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长征 孟丽妹 孙华芝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蔬菜服务中心 272000)
乳黄瓜是在黄瓜瓜条长到12~15cm时即采摘的小黄瓜,其用途广泛,不仅适于熟食,而且可生食,特别是在餐馆常用乳黄瓜做色拉、冷盘和加工腌渍等。乳黄瓜肉质脆嫩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镁、铁、锌等多种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乳黄瓜在鲁西南地区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产量逐年上升,同时形成了许多规模化的专业种植基地和腌渍企业。
乳黄瓜植株容易早衰,抗病性较弱,常规栽培技术难以有效预防病虫害,过多的农药残留会污染生态环境,同时又影响乳黄瓜的内在品质,存在安全隐患。乳黄瓜对土壤环境要求:镉<0.30mg/kg、汞<0.30mg/kg、砷<40mg/kg、铅<250mg/kg、铬<150mg/kg、铜<50mg/kg。因此在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上要求比较严格,我们通过多年的引种、试验和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鲁西南地区乳黄瓜生产的无公害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鲁西南地区以多年栽培生产用于腌渍加工的地方品种青瓜为主。近年来,为满足市场需求,又引进了津研四号、津春四号和津春五号等品种。这些品种植株生长中等,分枝少,系主蔓结瓜型;嫩瓜淡黄色,瓜形直,瓜刺较密,丰产性好,适合作乳黄瓜无公害生产栽培。
2.1.1 育苗 育苗多在立春时采用营养钵或苗床育苗。育苗土应以60%左右未栽过瓜类的土壤加35%左右有机土杂肥再加适量过磷酸钙堆制发酵而成。将准备好的营养土放入苗床或5cm×5cm的营养钵内。苗床应设在背风向阳、便于管理的地方,并酌情搭好小拱棚,夜间覆盖草苫,待棚内地温升至23℃时进行播种。播前用55℃温水浸种,搅拌至30℃时浸泡4~6h,再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5~10min,消毒清洗后,用纱布包好放在28~30℃条件下催芽,有95%种子破嘴时即可播种。播前苗床及营养钵要浇足底水,播后平铺地膜,盖好拱棚,并加盖草苫等,当有60%左右种子破土时,及时揭去地膜,拱棚外的覆盖物应日揭夜盖以确保温度。
2.1.2 苗期管理 播种后一般4~5d即可出苗,出苗前无需浇水,出苗后在晴天上午10时~下午4时揭膜通风降温,并视苗床干湿度适当浇水。浇水时可针对苗势强弱进行施肥,每667m2兑水冲施5%人粪尿100kg或尿素5kg,并打开薄膜通风,夜间覆盖薄膜保温。白天保持 25~28℃、夜间 17~20℃,相对湿度95%。在移栽前5~7d放风炼苗,苗龄不宜太大,一般在三叶一心时定植。
在鲁西南地区,一般在3月4~7日定植,定植前精细整地,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4000~5000kg,深翻40~50cm,按小行距50cm、大行距60cm搭好拱棚。在小行间开沟定植,株距为25cm。株间点施尿素35kg、磷酸二铵 25kg、硫酸钾 15kg,沟内浇水,一次性浇足使幼苗土与畦土密切结合,利于根系伸展。水渗下后培垄,垄高10~15cm。在小行垄上覆盖地膜,将黄瓜苗引出膜外。
2.3.1 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3~4d浇1次缓苗水。缓苗期密闭保温,尽快提高温度,使地温达到15℃以上,促进新根生长。白天保持23~28℃、夜间18~20℃,尽量增加光照时间。
2.3.2 初花期管理 初花期以促根控秧为主,加大昼夜温差,严格控制水分,不干不浇。白天超过30℃时放风、23℃左右闭风,午后气温降至15℃时覆盖草苫,覆盖后气温回升2~3℃,夜间保持15℃以上。
2.3.3 结果期管理 结果期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连续结果不断采收,光合产物大量运往果实,营养生长被削弱。乳黄瓜在幼瓜长12~15cm时就被采摘,其重量只有正常生长黄瓜的1/5~1/4,过早的摘掉嫩瓜,易打破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限制生殖生长,使营养生长过旺。因此,可通过加强温水肥管理,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1)适当降低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间15℃左右。如营养生长过旺,继续降低白天气温,但不要低于夜温。(2)营养生长过旺时,控制浇水,适当中耕划锄,如出现干旱,要小水浇灌。(3)肥料调节,延长追肥周期,适当降低氮肥用量(降低20%~30%),平衡施用磷肥,增加钾肥施用量(提高25%以上)。如发现乳黄瓜结瓜少、膨瓜慢、植株生长减缓、叶片有衰老趋向、新叶开始减少,可在追肥时适当提高氮肥比例(提高20%~30%)。另外,乳黄瓜叶片一般展开后40d左右开始老化,老叶过多会造成通风透光不良,引发病害,因此必须及时摘除老叶、打顶,控制营养消耗,促进中下部瓜条生长。如此通过温水肥调节及植株调整,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延长生育期,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适时防治各种病虫害。
我地乳黄瓜病害主要以枯萎病、霜霉病、疫病及细菌性角斑病为主。枯萎病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同时,可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加15%三唑酮15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250mL;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双10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霜霉病、疫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2%杜邦克露800倍液、60%杀毒矾400倍液或70%甲霜铝铜250倍液喷雾防治,7~10d喷1次,连喷3~4次。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喷雾防治。交替使用以上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乳黄瓜虫害主要是蚜虫,应加强田间管理,严防干旱,可利用蚜虫天敌灭蚜;利用趋黄及避银灰色的特性,挂黄板诱杀或张挂银灰膜驱蚜。也可选用10%吡虫啉或一遍净1500倍液防治。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要严格把握用药间隔期,确保上市乳黄瓜食用安全。
乳黄瓜一般在长 12~15cm、直径 1.2~2cm、花已开始凋谢时采收。初期可隔天采收,成熟期宜天天采收,气温在25℃以上、旺产期时,上下午各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分级处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