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俊华
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一项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为当今学生奔向21世纪提供了一张通行证。可是计算机又是一门变化很快的新型学科,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使学生既学到了高科技知识,又提高其实践及思维能力。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是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做了如下安排:
在教学顺序上,把应用软件如DOS操作系统、WPS文本编辑放在前面,而把程序设计如BASIC语言放在后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先加强感性认识,然后转化为理性认识,让学生逐步认识计算机,了解它是如何处理信息的,从而产生一个很大的愿望,想动手操作驾驭计算机。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也要从实际出发,适当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为一个人在学习中如果能常常感到“乐在其中”,就总能取得好的效果。有人说学习计算机应从玩游戏开始,乍闻此言觉得有些不妥,但细想起来却有相当的道理,我们的许多知识不都是从游戏中得到启蒙的吗?即学即用突出操作应用,这样的学习机制是自然形成的。通过辅导教师演示、操作一些游戏及辅助软件,使学生知道要玩游戏或打字,就得先学会打开计算机,再才能调出汉字操作系统或游戏程序,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计算机的简单操作知识,要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
让学生“独立”地去发现和探索他们未知的知识,并了解和体会要获得“新知”所需的过程;辅导教师按照学生易于掌握的顺序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实践,达到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强化上机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动性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辅导中应特别重视“实践”这一环节。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不是靠辅导教师教和读讲义,而是靠自己动手、动脑实践,在实践中进行获取,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环节。只有多上机动手实践,才能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才能激发学生对掌握计算机知识产生兴趣。所以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上机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人机互动中获取知识。
之所以说加强上机实践对提高学生兴趣很有效,其道理在于上机操作与教师讲授有很多的不同之外:讲授时,主要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而在上机时学生则处于主动一方,教师主要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引导他们去探索及创新,这就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即把辅导教师的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头脑加工及动手实践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去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除采用计算机联网式多媒体教学外,还应采取“分立式”教学法,即上课和上机是分开的。我把上课和上机的课时比例按1∶3或更多进行分配,上机操作时,学生不仅要与机器对话,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请教老师或查阅讲义。这种教学属“双向式”教学,即“学生→计算机→学生”,“学生→教师→学生”,使教学处于不断的交流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
在校外教育活动中,许多活动是以学生学习一定的技能、技巧为主要内容的。所谓技能,是指主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固的动作系统。技巧是技能高度熟练、高度自动化的一种体现,它以高效率、高速度和高灵活性为特征,是技能的进一步精炼,并富有创造性。技巧训练在学生的技能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于发展其认知敏捷性和动作反应的灵活性。计算机教学中重要的就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它是以辅导教师的演示指导和学生的摹仿、练习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活动过程。
在传授基本知识时,教学活动中要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训练他们的技能。此时辅导教师做一些适当的演示操作,边演示,边操作,边提问,把知识的重点体现出来;然后学生通过操作练习完成技能的训练;最后再尽可能创设具有创新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技能来形成完整的技能、技巧,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
四、强调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反馈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复杂的动态过程。要使这个过程得到控制、调节达到优化,主要是通过辅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来实现的。控制论告诉我们:“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是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的。”在校外教育这个特殊的活动过程中更要强调教学活动信息的反馈,即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掌握知识的各种变化情况能及时而准确的做出反映及处理。辅导教师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反馈,可以实现和矫正教学活动目的,使教学活动中的缺陷之处得以弥补,不当之处得以纠正,完善之处得以强化,以得到预期的效果。计算机教学活动是知识技能性很强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巡视检查学生上机操作练习,从学生的操作过程及完成试题的步骤和结果中搞好每次活动的教学信息反馈,做好“行程性”反馈。当发现个别学生“反馈”的效果不佳时,教师应提出一些“暗示性”问题,启发其继续准确地完成练习。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辅导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又能使其运用自如,教学环节的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加强上机操作、努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活动的信息反馈才能形成完整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体系,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