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诗情画意 写灵动佳篇

2010-04-16 08:24罗小军
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真知豆子季节

罗小军

新题传真

下面是三句古诗,请自选一句为话题,写一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写作导航

命制这道材料作文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诗歌的领悟与联想能力,旨在让诗歌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表达对诗歌独特的领悟。写这道作文题。可从两个方面突破:

一是由实入虚内涵求美。联想是思维的虚化、情感的升华,写作此类文章最忌对景象再作一次自己的描摹。这样也就不符合命题要求(联想与感悟),文章也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与创造含量。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给我们的颇多联想,如联想时间,感悟人生当惜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也可联想两岸的关系,感悟“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如此联想感悟,文章也就有了自己的体味与思想,也就有了丰富的审美价值。

二是独处立意内容求新。如何使文章立意出新,这是我们考生应考虑的问题。小处感悟,小处落墨,这是文章立意出新的手法之一。

佳作示范一

霜叶的季节

钟丽娟

禅诗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更迭。自有不同的姿态。而秋天,是属于霜叶的季节。是啊,当我们读到李商隐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时,你也许会不由惊讶,未料深秋晚晴还会有如此隽永迷人的风味!

春有花开,秋有叶落。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它与众不同的风景,而唯有经过恶劣的季节,迸发出来的芳香与色彩才更令人神迷。物皆然。人为甚。只有经历磨难的人生,生命才更显迷人的色彩。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成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罗伯特·彭斯,苏格兰的一个农民,后来做过税务局小职员。长期的劳累和贫困使他的身体在三十多岁就赢弱不堪。但生活的艰辛与磨难。却促使他振作奋起。他穿上深色大衣和皱边的衬衫,足登鹿皮鞋或长靴。出入爱丁堡文学集会,谱写出《友谊地久天长》等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让友情之曲、自由之声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响起。

弥尔顿双目失明,妻儿相继去世,但生活的艰辛却让他更接近心中的光明。在班山街附近的一所小房子里,他一住就是十二年,其问遭遇了伦敦大瘟疫与大火灾。但依然坚持完成了《失乐园》、《复乐园》及《力士参孙》的创作。这三部空前绝后的无韵史诗巨著,代表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并以其复杂性与完美性征服了西方世界。他为此失去了视觉上的光明,但是他的矢志不渝却让人们看到了他心中的另一种光明。

这霜叶的季节和生活的跌宕与艰辛,激发起诗人罗伯特·彭斯对命运的强烈抗争和对生活的强烈激情,并使其创造了诗歌的辉煌。这霜叶的季节和这生活的波折与不幸,让弥尔顿追求光明,书写了生命的绝唱。是的,劫难后的风景更加绚丽,更加迷人。经历坎坷并不可怕,只要保持向上的心态。经过寒霜摧残的枫叶比二月花会更火红,更艳丽,更迷人。

霜叶的季节,一个比二月花更红的季节;逆境的人生,一个比顺境更见色彩的人生。

点评

此文读来令人思绪良多,文章之美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在美。文章有厚实而新鲜的材料支撑,罗伯特·彭斯与弥尔顿两个事例,新鲜而具体,予人实在之感。

二是清晰美。文章以“霜叶的季节”贯穿全文,线索美不胜收,结构一目了然。

三是诗意美。文章以“霜叶的季节”拟题,令人一见便觉诗意涌来,而在文中贯穿的咏叹,更使文章情感丰富,诗意洋溢,彰显出了厚重而动人的审美质感。

佳作示范二

一扇面向满园春色的小窗——《实验出真知》序名

邱玲英

《实践出真知》仍静静地放置在书架中,却时刻散射出智慧的光芒,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读罢,似是一脉清泉洗净迷茫的双眼,让我看清胜利的方向。

“如何才能得到让我信服的知识和真正品尝到生活的真谛?”——我扪心自问。或许很多人也想得到正确的答案。如今的人们眼中的学习就是一味从书本上汲取,结果大多数使自己置于空中楼阁,在迷茫中漂泊,整日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突然坠落而下。然而。翻阅这本书会让我们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从实践做起,摆脱“空中楼阁”。

牛顿有言:“我今天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我们会想:是啊。牛顿还得真正感谢前人啊。可此书中文章《牛顿成功的背后》却写道:牛顿真正需感谢的更是自己的实践行动。文中道:“纵然有前人遗留下的丰富资料和经验,牛顿若是一味地学习,那么就是立于巨人肩膀之上,他也只能望尘莫及:也正是一连六个星期都在实验室的实验探索,牛顿才得以一步步攀爬上巨人的肩膀来获以真知。实践的付诸现实。才是伟人真正的成功之处;实践的参与,才能让我们寻得真知。前人如此。我们更需如此。”

本书文章《实践的魅力》中道:“梦幻很美,但它连昙花一现都做不到:实践很苦,但它的魅力永垂不朽。”活在梦幻中的人。只能在空虚中希冀一点点星光能够降洒下来照亮他的生活;走在实践的道路上,日子一天天变得充实、精彩,心向着太阳,朝向远方,美好就会对着他们微笑。因为实践的魅力光照四方。它总是伴随着追寻真知的人们,让一个个脚印地散放着自己的光芒。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想要品尝生活的真谛,只有实践,也唯有实践才能感悟真谛。如同此书言:“实践是开启一切真谛大门的钥匙。”付出行动的旅途,就是锻造钥匙的过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实践,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锻造人生的金钥匙。此书予人生活的启迪,予人探索的方向。颇见看点。

替人写序,却写出如此的“散文”,也罢,权当做是一扇面向满园春色的小窗。实践的价值,还请读者们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吧!

是为序。

写于2009年6月

简评

本文有两大特点最为出彩:一是新颖的形式。文章以序言的形式诠释自己的联想与感悟,足见作者写作的灵性与大胆创新的勇气。“序言”其实,也就是一篇议论文,只不过是将文章的论据通过虚拟的形式表现。如此的形式转换。予人清新的审美感受。

二是隽永的语言。如“似是一脉清泉洗净迷茫的双眼,让我看清胜利的方向”、“替人写序,却写出如此的‘散文。也罢,权当做是一扇面向满园春色的小窗……”等生动的比喻,使文章颇有令人玩味的诗意。

素材天地

实用素材一:何庆魁的“四度”人生

编剧大师何庆魁曾经遭遇过很大的不幸,在一个月内痛失爱子和爱妻。那段时间,何先生可谓经历了人生最

大的苦难。但是,他没有被灾难性的打击打倒。而是挺起胸膛笑对人生。央视三套的“艺术人生”,曾经为何庆魁做过一期节目,当谈到这段痛失妻子的事情时,何庆魁说:“我不流泪,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人活着要有长度、厚度、宽度和深度。长度是人的寿命,谁也无法决定长短;厚度是人的为人,要敦厚老实;宽度是人的肚量,要有广阔的胸怀;深度是人的能量,社会活动能量、精神的能量。”

读以致用

1大度成就风景。人生其实很短暂,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远大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反之,鼠肚鸡肠,斤斤计较,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

2深度决定高度。蜻蜒点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都是形容一个人做事不专注的。不专注,也就没有了深度,更无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深度,对竞争局势的洞察深度,决定着一个人认识事物和制定战略的高度。何庆魁先生以他敏锐的目光把握时代的脉搏,为我们创作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剧本,令人敬仰。

适用话题

大度为人、深度与高度、人生底线、秋日里的风景

实用素材二: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人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他可以把豆子拿回家,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卖豆人可以改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么干脆让它再长大些,卖豆苗;而豆苗如果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一粒豆子变为成千上百颗豆子,这不是一种更大的收获吗?

读以致用

1转换心态。生活中,既有鸟语花香,也有风霜雨雪;既有幸福快乐,也有悲伤痛苦。同样一件事情,如果自己一味忧伤,事情就会越变越糟;而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就会容易解决。其实每个人都像一颗豆子,当遇到挫折时,要想出各种方法来应对,也许本来一颗“卖不出去的豆子”,会长出成千上万颗豆子。

2不要气馁。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无数的机遇,千万不要因一时挫折或遭人冷落而放弃自己、看扁自己,只要努力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人生的旅途就会充满机遇。我们就会像那颗豆子一样,结出许许多多成功的豆子!

话用话题

花开四季、寻找生命的春天、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猜你喜欢
真知豆子季节
实验出真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出真知
我喜欢的季节7
相聚在花开的季节里
分类求难题 讨论得真知
万水千山总是秋
花的季节
小豆子力气大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