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军 张中石
谷坊又名防冲坝、沙土坝、闸山沟等,是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的一种主要工程措施。谷坊一般布置在小支沟、冲沟或切沟上,能稳定沟床,防止因沟床下切造成的岸坡崩塌和溯源侵蚀,坝高通常在3~5m,拦沙量小于1000m3,以节流固床护坡为主。谷坊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固定沟床,防止沟底继续下切;拦蓄泥沙,抬高沟床,稳定坡脚,防止沟岸扩张;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并拦挡固体物质,减轻山洪、泥石流危害;使沟底川台化,为利用沟壑发展农林产业创造有利条件。根据谷坊的建筑材料,谷坊分土谷坊、石谷坊、植物谷坊三种类型。
依兰县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的谷坊工程主要以干砌石为主。现以依兰县庆安项目区2009年度实施区为例浅谈一下干砌石谷坊工程的修筑过程。依兰县庆安项目区的土壤侵蚀类型是水力侵蚀,坡面侵蚀为其主要侵蚀形式。上世界90年代中后期项目区内毁林开荒面积较大,经测量项目区附近未毁林地块表层土壤厚度,估算出项目区内垦殖初期表层土壤厚度在30cm左右。毁林开荒地经10余年的耕作,5度以上坡耕地表层土壤已不足10cm,耕作层为原土壤与母质层的混合土壤;8度以上坡耕地表层土壤几乎全部流失,仅在局部地块可见原地表土壤痕迹,耕作层中已见少量砂砾,作物产量靠化肥维持;8度以上坡面已有大于0.5m深度的侵蚀沟出现,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农业耕作;15度以上局部坡面的侵蚀强度达到了在黑龙江省罕见的剧烈侵蚀程度。依兰县水务局根据各类侵蚀沟的不同特点,修建了柳编谷坊、浆砌石谷坊、干砌石谷坊。在这里主要介绍干砌石谷坊的修筑。
(一)通过沟壑情况调查,选沟底比降大于5%~10%的沟段,系统地布设谷坊群。用水准仪测出其比降,绘制沟底比降(纵断面)图。
(二)根据沟底比降图,从下而上初步拟定每座谷坊位置。一般高2~5m,下一座谷坊的顶部大致与上一座谷坊基部等高(见图1)。
一是“口小肚大”,工程量小,库容大;二是沟底和岸坡地形、地质(土质)状况良好,无孔洞或破碎地,没有不易清除的乱石和杂物;三是取用建筑材料(石块)比较方便。
该侵蚀沟位于流域中游汇水线底部,沟道总长675m,沟型呈狭长扇形分布,干沟2条,平均宽度15m,高差30m,属发展型沟道。沟底沿纵坡布设谷群,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修筑干砌石谷坊。
(一)确定干砌石谷坊断面尺寸。干砌石谷坊一般做成阶梯断面(如图2)。一般坝高2~4m,顶宽1.0~1.3m,迎水坡1:0.2,背水坡1:0.8,坝顶过水深0.5~1.0m。一般不蓄水,坝后2~3年淤满。背水坡呈阶梯状,可起消能作用,减小下游冲刷(见图2)。
图2 干砌石梯式石谷坊断面示意图
(二)溢洪口尺寸。谷坊的溢洪口一般设在坝顶,采用矩形宽顶堰公式计算:
式中:Q-设计流量,m3/s;
M-流量系数,一般采用1.55;
b-溢洪口底宽,m;
h-溢洪口水深,m。
(三)典型沟修筑干砌石谷坊断面设计尺寸。在石料来源多的地方,治理侵蚀沟应采用干砌石谷坊。因为干砌石谷坊比植物谷坊抗压能力高,防护效果好。修筑干砌石谷坊需要清至较坚硬的土层或岩石层,然后用粗石料砌筑。如为土或砂砾质沟床,坝后需做护底,长度一般为坝高的2~3倍,厚50~70cm,溢洪道设在坝身中部。沟岸如为石质时,溢洪口设在干砌石谷坊的正上方,基岩面应凿成向上游倾斜的锯齿状,两岸沟壁成竖向结合槽。根据有关资料,按沟底比降i=5.5%,沟宽B=15m计算,设计谷坊顶宽b=1.2m,谷坊高H=1.5m,上游坡比m1=1:1.5,下游坡比m2=1:0.5(见表1)。
表1 谷坊断面设计尺寸表
(四)干砌石谷坊间距计算。谷坊间距确定的原则是:下一座谷坊的回淤面与上一座谷坊的底部齐平(如图3)。实际调查资料表明,在谷坊淤满之后,其回淤面表面并非水平,而是具有一定比降的斜面,且斜面比降与淤积物土质有关。不同土质淤积物质,淤满后的比降见表2。
表2 谷坊淤满后的比降表
根据相关各项因子的几何关系,谷坊间距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谷坊间距,m;
H-谷坊底到溢水口底高度,m;
i-原沟床比降,%;
i0-谷坊淤满后的比降,%。
按照顶底相照的原则,典型沟中干砌石谷坊平均间距L为: L=H/I=1.5/(5.5/100)=27;W-沟系总长675m;谷坊座数:N=W/L=675/27=25。
干砌石谷坊采用人工施工,其施工程序为:定线——根据规划测定的谷坊位置(坝轴线)、按设计的谷坊尺寸在地面划出坝基轮廓线。清基——将轮廓线以内的浮土、草皮、乱石、树根等全部清除。挖结合槽——基岩面应凿成向上游倾斜的锯齿状,两岸沟壁成竖向结合槽,宽深各1.2~4.2m。砌石——根据设计尺寸,从下向上分层垒砌,逐层向内收坡,块石应首尾相接,错缝砌筑,大石压顶;料石厚度不小于30cm,接缝宽度不大于2.5cm;同时应做到“平、稳、紧、满”(砌石顶部要平,每层铺砌要稳,相邻石料要靠紧,缝和浆要灌饱满)。
暴雨中应有专人到谷坊现场巡视,如有险情要及时组织抢修。
每年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要及时到谷坊现场检查,发现损毁等情况应及时补修。坝后淤满成地,应及时种植农作物。
项目区坡耕地经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改善,农业灾害明显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治理区蓄水效益达到66.88%,保土效益达到89.14%,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从治理前的859.45t/km2·a下降到419.29t/km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