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赵明纪
经历了60余年、几代人的努力,新中国的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 “两难”问题增多。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从根本上讲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温总理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作为世界各国着力争夺的战略制高点,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装备不强则国不强。近几年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也被寄予了殷切期望。
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始终掌控制造链上的高额利润,主要是凭其资本和技术优势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通过实施制造业服务化,转移传统制造业,掌握着关键性的核心技术,实现高端垄断、低端转移。发展制造服务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需求标准不断提高,用户不仅希望购买到优质的产品,更希望获得高水平的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为此,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不但要关注有形产品的生产,还要顺应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交钥匙工程”是指供应商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一揽子制造工艺方案及其产品的过程,用户拿到机床 “钥匙”后马上就可以生产合格的产品。
实现高新技术自主研发是实施 “交钥匙工程”的首要条件。作为国内机床行业骨干企业,济南二机床始终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企业发展的优先位置。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创建于1937年,是一所军械修理所,解放初期迅速完成从军工生产到民品生产的转型,企业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命运。
分别于1953年、1957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和第一台大型机械压力机,在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20世纪60、70年代,研制出一大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装备了国民经济重点建设行业。1962年,自行设计制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B2063型龙门刨床;1971年,自行设计制造的J2-035型汽车缸体平面拉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与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7家国外知名公司,在机械压力机、大型数控镗铣床、数控液压机、自动化设备、铸造机械等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生产、营销合作,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品技术发展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1988年,济南二机床为上海大众提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400t冲压生产线,首开国内机床行业交钥匙工程的先河。
实施交钥匙工程不仅仅是态度问题、认识问题,更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检验。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讲不是简单地卖产品的问题,而是要把生产管理融进去,从设计开始就得考虑用户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济南二机床在国际技术合作过程中,通过合作开发、制造,邀请国外专家来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培训等途径,企业的设计、制造水平显著提升。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积极推进 “量体裁衣”式设计开发,满足了中国汽车工业由卡车时代向轿车时代跨越对冲压装备的需要,所有成线产品和数控金切机床,全面实现了 “交钥匙工程”。先后为东风汽车(二汽)、一汽大众汽车、重庆长安汽车、上海通用汽车、上海通用东岳汽车等多家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冲压生产线。
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机床行业带来很多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中国成为机床消费第一大国,一枝独秀的中国机床市场成为世界机床企业的必争之地,国内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激烈。一批机床企业迈出国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提升 “中国制造”的形象,彰显国家机床制造实力。
机床装备需求呈现柔性、高端、集成的特点,成套集成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汽车冲压装备领域,多工位压力机、大型全自动开卷落料线、机器人全自动冲压生产线、高速送料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等高技术成套装备逐步推广应用。相对以往大量应用的通用机床,产品安装调试和售后维修服务都呼唤更加专业的施工队伍;在营销理念上,要求企业从提供装备,逐步向提供解决方案转变。一些用户要求装备制造企业,从交付合格的设备,提升到交付合格的加工零件。
济南二机床坚持以 “打造国际一流机床制造企业”为目标,加强各方面能力建设,积极迎接 “工程总承包”时代的到来。
一是,以自主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依托市场占有率优势,加强与国际关键功能部件、系统制造商的战略合作,实施集成创新,增强企业成套、成线供应能力。在国内外市场推出了机器人自动冲压生产线、全自动快速送料冲压生产线等高技术产品,先后自主研发完成420余台国家首台(套)关键设备。
发挥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的实力,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不断完善研发、试验、检验手段与能力,在提升产品自动化、数控化水平,及专机研制、关键设备替代进口等领域实现突破。近三年,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以上,完成新产品开发206项。其中,国家、省市攻关项目58项,申请专利35项,技术进步产品产值占新增工业产值的70%以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汽车工业所需的各类冲压及周边自动化设备,均可在济南二机床一站购齐,可提供从设备选型论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以及维修保养等一整套冲压装备解决方案。在汽车工业四大工艺装备中,惟有以济南二机床为代表的冲压生产线是国产设备占据主导地位。数控金切机床已发展到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形成了提供 “高新数控套餐”的能力。成功开发五轴联动、大功率高速铣头等核心技术,大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铁路、能源、重型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机械压力机和重型数控镗铣床先后被评为 “中国名牌”,企业被国家发改委授予 “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企业”称号。
2005年1月,为美国德纳公司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00t重型多工位压力机。同年11月,与为国际知名汽车公司提供冲压配套件的泰国萨密特公司签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行研发、自主营销的大型压力机生产线供货合同。在13个月内成功实施交钥匙工程,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大型冲压生产线成线出口的新突破。在此期间,萨密特公司以再次追加二期订货的形式,表达了对济南二机床的信任。
为东电提供的用于风电定子、转子矽钢片开卷落料的全自动开卷落料线,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超过德国进口设备水平,扭转了该类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鞍钢重型机械提供的针对大型水电机组叶片加工的重型双龙门移动机械式五轴联动镗铣床,服务于三峡工程等水电建设工程,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自主研发的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大型高档全自动开卷落料线等,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2009年,首批启动的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项目中,济南二机床承担了 “数控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等四个课题,涵盖金属成形、金属切削两大领域。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和超前的实施进度,受到工信部、协会和各方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是,强化项目管理,为用户量身订制总承包方案。从用户前期交流阶段就全面介入,包括厂房、地基、动能供应等基础设施的逐项落实、跟踪,制定全过程节点计划和控制措施;建立安调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对用户安调现场进行在线监测和远程管理,及时诊断、解决现场疑难故障,保证安装调试进度和质量,提高交钥匙工程完工率。
承担了中国援建缅甸多功能柴油机厂总承包项目,受到了缅甸总理的高度赞扬,济南二机床被评为优秀合作单位。
三是,积极推进技术、管理、生产制造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建立以ERP系统为核心,以PDM系统为纽带,以优化企业内外制造资源为目标的生产管理平台系统。ERP系统应用节点覆盖销售、技术准备计划、生产计划、车间计划、招标、采购、供应商、仓库、车间现场、财务、人力资源、设备管理等所有制造环节。建立以外网网站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为主的对外商务平台系统,和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的企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应用,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
济南二机床连续多年入选全国 “信息化建设500强”,是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和山东省首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ERP项目获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优秀实践奖。
四是,加大技改投入,加强制造与配套能力建设。围绕提升重型锻压设备和数控机床制造能力,逐步实施投资2.46亿元的 “提高大型数控机床制造能力的技改项目”,新建、扩建数控机床装配车间、重型机加工车间,增添数控落地镗铣床、数控卧式镗床、数控龙门镗铣床、大型数控立车、卧式加工中心、蜗杆磨齿机、数控切割机等大批先进装备和检测仪器,提高制造和检测把关能力。
正在实施的 “数控机床铸件及机加工项目”,投资3亿元,今年7月份投产,将显著提升大件精密零件铸造、加工生产能力。
依托可靠的设计和加工、检测能力,目前已经实现大重型机械压力机等成熟产品厂内无总装试车、在用户一次性总装试车交付使用。
同时,加强相应的配套能力建设,发展技术、管理专业化的起重安装和售后服务队伍,配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适应用户现场施工操作的重型起重装备,在公开招标的基础上发展具有综合实力的长期合作伙伴,整合内外资源,提升了高新技术产品成套、成线供应能力,能够承担全部设计、采购、施工任务。
五是,产学研用相结合,增强产品研发的针对性、有效性、可靠性。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数控机床、锻压设备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特别是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为提高企业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能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是,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为装备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证。人力资源是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核心动力,济南二机床广泛开展各类员工的培训,合理制定不同岗位的培训计划。在中层干部和部门经理范围内实施MBA培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专业人才选拔,在高端市场营销、国际合作、产品安调服务、重点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脱产带薪培训,从而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特长又具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设置主任 (副主任)工程师、技师、营销师、管理师,充分体现不同岗位人员的贡献和个人成就,满足员工价值实现需要,完善各类人员的成长通道。
不断完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制定有力措施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完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的评审和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工作。
七是,加强用户培训与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在抓好用户订货过程中的设备操作培训的同时,针对产品技术发展,定期举办技术交流研讨活动,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用户设备维护、设备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培训,协助用户建立设备管理工程师、技师队伍。
加强售后服务网点建设,设立专门机构,协助用户抓好设备备件采购计划管理和设备改造升级服务,对用户急需备件开辟绿色通道,在用户集中地区设立售后服务中心,竭力为用户提供终身服务。
机床再制造是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制造的重要举措,是一个充分运用现代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信息技术、数控及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废旧机床进行可再制造性评估、拆卸以及创新再设计、再制造、再装配的过程。随着工业的发展,很多超期服役的机床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的要求,由于成本和周期优势,机床再制造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济南二机床成立了专业机构开展设备检测、维修、零部件定制服务,积极开展设备维修改造升级业务,对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成套能力不强、设计水平落后、可靠性差的旧机床进行数控化、自动化再制造。
同时,积极为用户提供机床搬迁改造服务。在成功实施成都一汽丰田搬迁一期项目的基础上,顺利签下二期项目。
长期的发展中,济南二机床与广大用户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就现代制造服务业相关领域的拓展进行了积极研究和实践,但相比发达国家成熟的现代制造服务业还有较大差距。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将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济南二机床愿与用户企业、行业专家一道,为实现制造与服务的一体化,提升国际竞争力做出积极努力,从而推动我国制造服务业迈上新的水平、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