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看生死

2010-04-23 03:32李鑫寅
军营文化天地 2010年6期
关键词:人情影视剧抗战

文/李鑫寅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流行荧屏的趋势还在延续,兰晓龙编剧的《生死线》在众多卫视热播、重播的现象就是一个例证。《生死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主旋律”的巨大创造力,它为革命题材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另外的样式。

在《生死线》的“历史重述”中,作者除了对“英雄”充满兴趣之外,就是试图把“人性人情”带入到对“革命”的描述中,给革命者增加一点“人情味”甚至是“痞子味”,再来点儿女情长,以及符合现代人的爱情观的复杂多舛的爱情戏,好像不这样就显示不出人性的“深度”。其实,“革命”并不排斥“人性人情”,从“人性人情”的角度来“重述”革命历史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革命英雄非革命化的叙述方式,把崇高的革命仅仅限制在“人性人情”的视角中,这样的诠释显然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因为用平常的“人性”或普通的“人情”是无法解释那些勇敢的奋斗、无私的献身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的。《生死线》本旨在以真实的抗战历史为经,以人物的传奇为纬,描写八年抗战中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所经历的灵魂炼狱,塑造了一群默默无闻却舍生忘死的布衣之士,让他们在抗战中演绎了一曲悲壮史诗。在《生》剧中,支持几位主角的信念是:“四道风”要“许给你一个可以过这样日子的沽宁”;何莫修为的是“最深沉的爱恋”;神化的“欧阳”说“活着就是感动”;哪怕是“龙文章”那句“这片战乱的废墟,就是你的国家!”这种悲殇豪言在镜头切换下仍然模糊了革命英雄与好莱坞式英雄的身份界限。仅以“人性人情”的单一叙述方式来表达人物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显然缺乏与时代相匹配的历史深刻性。

当下《生死线》所遇到的这些问题,也反映了关于信仰的影视剧作遇到的时代困境:这些试图正面讲述革命理想的作品,不得不把故事的重心放在热闹情节上,而忽视了对内在精神和人物思想信念的挖掘和展示。这种以可看性为目的追求,虽然不失为一种尝试,但它们的“娱乐化”、“人情化”消解了革命斗争历史的崇高性和神圣感。正如作家肖复兴所认为:《生死线》剧情起伏跌宕,演员表演出色,但剧中虚构的英雄史观是值得质疑的。

猜你喜欢
人情影视剧抗战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人情
人情之美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