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淑霞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延安 727300)
笔者从 2001年以来应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0例,并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均为门诊治疗,其中男 36例,女 44例;年龄最小者 25岁,最大 75岁。病程最短 3d,最长 10年;突出向左者 33例,向右者 43例,中央型 4例,以上病例均经 CT或 X线片检查确诊。
治疗方法 针刺疗法:取穴: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腰阳关、命门、秩边(患侧)。若下肢有放射痛者可配以承扶、委中。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 30号 1.5毫针先针腰阳关命门,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再用 2寸毫针针刺大肠俞(直刺 1.5寸以沉重酸麻胀感向腰骶部传导为宜),再用 3寸毫针针患侧秩边穴,提插捻转,使针感向臀部及下肢部传导。以上穴位针刺得气后均用平补平泻法,每 10min行针 1次,留针 30min后取针,再留罐 5~10min(以局部出现瘀血现象为宜)。
中药热敷治疗:针刺治疗后配以中药热敷以增强疗效,热敷时间 30 min。中药组成:黄芪 30g,苏木、当归、透骨草各 20g,川芎、地龙、丹参、血竭、虫、威灵仙各 15g,艾叶、木瓜各 12g,桃仁、王不留行、羌活、苍术、白附子、赤芍各 10g,川草乌各 8g,甘草 6 g。用法:将上药粉碎后装入布袋内封口,用 300mL陈醋浸泡30min,再用锅蒸 20min(以水开后计时)后取出,稍凉(至不烫皮肤为宜)后将药袋敷于患处,先用塑料纸或干毛巾敷于最上面,以保持热量(以患者耐受量为度,不可烫伤皮肤)。待 30 min后取掉。
疗效标准 痊愈:腰腿病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达80度以上,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患侧直腿抬高 70度,能恢复原工作;好转:症状部分消失,患者直腿抬高较诊治前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者。
治疗效果 痊愈 58例,显效 15例,好转 5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达 97.5%。
典型病例 马某,女,45岁。 2001年 4月 16日初诊。主诉:腰及左下肢抽痛 5d。患者 5d前因担煤后突然出现腰及左下肢抽痛,不能站立、行走、咳嗽或翻身时上述症状加重,曾服腰痛宁胶囊、英太清等药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故今日前来就诊。查体:L3~S1左侧椎旁压痛(+),腰不能转动,直腿抬高试验左侧 30°,右 80°,腰部 CT示:L4~L5、L5~S1椎间盘突出。 诊断:L4~L5、L5~S1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上法治疗 1次后,腰及左下肢疼痛减轻,治疗 1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 80°以上,随访半年未复发。
讨 论 本病属于中医“腰病”之范畴,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外伤,感受风寒湿邪,肝肾亏虚等引起督脉及膀胱经气血阻滞,脉络不通所致,治宜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现代医学以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出现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障碍为主的一种综合症。故从本病疼痛的部位来看,多位于督脉及膀胱经循行的部位《灵枢◦经脉第十》曰:“膀胱足太阳之脉……夹脊抵腰中……督脉之别……别走太阳”故方选用督脉经穴、腰阳关、命门及膀胱经经穴、大肠俞、肾俞,秩边穴主要目的在于调节督脉及膀胱经经气,使经络气血得以宣通,通则其痛自止,又胡有谷认为正常神经受压时并无疼痛,只有炎症受压才引起疼痛,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消除神经根水肿、充血等无菌性炎症,故而方中选用当归、川芎、丹参、赤芍、血竭、桃仁可活血化瘀,并配以补气药黄芪,行瘀不留滞,使以上药物化瘀之功益彰,地龙、虫、羌活、苍术、木瓜、伸筋草、王不留行可通络除湿,使风去湿除络通,又少量配以温通药,附子、川乌、草乌更加强以上药物之祛风通络之功。又醋可软坚散结与中药相结合直接作用于患部不仅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炎症产物的排泄,而且还能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有利于膨出之纤维环之回纳,从而消除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作用,更有效地达到了疏经止痛,活血化瘀之效。
[1] 陈佑邦.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210.
[2] 伊智雄 ,刘春英.实用颈腰痛中医治疗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2.
[3]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9.
[4] 王华兰.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腿痛 102例临床观察 [J].按摩与引导杂志 ,2001,17(4):50-51.
[5] 孟素云,于月书.针刺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47例 [J].中国针灸杂志,1997,(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