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50例

2010-04-14 01:41:27王秀刚
山东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胃气流性反流

王秀刚

(大兴中医医院,北京 10260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胃癌癌前疾病之一,危害极大。2007年 8月 ~2009年 10月,我们用针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男 37例、女 63例,年龄 18~81岁,平均 53.7岁。病程 0.5~10 a。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取肝俞、胆俞、胃俞、胆囊穴、足三里为主穴。伴肝气郁结者加日月穴,伴胆胃郁热者加阳陵泉、内庭穴,伴胃气上逆者加承满穴,伴脾胃虚弱者加脾俞、三阴交穴。其中足三里、三阴交穴应用补法,故加上艾灸,胆囊穴应用泻法,其余穴位应用平补平泻的方法。留针:30m in/次,1次/d,7 d为一个疗程,共用 4个疗程。对照组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药用黄芪、饴糖各 30 g,白芍、桂枝、生姜各 15g,炙甘草 20 g,大枣 10枚。寒盛者可加附子、干姜,脾虚湿盛者可加半夏、陈皮、茯苓。水煎,1剂/d,早晚各服 1次。7 d为一个疗程,共用 4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胆汁反流消失,胃蠕动良好为治愈;临床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胆汁反流明显减少,胃蠕动改善为良为显效。部分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胆汁反流与胃蠕动改善为中度者为有效。胆汁反流、胃蠕动及胃黏膜炎症改善达不到有效标准,而未恶化者为无效。以治愈、显效、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痊愈 28例、显效 10例、有效 10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96.0%;对照组痊愈 18例、显效 10例、有效 10例、无效 12例,总有效率 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皮疹 2例、腹痛腹泻 1例,均自行消失。

讨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与胃黏膜接触产生的病变。主要病因是幽门管肌肉收缩功能失调。《内经》有“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日呕胆”、“口苦者——病名胆瘅”的记载,其对“呕胆”、“胆瘅”的描述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表现相符。具体来说,胆汁反流性胃炎多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及经络功能失常有关。脾胃居于中焦,主司受纳消化功能,而这一过程有赖于肝之正常疏泄,借肝气之疏泄,胆汁随胃气下行顺降入肠以利消化。若忧思恼怒、情志失畅等因素,使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失常,胆液不循胃气下降肠腑助消化,反上逆于胃而表现出胃脘胀痛、嗳气、恶心呕吐、胃灼热感、嘈杂泛酸之症。

本研究观察组用足三里、犊鼻穴加艾灸以温中止痛补气,取肝俞、胆俞、胃俞以和胃调气,可消除脘腹胀满,胃脘部疼痛。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令人满意。不过当前总体取穴仍显杂乱,即使同一种方法取穴也各不相同,极大影响了可重复性。临床工作中亦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标准,尚需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解决。

猜你喜欢
胃气流性反流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环球中医药(2022年7期)2022-07-18 08:13:30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28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02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
健康管理(2015年3期)2015-11-20 18:22:36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