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媛媛 指导 周志杰 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 710001)
吾师周志杰,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市中心医院针灸科主任、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陕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从医 40余年,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并参与整理周老师临床医案等资料,受益匪浅。周老师在临床上经常将腹部的四个穴位组合在一起应用,治疗范围广泛,疗效神奇。我们将其称为“腹四针”。现对“腹四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加以介绍。
1 腹四针的组成:中脘、关元、天枢(双) 中脘穴,别名中管、胃脘、胃管、太仓、上纪。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为足阳明胃经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之会穴,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汇,上腹部正中线脐中上 4寸,当歧骨(胸剑结合部)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号称胃的灵魂枢穴。
天枢穴,又名长溪、长谷、谷门、循际、循元、补元,乃足阳明胃经的腹部要穴、大肠募穴及大肠经气所聚集之处。其命名为前人假借天文星名所为,因其位居脐旁二寸,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清降浊之枢纽,故名天枢。
关元,穴名,别名次白、丹田、下纪、大中极、三结交,出自《素问◦气穴论》,属任脉,为手太阳小肠经募穴,是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阴经交会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正中下三寸。关为闭藏之义,元指元阴、元阳之气。本穴内应胞宫精室,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处,故名关元。
2 腹四针的作用 中脘为腑会,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理治疗作用,尤其对于胃的各种疾病具有良效,总之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如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痛等。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等。借用《循经》一书中关于中脘穴的总结那就是:“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天枢穴有其特殊的治疗作用。《针灸大成》记载天枢可以治疗奔豚、泄泻、胀疝、赤白痢、食物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利、疟寒热狂言、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妇人女子症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等多种病症。关元,前人有“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古今均作为保健要穴。其主治功能,考诸文献,张景岳有非常完整的概括:“主治积冷,诸虚百损,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冷气入腹,少腹奔豚,夜梦遗精,白浊,五淋,七疝,溲血,小便赤涩,遗沥,转胞不得溺,妇人带下瘕聚,或血冷,月经断绝,一云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孕妇不可针,针之落胎……治阴证伤寒及小便多,妇人赤白带下,俱当灸此。”对遗尿、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萎、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有良好的效果。其主治功能可概括为培肾固本,调气回阳。
四穴合用补则可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泻则可清热润肠通腑,通腑实,利三焦,活血化瘀,疏利气机。
3 腹四针的适应范围 3.1 肠腑疾病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中医学认为机体在生理状态下,肠腑(大、小肠)乃脾胃所主,肠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同脾胃关系较为密切。脾胃健运,升降自如,则小肠可秉其气以泌别清浊,大肠秉其气以排泄糟粕,即所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若脾胃功能失和,肠腑传化失常,出现脾胃或肠腑病证。此时治疗肠腑病,既可从肠论治,又可从脾胃论治;脾胃病既可从脾胃论治,又可从肠论治。治疗肠腑病,有益于脾胃;治疗脾胃病,有益于肠。天枢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穴、大肠募穴,具有通调肠腑、健脾和胃的功效;中脘为腑会,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理治疗作用;关元穴为任、督、冲一源三岐之源,所谓“肾间动气”之所在,为肝、脾、肾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小肠之募穴。《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手太阳经主降,具有消化吸收营养的功能;肝、脾、肾属足三阴经主升,具有储藏营养的功能。而小肠之所以能吸收营养,全都是依赖命门真火(肾间动气)充盛。故而四穴和用适宜于治疗脾胃肠腑互为因果的各种病证。如:寒湿泄泻治以散寒化湿。治疗时宜针泻天枢,灸中脘以温化寒湿、调肠止泻,脾胃虚弱之泄泻:治以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治疗时腹四针皆用补法,也可选 1~ 2穴施以灸法。肾阳虚衰之泄泻:治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治疗时宜灸补或针补关元,以温肾健脾、涩肠止泻。热结肠胃之便秘:治以清热润肠通腑。治疗时胃,大小肠之募穴皆用泻法以攻下热结、消食导滞、清肠通便。津亏血燥之便秘:治以养血润燥。治疗时宜灸补或针补关元。阳虚寒凝之便秘:治以温通开秘。中脘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天枢穴可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以通腑实,畅利三焦。关元为气之要穴,四穴共同组成“引气归元”,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具有益气温阳、调畅三焦之功,若施以艾灸,更增加益气助阳、温通经络之功,使腹气通则便秘除。
3.2 与气机有关的疾病 呃逆的产生,一 般是因为饮食不节 ,胃失和降,或胃气不足,阳气受遏,胃气不得下降而发。在治疗上以和胃降逆,理气为主,针灸以调理经络之气机,平衡阴阳,使气机、气血阴阳平衡而达治疗目的,选取中脘以调节脾胃之升降功能,和胃降逆,配以天枢加强针感,正气虚弱以任脉小肠募穴关元、以补充人体之元气。根据呃逆虚、实、寒、热具体情况配穴及配以适当补泻手法,四穴并用以愈呃逆。
3.3 经行路线上的疾病 头痛病四经辨证,前额属于阳明,前额头痛为阳明头痛。阳明经多气多血,正邪相搏,血瘀于阳明,或气血虚弱,不能上达于头,均可导致此症。前额头痛也见于痰湿阻络头痛,及外感头痛。针刺天枢穴属上病下治,既可活血化瘀、疏利气机、祛除邪气,又有理气健脾、引气上行、调补气血作用。泻中脘,可清胃腑之热,理阳明之气血,补中脘既可促进气血生化,脑窍得养而头痛止。又可健运脾胃,燥湿化痰,痰湿去、经络通而头痛止。
3.4 小便异常 小便失禁、遗尿、尿潴留其病变部位均在膀胱,其病机是由于气虚,气机失调,膀胱气化失常所致。天枢穴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标幽赋》:“虚损天枢而可取。”针刺天枢穴可调畅气机,补益虚损。天枢穴又是大肠募穴,是大肠经气聚集之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有通调水道的功能,因此针刺天枢穴又能补益肺气,使肺脏更好地发挥通调水道的功能。取穴关元既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恢复膀胱决渎功能,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古人有“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中脘为足阳明胃经募穴,中脘与关元同用实乃既充养先天,又培补后天。
3.5 妇科疾病 痛经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 4个证型。关元穴是机体活动的动力中枢,是消除腹部症块,打通血路,促进气血循环,愈病强身的重要穴位,对妇女各种血证的疗效尤为显著。天枢穴属胃经,夹肾经和任脉,与关元穴正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三点顶立,聚集于女子的胞宫(子宫),而妇女病大多与子宫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取这三穴可畅通子宫气血,增强子宫功能,活血化瘀,祛除瘀阻,通调阴阳,补中脘具有温补脾胃,温中散寒,补益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四穴共用以使“通则不痛”,“荣则不痛”。许多妇科疾病都与气血有关,阳明经多气血,带脉“约束宗筋”,《素问◦痿论》曰:“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针灸甲乙经》云:“女子胞痛,月水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说明阳明经与带脉有密切的联系。如临床上出现月经过多、崩漏、头晕、耳鸣、面黄、乏力、腰酸等典型脾虚症状,为脾气下陷,气血不足,不能上承于脑,带脉无力约束。针天枢穴可补气血,升脾气,固带脉而摄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补中脘既可促进气血生成,与关元合用又可益气摄血。
3.6 失眠 失眠多由长期的心情不舒,脑力疲劳,劳逸失度等因素引起,致使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治疗原则着重于内脏的调治,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正常。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同为水谷生化之源,其经多气多血,具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之功,所以刺天枢穴可益气养心。关元可益精养血安神,失眠以阴虚为主,关元善温阳,却为阴经要穴,于失于眠其安神作用较佳,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断”。任脉为阴脉之海,调节阴经气血,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关元、中脘通调任脉,理气和中,又与督脉相通,可起到调节脑神功效。上穴共用有扶正安神通任之功,改善脏腑功能状态,调整病人的情绪,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达到治愈失眠之目的。
3.7 肥胖症 肥胖的病理多为“多痰”、“少气”、“蕴热”、“夹瘀”,痰瘀湿浊虚贯穿于肥胖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其病位主要在脾胃肠,也可涉及肝肾。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为诸阴经之会,人体气血阴阳脏腑之气汇聚之地,更是体内痰湿易于聚集形成腹型肥胖之所,腹四针皆为募穴,募穴是脏腑经气会聚之处,通过针刺募穴起到调理脏腑功能、升清降浊、除湿化痰、减肥降脂的作用,使体内多余的脂肪逐渐消失,达到减肥的目的。
4 结 语 腹部穴位众多,为何独取中脘、关元、天枢组成腹四针?周老师认为与三方面有关。一与腹四针之所处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有关:中脘、关元、天枢四针就涉及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冲脉、带脉 9条经脉,与脾、胃、肾、肝、大肠、小肠、心、肺及女子胞均有关联,仅取四针就能调整多个脏腑经络的功能,二针灸治病重在整体调整,注重调阴阳、调气血、调寒热、调虚实,腹四针的使用与中医理论紧密地衔接,“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腹四针的联和应用就可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三“先天气”和“后天气”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构成人体的“真气”“先天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后天气”是充养机体以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来源。所以“先天气”有赖于“后天气”的充养,“后天气”有赖于“先天气”的推动。关元、中脘、天枢可使人“先天气”与“后天气”相互促进,改善体质,增强体力,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周志杰老师对针灸学术研究仍孜孜不倦,笔者仅在此选取腹四针的部分临床使用经验加以说明,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