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海英,张志军,冯雪艳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CI)的发病率虽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也逐年提高。脑梗死患者往往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不仅对患者的预后、生存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增加了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经济负担[1-2]。因此,有关脑梗死的研究始终是神经病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近年来,伴随者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脑梗死的研究也超越了原有的范畴而进入心理和社会领域。其中社会支持 (social support,SS)状况与脑梗死患者的病程、病情变化及预后关系密切,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心理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5年 2—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 36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所有患者病史 >1年,其中男 21例,女 15例,年龄 42~81岁,平均 (57.8±13.4)岁;患者目前均伴有明确的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为 0-Ⅳ级。全部患者诊断符合第五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颅脑 CT或 MRI确诊。选取年龄、性别与脑梗死组患者相匹配的 36例同期进行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均排除心、肝、肺、肾和代谢系统慢性病变。
1.2 方法 社会支持状况的评估应用 BrantWeinert编著的社会支持个人资源询问表 (personal resouce questionnaire,PRQ)[3]。内容包括客观支持 14项,主观支持 11项,每项按程度进行 1~5级评分,得分越高提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状况评定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PRQ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CESD和 SAS均由患者自愿填写。
2.1 两组受试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评估结果比较 脑梗死组患者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 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估结果比较 脑梗死组患者 CESD和 SAS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 2)。
2.3 社会支持状况与 CESD和 SAS得分的相关性 脑梗死患者的主观社会支持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与 CESD得分呈负相关(P<0.05);脑梗死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的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与 SAS得分呈负相关 (P<0.05,见表 3)。
表 1 两组受试者社会支持评定得分比较 ±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ocial support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表 1 两组受试者社会支持评定得分比较 ±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ocial support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 客观社会支持分主观社会支持分社会支持总分脑梗死组 36 40.1±2.5 45.7±3.6 85.8±6.3对照组 36 44.1±3.5 50.4±6.7 94.8±8.3 t值.87 P值 <0.01 <0.01 <0.01 5.25 3.53 4
表 2 两组受试者的 CESD及SAS得分比较 ±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ESD and SAS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表 2 两组受试者的 CESD及SAS得分比较 ±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ESD and SAS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 CESD SAS脑梗死组 36 40.0±11.2 37.6±7.7对照组 36 28.8± 9.1 29.6±5.9 t值.63 P值 <0.01 <0.01 4.43 4
表 3 社会支持得分与 CESD及SAS得分的相关性Tab l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scores and CESD,SAS scores
社会支持是 7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主要研究社会与健康的关系,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强大的社会支持除了对精神健康有直接的有益作用外,还能减轻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变患者的行为,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而社会支持是慢性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途径[4]。脑梗死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劳动能力减退,严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目前脑梗死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主要依靠长期治疗及功能锻炼,而长期治疗往往伴随着巨额的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再加上功能锻炼所需时间长、见效慢,因此,脑梗死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在加重躯体症状,对病程和病情产生影响的同时,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也产生作用,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病程和病情,因此研究脑梗死患者心理状况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脑梗死患者较健康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患者表现出强烈的无望、无欲、自卑感、自责心理、躯体的长期不适和自身的不确定感。频繁的社会交往、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是获取社会支持的基础[5],脑梗死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和心理障碍的影响,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明显减少甚至于受限,所以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健康者。心理障碍在对脑梗死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产生作用的同时,又受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反作用,本研究中,脑梗死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与 CESD和 SAS的得分呈负相关性,说明脑梗死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心理障碍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随着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病人数的增加,脑梗死患者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脑梗死患者将在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的同时,还不得不承受疾病造成的社会角色转变和心理压抑,所以仅对脑梗死患者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加以重视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他们的精神生理康复和社会适应,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1 王德生,徐心,李树祥,等.中青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与病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1(2):98-101.
2 Bevan H,Sharma K,Bradley W.Stroke in young adults[J].Stroke,1990,21(2):382-386.
3 BrantP,WeinertC.ThePRQ:a social supportmeasure[J].Neursing Research,1981,30:277-280.
4 Lacasse Y,Wong E,Gordon HG,et al.Meta-analysis of respiratory rehabit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almonary disease[J].Lancet,1996,348:1115-1119.
5 Yellen SB,David FC.Someone to live for:social well-being,parenthood status and Decision-making in oncology[J].JClin Oncol,1995,13:1255-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