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战涛,徐海江,丁喜斌,宁建松
(1.汝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汝州 467500;2汝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汝州 467500)
免疫接种途径有多种,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等,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疫苗的类型、疫病特点及免疫程序来选择最佳免疫接种途径。因为接种途径的不同,抗原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接触的组织也不同,从而产生的免疫效果也不同。免疫接种不当,接种方法不对,操作失误等都将影响免疫效果,现将家畜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供参考。
(一)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牛、羊宜在颈部或臀部,猪宜在耳后颈部或臀部,犬宜在颈部。
(二)动物保定牛、羊由饲养人员保定,牵紧缰绳或用鼻钳保定,猪、犬可用保定架保定。
(三)消毒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种部位,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
(四)操作左手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肌肉内,然后用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抽一下,如无回血,将药液慢慢注入;若发现回血,应变更位置。如果动物不安或皮厚不易刺,可将针头取下,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提紧针尾,对准注射部位迅速刺入肌肉,然后接上注射器注入药液。
(五)注意事项
1.保定好动物,注意人员安全。
2.根据动物大小和肥瘦程度不同,掌握刺入不同深度,以免刺入太深(常见于瘦小畜禽)而刺伤骨膜、血管、神经;或因刺入太浅(常见于大猪)将疫苗注入脂肪而不能吸收。
3.注射剂量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注入,禁止打“飞针”造成注射剂量不足和注射部位不准。
4.每次注射均必须更换针头,做到一畜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一)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部位,牛、羊应在颈侧中1/3部位,猪应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犬宜在股内侧。
(二)操作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取颈侧下或肩胛骨的后方皮肤,使其产生褶皱,右手持注射器针管,在褶皱底部倾斜,快速刺入,缓缓推药,注射完毕,将针拔出,立即以药棉揉擦,使药液散开。
(三)注意事项
1.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酊消毒接种部位,应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再接种。
2.避免将疫苗注入血管。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预防接种,必须严格执行一头一针一管一用一销毁制度,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仅适用于绵羊痘活疫苗和山羊痘活疫苗等个别疫苗接种。
(一)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肤致密、被毛少的部位。马、牛宜在颈侧、尾根、肩胛中央;猪宜在耳根后,羊宜在颈侧或尾根部。
(二)操作用左手将皮肤挟起一皱褶或以左手绷紧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皱褶上或皮肤上斜着使针头,几乎于皮面平行地轻轻刺入皮内约0.5 cm,放松左手;左手在针头和针筒交接处固定针头,右手持注射器,徐徐注入药液。如针头确在皮内,则注射时感觉有较大的阻力,同时注射处形成一个圆丘,突起于皮肤表面。
(三)注意事项
1.皮内注射时,注意把握,不要注入皮下。
2.由于是皮内注射,注射剂量不宜过大。
3.也可用于怀孕羊,但注射时应避免抓羊引起的机械性流产。
4.在羊痘流行的羊群中,可用疫苗对未发痘的羊紧急接种。
5.在非疫区应用时,需先做小区试验,证明安全后方可全面使用。
多用于猪喘气病的预防接种,如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
(一)注射部位猪右侧肩胛后缘二三根肋骨间进针。
(二)操作5~15日龄仔猪,用9#短针头第一次免疫,60~80日龄使用9#长针头第二次免疫,针头进入肺后要迅速注射。
(三)注意事项
1.疫苗一定要注入肺内,注射在肌肉内无免疫效果。
2.在免疫接种前后7日内,不得使用土霉素、支原净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接种时,多采用后海穴注射,能诱导机体产生较好的免疫反应。
(一)注射部位后海穴,位于肛门和尾根之间的凹陷处;风池穴,位于寰枕椎前缘直上部的凹陷中,左右各一穴。
(二)操作后海穴注射时,保定猪只,将尾巴向上提起,局部消毒后,手持注射器于后海穴向前上方进针,进针时保持与直肠平行或稍偏上,刺入0.5~4 cm(依猪只大小、肥瘦掌握进针深度)。风池穴注射时局部剪毛,消毒后,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1~1.5 cm(依猪只大小、肥瘦掌握进针深度)。
有的疫苗肌肉注射后,一些猪易出现体温升高、发抖、呕吐和减食等不良反应症状,如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可采用口服法免疫接种,口服时,最好在喂食前服,以使每头猪都能吃到。按瓶签说明头份,临用前用冷开水稀释,每头份5~10 ml,给猪灌服或稀释后均匀地拌入少量新鲜饲料中,让猪自行采食。
超前免疫是指在仔猪未吃到初乳时注射疫苗,目的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使疫苗毒尽早占领病毒复制的靶位,尽可能早的刺激仔猪产生基础免疫,这种方法常用于猪瘟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