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

2010-04-13 04:58卞春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20期
关键词:护患急诊科护士

卞春华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仪征,211400)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由于医学的双重性(治病性和致病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特殊性(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护理职业具有高风险性,有时风险和过失不容区分,特别是急诊护理中存在着更大的风险[1]。在急救医学和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更要提高护理质量,避免风险的发生。本文将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作归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1 急诊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

1.1 社会因素所致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维权意识也明显增强。患者要求有良好的医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对抢救和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护理的高风险和不稳定性缺乏了解;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细化程度不够,卫生资源的分布和匹配的合理性存在某些不足,导致患者家属心理不平衡;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卫生系统的形象,致使部分患者在看病时持怀疑态度,不信任医护人员,故意制造纠纷。

1.2 患者因素所致的风险

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且普通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由于患者基础健康水平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时间短,无法全面了解病情,相同疾病的不同症状、不同疾病的相同症状都会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患者有冒险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作的态度和消极的求生欲望,都会使护理风险上升。

1.3 护理行为所致风险

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技能不佳:作为急救的前沿,护士应具有丰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具有病情观察的判断力,如基础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动态发展变化。低年资护士因操作技能不高、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不足、临床经验欠缺、患者对其缺乏信任感等因素影响着患者满意度。

缺乏护患沟通技巧: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抢救多,护理人员紧张忙乱,家属焦急,情绪激动,护士来不及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短时间内不能满足患者的所有需求,导致矛盾或纠纷的发生。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护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2/3,护患沟通成为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高危因素。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护士忽视和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特别是患方的权益,不懂得自己履行的义务职责与法律的关系,未将自己的工作责任与法律责任联系在一起,故在护理工作中言行不慎、做事不讲方法,导致护理纠纷发生[2]。一旦发生护理纠纷,不能沉着冷静,不知如何取证,如何保护自己或医院的利益。

1.4 医院条件欠缺所致的风险

急诊科患者多,护士缺编,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医疗条件差,抢救仪器设备不全,急救物品、药品准备不充分;抢救和留观患者不能及时收住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急诊护理队伍的年轻化,技术力量薄弱,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差,这些都是导致纠纷的隐患。

1.5 急诊管理方面所致的风险

急诊环境因素:医院尽力改善急诊科环境和配置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但因急诊患者的不确定性,急诊护士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急诊医疗任务,还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降低急诊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急诊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急诊科制定了各种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但要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质量检查与评估,最重要的还是抓好制度的落实。制度的执行力度是急诊护理风险因素的重中之重。

非技术方面因素:仪器及机械的故障、抢救物品不齐全及抢救器械不完好,用后的抢救物品不能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使用后不能及时消毒、维修,影响抢救工作。

2 管理对策

2.1 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首先,要加强基本业务的培训。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是急诊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加强护士培训包括法律意识、服务礼仪、沟通技巧、急救新技术等,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和救护水平,通过每月进行的护士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定期培训和考试,使护士掌握危重疑难病例的观察要点、护理要点及处理方法,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予以总结[3]。认真做好急诊护理的每个环节,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对急诊护士要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危重患者急救技术等。如动静脉穿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等,提高抢救成功率。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高年资护士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对常用急救药品的使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剂量、使用方法、毒副作用都要熟练掌握。

2.2 增强法律意识,强化风险意识

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学习班,组织医疗、护理纠纷个案分析会等,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项制度的培训,以实践操作的形式考核验收,不断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正确认识风险的发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避免、控制风险。

2.3 保证合理的人力配置,保证护理安全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医院和人事部门要逐步补充护士编制,使其达到建议医护比,同时护理部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机动调控人员,保证护理安全。在急诊科的护理管理中,要适当进行非护理人员的部分配置,以减少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内涵和护理安全[4]。

2.4 严格落实制度

重点完善监控制度,从系统内部的运转上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差错和医疗事故,加强抢救设备检查、维护,保证急救设备、药品、器材齐全完好,建立标准的规范化抢救程序。遇有大批需急救的患者,要及时逐级汇报,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性损伤。

2.5 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录做过的”,规范护理文件记录,形成可追溯性的法律证据。要求护理记录必须严谨无误,护理文书书写的准确和抢救记录的严谨详实,应经得起时间、科学和法律的检验。组织学习护理常规和专业理论,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中,改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2.6 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将护理操作中的高风险因素在护士和患者间透明化,变“家长制”模式为“理解配合”型模式,达到双方互利的目的[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护理风险预告制度,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并实施签字认可制度,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起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提高患者满意度。

[1]桂莉,陶红,陈亭.急诊科护士专业水平及培训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22.

[2]赵雪红,程丽君.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131.

[3]李桂香,李艳,刘巧荣,等.针对急诊科护理特点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J].实用医药杂志,2003,23(6):705.

[4]吴静.急诊护士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内科,2007,2(6):1000.

[5]张亚卓,韩悦容.急诊护理服务中的细节品质[J].护理研究,2006,20(2A):358.

猜你喜欢
护患急诊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