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伟(94936部队)
参军入伍以来,“南征北战”地换了好几个地方,每次搬家时最头疼的就是书,虽然算不上汗牛充栋,但一摞摞地摆在眼前,确实也够我出一身汗的。每次为了轻装上阵,搬家前我都会象征性地进行一下筛选,但是看着一本本我曾经深情触摸,甚至还留有我的汗味的书籍,怎么也舍不得弃之而去。
我出生在农村,受“读书才能跳农门”的观念影响,从小就对书本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时候,家里比较穷,没有“多余的钱”用来购买书籍,学校也比较落后,几乎没有可供学生借阅的图书,唯一可以读到书的地方,就是校门口常年摆设的小书摊。在那里,我徜徉于五彩斑斓的书海之中,用课间和午休等点滴时间,读完了简化版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几十本世界文学宝库丛书。
读军校后,每个月有100块钱的津贴,我除了购买必备的生活用品,剩余的钱基本都用来买书了。军校的管理比较严格,外出的机会很少,但只要轮到我出去,多数情况下我都会去同一个地方——市图书大厦。就像动物贮藏过冬的食物一样,集中采购一批书籍才能确保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有书可读。现在想来,如此单一的出行习惯的确也留下了些许遗憾,大学四年,西安古都的风土人情、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在我的记忆中都是一片空白。不过,因为有了书本的陪伴,这点缺憾也算是“瑕不掩瑜”了。
书读得多了,我就养成了思考的习惯。浩瀚的书海,我们不可能把每本书都涉猎到,那到底该怎样取舍呢?这是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读书很重要,选书更重要。我们应该读一些记录人类文明的书籍,这些书籍展现了人间的真、善、美,读后可以净化灵魂;我们应该读一些展现民族精神的书籍,这些书籍印证了国家兴衰荣辱,读后可以催人奋进;我们应该读一些有助于工作生活的书籍,这些书籍是前人经验和教训的积累,读后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我们应该读一些激发兴趣爱好的书籍,这些书籍如同我们生活的伴侣,读后可以温故而知新。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也曾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身为当代革命军人,身处信息时代,面对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我们更需要常怀“知识危机”的恐慌,多读书、读好书,在书籍中培养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在书籍中获得一颗超然脱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