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云岭黑山羊是云南省6个地方山羊品种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地方优良品种,主产于云南境内云岭山系及其余脉的哀牢山、无量山和乌蒙山延伸地区,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生长快、个体大、产肉性能和板皮品质好的特点,属肉皮兼用品种。此外,还具有瘦肉多、蛋白质含量高、脂肪适中、肉质鲜美、品味纯正、浓香可口、多食不腻等特点,又以其特有的滋补功效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因云岭黑山羊既具有普通山羊的优点,又具有黑山羊独有的药用价值,符合人们当前的消费趋势,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为了充分利用地方良种,本文探讨了云岭黑山羊生产性能和体成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黑山羊营养需要的研究和产肉性能的发挥提供科学依据。
王同军对黑山羊体尺体重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在2岁以前体尺体重表现出较大的生长强度,然后随年龄增长则逐渐下降而趋于稳定,说明2岁是黑山羊生长发育的成熟期。体尺、体重指标的表型参数结果表明,体重在各年龄阶段的变异系数都较大,其次是尻宽、胸宽、胸深等性状变异程度也较大,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说明黑山羊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1]。体重和胸围与肌肉生长、脂肪沉积关系密切,因此在黑山羊品种选育中,应以体重为主兼顾胸围,来取得较好的选育效果。边仕育等对黑山羊体重和胸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月龄公羊体重、胸围分别为17.92 kg、61.58 cm,周岁公羊体重、胸围分别为27.37 kg、72.50 cm,成年公羊体重、胸围分别为38.42 kg、80.23 cm,说明黑山羊在2岁以前体尺体重表现出较大的生长强度[2]。
叶瑞卿等对2~12月龄的云岭黑山羊羯羊体重和日增重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云岭黑山羊从初生至6月龄的体重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明显,其增重速度是由云岭黑山羊生长发育规律所定,其1~8月龄生长发育极显著;9~12月龄生长速度较为平缓,说明云岭黑山羊具有肉用山羊早期快速增重的基本特征[3]。而云岭黑山羊羔羊的日增重在初生~3月龄日增重较高,增重速度快,4~6月龄增重速度有所减缓,原因是断奶所致,这个阶段也是山羊生产中羔羊死亡最严重的时期。所以应高度重视半岁前的饲养管理,特别是断奶期间的饲养管理,应适当提高断奶期间的草料营养水平,以保持3月龄的体重并降低断奶期间的死亡率,这也是提高繁殖成活率和育成率的关键。
家畜体尺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体格大小和体躯的结构、发育等状况,也间接反映了畜体组织器官发育情况。叶瑞卿等对云岭黑山羊羯羊体尺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云岭黑山羊体长比体高大8%,后高比前高多4%,胸部深宽比为1:1.5,体躯呈椭圆柱型,为优良的肉用体型[3]。而云岭黑山羊羯羊的体尺随年龄增长,各月龄段的体长、体高、胸围增长变化极显著,到8月龄可分别达到成年羊的80.45%、83.56%、77.67%,说明云岭黑山羊羯羊前期体尺发育较快[4]。
山羊体组织(骨骼、肌肉、脂肪)的分布呈一定规律性。动物生长强度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在出生后骨骼生长速度最快,以后一直以较稳定的速度生长;肌肉在出生后生长速度较骨快,速度比较稳定,但达到一定阶段后,生长速度变慢;脂肪从出生到 1岁生长速度较慢,以后逐渐加快。接近成年时脂肪沉积最多。Mahgoub等研究表明,在阿曼山羊的胴体中发现大约55%的肌肉组织位于近后肢肌肉群、脊柱周围和近前肢处;体内脂肪沉积比例最高的部位是肌肉间,而网膜则是非胴体脂肪沉积比例最高的地方;在阿曼山羊中发现,轴骨骼大约占总骨骼的51%、前肢骨骼和后肢骨骼各占22~23%[5]。有研究发现,在西班牙山羊的胴体中发现公羊和母羊的体组织分布如下,肌肉组织分别占59.5%和58.0%,脂肪分别占13.2%和16.3%,而骨骼分别占23.5%和22.1%。
山羊体成分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胴体中水分和灰分的含量明显增加,而随着山羊各体组织及增重的变化,羊体的化学成分也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6]。
Murphy等的山羊屠宰试验中,正常成年山羊的体水分含量范围为55.1%~75.1%,体蛋白含量为14.2%~18.2%,体脂肪含量为2.0%~25.3%[7]。有研究人员对两个不同品种山羊进行了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山羊的体水分含量为42.2%~74.7%,体蛋白含量为 14.0%~17.5%,体脂肪含量为3.6%~33.0%[8]。王林枫等从体成分的角度研究了光照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体水分含量为56.46%~65.84%,体脂肪含量为14.16%~23.60%,在正常范围内[6]。研究结果表明,体脂肪和体水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972)。体灰分和体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灰分=0.25×粗蛋白),体蛋白含量的减少降低了体灰分的含量,另一方面,体脂肪含量的升高也间接降低了体灰分的相对含量[6]。
云岭黑山羊羯羊早期生长速度特别快,成熟早,具有典型肉用山羊品种的生产特性,因而具有很高的选育和开发利用价值;了解山羊体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在实际生产中改变营养水平从而改变黑山羊体成分的组成。通过增加体脂肪的含量,降低体蛋白质、体水分和体灰分的含量,来改变日粮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分配方向,进而达到调控营养分配的目的。
[1]王同军.建昌黑山羊体尺体重相关性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03,30(9):22-26.
[2]边仕育,木乃尔什,马庆,等.建昌黑山羊生产性能测定[J].中国草食动物,2006,26(1):26-27.
[3]叶瑞卿,袁希平,黄必志,等.云岭黑山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与应用[J].中国草禽动物,2008(3):56-57.
[4]夏桂林,陆晓平,杨育才,等.云岭黑山羊补饲育肥试验[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11):51-53.
[5]Mahgoub O,Kadim IT.Effects of body weight and sex on carcass tissue distribution in goats[J].Meat Science,2004,67(12):577-585.
[6]王林枫,卢德勋,孙海洲,等.光照对非生绒期内蒙古白绒山羊体成分的影响及其应用调控措施[J].中国草食动物,2005,25(3):7-9.
[7]Murphy T A,Loerch S C,McClure K E,et al.Effects of restricted feeding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of lambs[J].JAnim Sci,1994,72:3 131-3 137.
[8]Drouillard JS,Klopfenstein T J,Britton R A,et al.Growth,body composition,and visceral organ mass and metabolism in lambs during and after metabolizable protein or net energy restrictions[J].JAnim Sci,1991,69:3 357-3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