对阵双方的统帅和高级将领,又有战火硝烟下的普通士兵,既有踊跃支前的当地群众,又有秘密配合渡海作战的游击队员。700多个活生生的人物角色,使全剧充满强烈的历史真实感和冲击力。扮演邓华的李蓬、扮演韩先楚的孙磊、扮演薛岳的陈强等演员,反复揣摩剧情,做足了功课,人物塑造十分成功。
(2) 出流边界: 出口为超声速下游流场不影响上游流场, 将所有参数数值外推. 在大平板的侧缘同样采用出流边界条件.
正是这种求真创新的追求,使该剧具有了鲜明艺术特色,人物呼之欲出,情节真实可信,情感真实动人,成为又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主旋律优秀作品。这不仅可以告慰当年解放海南的前辈和先烈,也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生动鲜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