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燕
(山西省中医院干部老年病科,山西 太原030012)
在临床静脉注射的治疗过程中,由于药液浓度高刺激血管,长期大量补液、针头刺破血管壁等因素,导致药液外渗至皮下组织,引起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甚至导致静脉炎或皮肤坏死,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治疗的进行。有文献报道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中近8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因此,静脉炎的防治非常重要。临床上多采用硫酸镁、喜疗妥霜、马铃薯片等外敷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疗时间较长,而且对已有的静脉红肿、条索状硬化、血管弹性减弱者效果不佳。近年我院采用自制的中药外敷膏治疗静脉炎50例,效果显著,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50例静脉炎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1岁~73岁;按照静脉炎诊断分级标准,其中1级10例,2级31例,3级9例。
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推荐的诊断静脉炎标准制定,并将静脉炎分为四级。0级:穿刺点无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1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2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3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所有病例均给予我院自制的外敷膏(药物组成:白附子 10 g,三七 10 g,水蛭 10 g,当归 10 g,大黄10 g,海金砂 10 g,姜黄 10 g,黄柏 10 g)治疗。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细粉(过80~100目筛),混合均匀,然后取甘油100 mL、凡士林100 mL加热,放入药粉搅拌均匀后,冷却备用。清洁局部皮肤,将外敷膏敷于患处,面积要求超出炎症范围1 cm,敷药的厚度约2 mm,上用纱布覆盖,30 min后清洗。3 d为1个疗程。
显效:疼痛减轻或消失,红肿消退,条索状硬结消失。有效:疼痛减轻,红肿减轻,条索状硬结软化。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变。
50例病例经治疗1个~2个疗程后,显效31例(62%),有效 17例(34%),无效 2例(4%),总有效率达96%。
王某,61岁,脑出血患者,连续静脉输注脂肪乳7 d后,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活动受限,沿穿刺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硬结,用我院自制的外敷膏涂擦,第2天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明显减轻,条索状硬结变软;继续用药2 d,症状全部消失而痊愈。
静脉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静脉血管内膜损害,表现为穿刺点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其病理变化主要为炎性渗出。临床上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机械原因损伤静脉壁、液体输入量及速度、污染因素、机体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静脉炎并不少见,且是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中应当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学习静脉炎防治的相关知识,严格按照护理相关规范操作,强化无菌观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这是防止静脉炎的关键。
中医理论认为,在输液过程中,穿刺损伤局部脉络,使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运行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引起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总之,静脉炎的病机在于血瘀气滞[2]。治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我院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自制中药外敷膏(由白附子、三七、水蛭、当归、大黄、海金砂、姜黄、黄柏等中药材精制而成),全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未发现副作用及过敏反应。采用中药局部外敷,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对血管条件不好及使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静脉输液后采用本法可以保护血管、促进药液吸收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对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可以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中应注意:①静脉炎一旦出现应尽早给予治疗,长期静脉滴注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如脂肪乳、甘露醇、化疗药物等),或静脉内留置针输液时间过长,可在尚未出现静脉炎时提前外敷药膏,从而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②外敷膏药时避开穿刺点。③中药外敷应摊制厚薄均匀,太薄容易干,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浪费药物。④如遇冬季,气温较低,外敷膏易凝固,可放入热水中加热后使用。⑤外敷膏常会溢出纱布污染衣物和被单,可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小治疗巾。总之,中药外敷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蒋冬梅,王曙红,李亚平.复方七叶皂苷防治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3):40-41.
[2]张广清,叶苑琼,阮文乐.中草药防治静脉炎的进展[J].护理学杂志,1994,14(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