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在宏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重庆 400025)
近 1年多来,笔者用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72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7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持续或间断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缺乏可解释的器质性疾病证据。症状和排便无关,近 1年内症状至少达 3个月(不一定持续)。
72例中,男 31例,女 41例;年龄最小 17岁,最大 83岁,平均年龄 32岁;病程 1~20年,平均 1.5年;中上腹疼痛、腹胀、食欲不振 69例,嗳气恶心、泛酸、嘈杂 51例,餐后饱胀 34例,无饥饿感 23例。
给予中药治疗,与精神因素有关者给予适当开导。药用太子参 10g,茯苓 10g,白术 10g,砂仁 6g,陈皮 10g,枳壳 10g,生姜 6g。痛甚者加吴茱萸 3g,黄连 6g;食欲不振无饥饿感及进食后胀甚者加焦三仙各 10g,生鸡内金9g;胃脘部有烧灼感者去生姜加干姜 6g,乌贼骨 15g;嘈杂明显者加山药10g,扁豆 10g;腹胀明显者加木香 6g,乌药 10g,厚朴 10g。清水浸泡 20min,水煎沸 20min,每剂煎3次后药汁混均过滤取汁 600mL,每服 200mL,早中晚餐前各 1次,4周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及辛辣香燥之品,忌食烟酒。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痞满”拟订。临床治愈: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消失,嘈杂嗳气不显,精神食欲佳,1年内无复发为治愈。显效:上腹部疼痛不适消失,腹胀、嘈杂嗳气等明显减轻,1年内无复发。有效:上腹部疼痛不适明显减轻,腹胀、反酸、嘈杂、嗳气等减轻,半年内无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或半年内复发者。
治愈 23例 ,占 31.94%;显效 28例 ,占 38.89%;有效 10例 ,占 13.89%;无效 11例 ,占 15.28%;总有效率84.72%。
本病属中医“痞满”范畴,其发病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情志不遂有密切关系。脾气亏虚,气机升降失常,中焦运化失职,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肠弛缓无力,排空缓慢。病位在胃,同时涉及肝脾二脏,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是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阻滞为标。治疗当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行气导滞止痛。中药太子参健脾益气,陈皮、枳壳、砂仁健脾理气宽中、芳香醒脾、行滞消胀,生姜和胃止呕,吴茱萸、黄连以缓急止痛,焦三仙、生鸡内金健脾消食,干姜、乌贼骨治胃中烧灼感,山药、扁豆补脾益胃治胃中嘈杂不和,木香、乌药、厚朴行气导滞。本病与胃肠动力障碍、胃排空节律紊乱有关,行气药可促进胃肠蠕动,健脾益气药可改善排空节律的紊乱。加心理治疗以调节情志,标本兼治,故取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