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用人的道与术

2010-04-20 06:55彭凯雷
新华商 2010年2期
关键词:用人企业

彭凯雷

用人方须设法使被用方堪当其用,被用方亦当竭尽才智、努力担当

国企用人道与术的困境

有本国企用人秘辛典籍已然国企高层中悄然传阅,即新近出版的《国企用人之道• 大匠无弃材》。

其实,这十年针对国企用人的书并不少,论述国企人力资源变革的文章更多。但读后,国企领导人和一线管理者都不解渴,一方面,这些论著要么全盘西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神脉胳与操作方式与西方企业管理变革暗合,难以契合国企独特的困境与挑战;要么接轨香港、台湾,以至当前内地著名私企的管理哲学,有见地,有水平,有思路,但这些哲学与操作办法与国企的独特气场与气质难以融合。另一方面,就我所读的有所启示的国企用人秘籍,读罢一时颇有一针见血、感同身受的快感,但掩卷难免似曾相识,这等仿佛揭开国企本质的书,实质上是官场“厚黑”的变种,与当前流行的官场小说的权术无异,国企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的干部、官员看后,似会有短期疗效,却陷入“囚徒的困境”:原来阅读的目的是在国企用人中除弊兴利,而如果全盘吸收的结果,恰是愈陷愈深。

而读《大匠无弃材》,我的直觉的感受,它有现代企业制度的范,无官场黑厚学的坏;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哲鲜活灵魂,有“夹缝里成事”的东方中庸古老智慧,是一个融国企大气、接国企地气的接近亲历自叙、又为解决实战问题而生发的著作。手头同时正读着彭令点评的《浮生六记》考证最新版本,想着俞平伯评价佳句用至《大匠无充材》可谓恰到此书撰写的难得好处与阅读效果的痛快之处:“上不为名山之业,下不为富贵的敲门砖,间兴所至,不必妆点,不知避忌,统观全书,无酸语、赘语,道学语”。

我想补缀些许的就是“统观全书,无恶俗吹捧国企机制的奉承语、更无官场用人权谋的厚黑语”。我想,这是作者通达境界、思想力的积沉,更是中国国有企业发展变革的历史逻辑的必然。

国企改制三十年始“亮剑”

国企三十年改革,尤其是自九三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国企在体制方面的改革不能讲是摸到了某一阶段的“天花板”,但可以说为国企大发展奠定了较好的体制基础。记得六年前三月“两会”,我专访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时,他已经自豪的宣称:“旗下189家大型国企03盈利增长41%。这一数字与汇丰银行刚刚公布的去年纯利增长相差无几!”他的说法令我印象深刻,与香港商界巨贾相提并论,推至四五年前几不可想象, 至如今更甚,从以往负债累累的“泥足巨人”到如今与国际顶级企业比肩,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给国有企业描绘的前景远不止于此。

在这国企于本土及海外大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说国企用人成功的“道与术”,还是在一味模仿西方、私企,其实并非事实。诸多大型国企的发展飞跃,有着自己独特的用人“道与术”,在十年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我访问的有限的国企老总,从卫留成、傅成玉,到肖亚庆、任建新、斯泽夫等,他们的体制改革与用人之术很难用“接轨西方”来概括,这些国企的用人文化与模式有市场经济巨子的共性,更有独特的中国国企个性。甚至国企集群的掌门人国资委的成功与否,也在于选人用人,正如书中所言,“在中国,也许只有国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三军不可夺帅,国企命脉系于各个层面的‘一把手”。

积三十年发展改革之功,“八面受敌”亦三十年的国有企业,已然“干”出来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用人之路。

现在,自中央提出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七年过去,我见到的唯一一本书,敢于在海内外将国企用人之道“亮剑”——“大匠无弃材”。

“大匠无弃材”的秘密

如果是十年前国企脱困攻坚的时刻,我读到这个名字,我可能会笑出声。这个名字可能就是“社会主义大锅饭”用人机制的翻版。如今,十年国企、跨国企业、著名私企的采访经历,让我噤声,面对十年间唯一敢于“亮出旗帜”的这本红色封面、近四十万字的非政府、非组织部门主导的用人典籍,我直觉第一反应是迅速阅读再下判断。

事实证明我的直觉。

这本书出色除了我引述的国企领袖的评述外,我的阅读感受在于,它道出了国企用人的道与术的秘密。更出色、更出彩的是,它融合了国企用人“道”与“术”,是有术之道之“大匠无弃材”,是有道之术之“‘夹缝中成事”。

正如袁枚论做粥之法“有水无米,非粥也;有米无水,非粥也。水米交融,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市场现在流行的人力资源书籍(包括国企组织部门、干部发行或撰写的书与文),很多都是体制战略之“水”,却是无中国米之水,或是有中国小米之虎狼之汤,而《大匠无弃材》做到了战略与操作相交融、东方古老人际智慧与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柔腻如一”之“粥”。

作者那子纯在国企的本质上提出“大匠无弃材”,可谓国企用人领域的“石破天惊”之语,“从积极意义上讲,此理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顺应世界文明发展趋势之‘以人为本的人道要求”,而从消极意义上讲,这一理念如果与具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操作不融合,那就是对企业和国家发展要务的伤害。但细读完《用人之道》、《鉴人之方》、《管人之策》、〈自我修炼》共计四辑137篇亲历亲记之文墨,深刻理解这理念下的操作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激发着国企用人的潜在效益,更深深品味到在国企机制、成本所囿下,优秀国企管理干部洞悉人性,时势,‘夹缝中成事的独特秘方滋味、难得的心胸境界,即如作者所言:“在当前国企用人体制的严重束缚下,国企领导者的回旋余地有限,必须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尽力开发现有人力资源成为唯一选择。而‘大匠无弃材应成为国企用人的基本理念,即用人方须设法使其堪当其用,被用方亦当竭尽才智、努力担当。因此企业性格取决于‘一把手,企业命脉系于各级‘一把手。”

而随作者一道在一个个小故事和前线管理者缄言感悟中“用人成事”后,再反观国企的用人机制与用人成本,更能领略到“国企领袖的用人的强烈责任感、肩负国计民生的重大责任与历史使命”。

期待最中国、最国际的“炼金术”

我与作者不相识,更未谋面,读到国企“用人”要面对的“多个一把手”、党性与科学发展观、企业民主利与弊,人性与人情、柔韧性与软实力、用人成本与生存执照、执行力与思想力等等,不但感佩作者对待事业“热心冷脑”的“无我”理性境界,更感慨这本书基本上没有思维的盲点和漏洞,实属阅读中的难得。

而作者以大型国企一线组织干部身份撰述此书,在我阅读的过程中,除了“精采”、“实用”、“顿悟”之外,也是一次“冒险之旅”。虽然能够感觉到作者还是刻意避开一些定会遭人非议的论述,但他大胆的论述国企“两个一把手”、“国企领袖党性”,讲述“国企用人成本”、国企组干亲历故事,都让人“解渴”、“叫好”同时,为他说真话的个人工作成本略有担忧。

对于作者,我期待继这本集一线的局限与优势的“矛盾”之书后,还有更深入阐释国企本质与秘密的大作问世。我更期待,这本书能拔动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领袖、行动上的哲学智慧大家的心弦,面对这个最复杂、最简单、最深刻、最实战的命题,能接续写出最中国、最国际的国企“炼金术”,正如作者所言的那样,“假以时日,国企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燎原之火中完成一次辉煌的凤凰涅!”

猜你喜欢
用人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王熙凤的用人之道
学校管理中的“用人”艺术
用人取其长 责人取其短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为什么叫“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