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2010-04-14 15:28王静张红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5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理

□ 王静 张红

一、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任务不足。近年来,水利水电基建项目发展迅速,水利水电工程成了众多企业或个人都渴望分割的“蛋糕”;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迅速发展,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又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竞争的激烈,最终导致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不足。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调,许多国外的施工企业蜂拥而来,争抢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为了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可能运用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二)企业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创新能力不足。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具备历史悠久、人才众多、工种齐全、施工技术和装备较先进、施工资质和资信等级较高、施工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施工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因存在资本金不足、经营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开支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开支庞大、冗员较多、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弱点,缺乏在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经济效益较差。

(三)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水利水电工程同任何商品的生产经营一样,需要占有市场,而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原因,因存在招标、评标不合理等现象而影响了企业的公平竞争,这有待于以社会机制的完善去改进。另一方面,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自身存在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技术、设备、资金不足,不太注重信息管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生产成本的加大,这就要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效益,使自己的工程“价廉物美”,适应市场竞争。

二、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一)严格合同的预管理。所谓合同的预管理,就是合同签订前合同项目的计划立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查等。这是合同签订后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要以技术要求合理、商务要求严谨、公平和整体规划可靠为原则。

(二)严格合同的签订程序。每一份合同签订之前,合同文本都要经各业务职能部门会审把关,然后甲乙双方要进行平等协商,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样才会减少合同执行难度。

(三)严格按合同办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都要遵从合同约定。合同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一切事务的处理都要以合同为准绳。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以及其他服务单位,都要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对于设计变更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费用增加,要依据合同条款规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处理。

(四)完善合同清算工作。合同履行结束后要逐一对合同进行清算。清算中要做到,合同竣工资料要齐备并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合同费用问题要有最终决算,双方对决算结果都要签字认可。

三、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工作岗位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任来。

(二)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三)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看其实际业绩和业务的管理,并重视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绝层层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分包商必须要满足相应资质要求。

(四)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物料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要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以便于工作中相互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五)强化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这样就可避免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实、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质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仓促开工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的高标准施工。

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要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质检人员要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要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要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对工程质量问题,推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处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接受经验教训不放过。施工单位及负责人要彻底查明原因,提出积极措施及妥善处理意见,并向项目监理部提出书面报告备案。

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四、小结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认真实施创新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积极主动地进行制度、机制、管理创新,使企业永葆青春,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农村水利水电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赶工索赔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