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前 企 业 激 励 方 式 初 探

2010-04-13 08:54张晓霞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企业

□张晓霞

( 太原市排水管理处,山西 太原 030000)

市场化经济纵深发展和日益激烈竞争使当前企业面临诸多日益严峻的现实,冷静直面这场挑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要全方位挖掘和善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企业在生产运营的当中,企业员工经常展示出不同的姿态,有的消极怠工,不断地犯错,给企业制造麻烦;有的斤斤计较,态度冷漠,只完成分内任务漠视企业经营发展;也有的热情主动,关心企业命运,不但会优质高效实现自己的任务目标,而且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分忧解难。所以不断努力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事关着一个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激发人主观行为方式的心理过程。就企业的管理而言,激励应当释义为:尽力满足、创造员工需要的各种条件,大力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心理及行为与企业目标趋同,从而使之产生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事实上,企业管理者无时无刻都在或多或少地运用着不同的激励模式。诸多实践结果证明,如果管理者运用了死板教条和不实事求是的激励模式,那一定无从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并有可能致使企业的绩效下滑;反之,如果管理者善于灵活应用尊重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的激励模式,就会取得良好甚至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这就必将有利于组织吸引人才,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下面是笔者对当前企业激励模式的个人见解:

一、建立针对企业特点而形成的独特企业文化

组织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用其内在的文化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凸显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当企业文化真正能够与员工自身的价值观一致,员工就会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当做自己的奋斗方向。为此,以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进行企业管理,必将为企业的跨越前进提供不竭的动力源。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纵观我国传统文化,其特点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重视人与人的和谐。中华文化一贯宣扬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倡导以和为贵思想,强调群体观念,互助合作精神,追求勤劳敬业,树立以义生利观念。文化积淀下产生的义利观形成了儒家经济伦理在市场行为方面的价值取向。以义生利指导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工作态度,追溯中国历史的发展,勤劳奉献敬业精神作为人类的美德,被社会所崇尚,有着牢固的社会共识价值观。传统儒家文化在宣教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庄重自制,强调教育感化作用,重视技能培养,提倡树立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勤奋敬业,并很少强调私利观念。从而形成了以追求群体的和谐和高效率发展为目标,比西方倡导的个人主义文化观有着更大的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在与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结合过程中,尤其是在与体现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西方观念相结合,很快就转化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源。实践证明,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地区和国家深受中华文化几千年熏陶,与中国文化有不解之缘,文化的冲击,融合出新的发展观。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弊端是普遍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认知。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应包括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究其核心仍然是精神文化应为主要内容。说到企业文化,大多数人的认识就只是员工要服装统一,有特色的产品包装等,其实这只是企业文化表现出的最外围内容。只有整个组织的员工都坚守的信念和共同价值观,即企业文化的深层——精神层面才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员工拥有共同的精神层,一个企业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是衡量企业文化是否形成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二、确定有特色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激励制度应体现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是在广泛听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方式认真讨论研究,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制度,要注意尽量减低组织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其次,与企业的目标考核管理制度结合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员工的竞争意识,促使制度的推进力转化为员工自身积极奉献的工作热情,有效激发员工的潜能;再者,制定出的制度必须重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注意做到工作细化和完整,管理者应全面分析、系统研究、博采众长与激励有关的资料,深入调研员工的心理需求,要充分体现出公平正义的原则,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并不断按实际的变化修订不完善之处,使之更加适应企业的生存发展。

三、激励机制的综合应用方式

物质方式的激励方法。物质激励是以经济手段的刺激方法,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出的形式有正激励,比如发放薪金、津贴、奖励金、节假日福利等;负激励,比如处分等。当前,社会生活已达到一定水平,经济与激励之间的关系趋势有一定的淡化。然而,不可否认物质的需求仍然是人的第一需要,它是人们进行所有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所以,物质激励依旧是激励的主要方式。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主要方式有:1.提成业绩,报酬结构=基本工资+提成业绩;2.股权奖售,报酬结构=基本薪金+股票期权或股权等;3.业绩定酬,报酬结构=目标等级的业绩薪金等;4.准公务员报酬,报酬结构=基本薪金+奖金、津贴等;5.补充保障,报酬结构=基本薪金+提成+保障基金;6.政府特殊奖励金。

精神方式的激励方法。精神激励是用精神因素来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和行为科学的观点都认为,在经济上,人类有需求,在精神方面更有需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企业的经营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只用物质的激励方法在短期内会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一段时期后就会不灵。再者,物质激励的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精神激励是在高级层次上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有深度,持续时间长久。具体的精神激励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四种形式:1.发展目标激励。企业发展目标是其产生向心力的内核,可以体现员工工作的价值,在信念和理想的高层次上激励鼓舞士气。2.调整岗位激励。很多企业已经施行工作激励的方法,不断地在摸索经验,比如在企业内实行双向选择的方法,让员工对自己的岗位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利,已对企业生存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3.管理参与激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果证明,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和要求与日俱增。提供创造机会让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够有效调动其工作热情,如鼓励员工开展合理化活动,并对可行的予以奖励,使用这种方法,员工对企业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了员工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4.获得荣誉激励。获得荣誉是组织对群体或个体的崇高奖励,可以满足追求自尊的基本需要,它是鼓励员工爱岗敬业的重要方法。使用荣誉方式激励的成本较低,但是带来的效果却是极佳的。当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较低层次的需要逐渐得到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不断日益增长。所以说,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使用精神奖励必将成为激励员工的主要方法。

情感方式的激励方法。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要依靠外力,如发放合理的薪金、不断的精神奖励,更要调动起员工的内在因素,包括员工的士气、情绪等因素。使用情感激励方法就是深化与员工的情感交流,理解和尊重员工,始终让员工保持情绪的良好和稳定,在快乐工作中才可能有创造力。众所周知,人们在心情愉悦的工作状态下,思路清晰、专心致志、勤奋敬业,处理矛盾迅速,完成任务圆满。所以,人的情绪具备动机激发的功能。

主要的方式有: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路决定出路,人是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时代尤其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认知的发展变化、知识的丰富更新以及在此基础上企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都需要具体的人来实现。总之,企业的兴衰成败,人起着决定的作用。 2.关心职工生活疾苦,创建优美的工作环境。真诚关怀员工生活中的困难,切实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有感恩之心,就会有对企业尽心感恩回报;企业的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心理影响也有重要作用,建立一个清洁、整齐、舒适的工作环境,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中势必会愉悦的工作。

以人为本倾真情,不信东风唤不回。人类不仅要满足物质的基本需求,还要有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认同等精神的需求,进而还要有责任感、事业感、成就感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在现代社会,有时在精神上的鼓励比物质鼓励更起作用。因此,企业采取激励方式应综合使用、灵活应用,激励效果才能显现。企业方能不断勇立潮头,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郑洪冰.多元化、人性化的企业激励机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