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维度——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一种路径

2010-04-13 04:44李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维度文化

李东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性别维度
——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一种路径

李东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论述了性别维度既指性别分析方法,也包括从各个角度开展的以性别为主题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批判性解读和阐释自身文化的工具,同时也打开了一种更为细致周详的文化政治学研究通道。认为“性别维度”与“文化批判”的彼此互动,为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路径。

影视文化;文化批判;性别维度

所谓性别维度,简单地说就是以性别为基点进行文化研究的方式和途径。因此,“性别维度”既指“性别分析方法”,也包括从各个角度开展的以性别为主题的文化研究。“性别维度”既是看问题的一种角度,也是诠释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角度或方法的特质在于纠偏、平等、公允、科学、超越。“纠偏”即纠正传统影视文化中的性别偏狭,还女性一个应有的位置;“平等”即强调性别的平等而反对性别的压迫,尊重两性各自的利益与权利;“公允”即不屈服男权,但也不厚此薄彼,应客观、理性地推动两性的发展;“科学”即并非只主张单一性别的存在,更采取双性别的完整立场;“超越”即不是要造就一个女权的文化,相反是期望实现两性的和谐共生。

综观西方的学术研究,存在着这样一股巨大的思潮——他们主张将“媒介”与“文化”联结,以“文化研究”为框架,打通文化与传播、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研究壁垒,揭示媒介文化是“如何表达一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发展和创新等。”[1]3“文化研究”在文化得以形成的历史情境和社会关系中寻找答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批判性解读和阐释自身文化的工具,同时也打开了一种更为细致周详的文化政治学研究通道。

一、西方性别与影视文化研究的历史遗产

1.影视文化的性别符号——英国的文化研究

20世纪60年代,英国文化研究影响日甚,学者把影视文化传播作为一种叙述语言和社会文化形式来看待,指出其鲜明的“再现”特性,将之纳入到文化研究的学术视野。

文化研究借鉴了葛兰西的理论,主张文化文本往往是意义争夺的场所。接着,霍尔将“阅读文本”研究中的符号学方法引入媒介文化研究,颇有建树。霍尔等学者认为:“大众文化的一种显然是反常的特征,就是提供了一个被直白地指明为‘女人的’文化空间……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构成人类的东西的规范,是由男性文化提供的”,“我们的性和性别——‘男人’和‘女人’这样的术语——不论是词还是形象——实际上也是构成而不是反映性别定义、意义和身份的文化符号。”[2]这些思想为从性别角度考察影视文化传播,进行了很好的理论铺垫。

2.影视文化的性别话语——西方当代文化批评思潮

以社会性别的视角考察影视文化传播,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文化批评思潮的一种动向和趋势。

符号学的导入,揭示了女性形象作为符号表征的潜在的游戏规则;阿尔都塞(1918—1990)关于意识形态的界说成为解释“电影是如何通过符号运作为构筑意识形态服务”这一命题的有效武器;罗兰·巴尔特(1915—1980)通过揭示文本中的意识形态运作和意义的呈现,为性别视角下的电影批评提供分析模式;马尔库塞(1898—1979)、哈贝马斯(1929—)等人的研究工作,分析和批判的主要对象就是以影视文化为主体的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福柯(1926—1984)关于话语、主体的理论被用来思考电影如何生产知识、女性观众如何被安置以及父权制下女性主体性的发展等问题。

3.影视文化的性别立场——北美的传播研究

以格伯纳(1919—2005)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开辟了北美传播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即“文化取向”的研究路径。

自1967年始,格伯纳在“电视传播影响受众对性别角色的认知”这一课题上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在美国日常的电视节目中,男女性别角色的塑造一直遵循着传统;女性被描绘为拘泥于家庭生活、爱情纠葛或简单低级的社会工作之中。此种传播的结果是,受到电视文化耳濡目染的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了传统概念,当这种认同被固化时就形成了所谓“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研究表明,影视文化传播并没有平等地对待男女两性,当性别的天平发生倾斜时,影视文化传播已然不是性别中立的,它已有了性别立场。

4.影视文化的性别主张——女性主义影视文化研究

女性主义电影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当代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为代表的研究者看到了电影文本背后的运作机制,指出传统的电影创作与电影研究作为男权文化制度的产物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对女性形象的遮蔽。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开创者们的论点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在社会主流文化建设方面,女性所作出的贡献比人们所认可的要多得多;女性在社会文化中始终处于被搁置在“缺席”的状态;女性形象被社会文化所扭曲和利用。

在西方学界有这样一种共识,即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的女性运动可视为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按照劳拉·穆尔维的说法,第二次浪潮的历史语境正是“女性主义与父权文化之间更广泛的爆炸性相遇”。显然,女性主义影视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具有紧密的时代联系。

概括地说,几乎所有当代有价值的文化批评思潮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影视文化研究提供了阳光和空气,这种异彩纷呈的理论思维语境成为影视文化性别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源泉。当然,过多的理论介入也造成了“理论暴力”和批评语焉不详的流弊。

二、性别维度对影视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1.性别维度开拓中国当代影视文化研究新视角

新时期以来,在性别维度的观照下,我国影视文化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性别与影视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在性别与影视传播研究方面,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客观上刺激了该领域的研究。

比如,在“影视传播者的性别研究”层面上,一些学者提出:“女性传播从业人员必须越过历史和现实的障碍,掌握新技术,在新世纪里有所作为。”[3]这种观点背后所暗藏的意识是对新媒介环境下对女性在传播行业权力把握和话语表达等问题的关注。

比如,在“影视传播内容的性别研究”层面上,学者们一边从影视美学的角度出发,以个案剖析的方式,阐释了影视创作中对于两性(尤其是女性)的褒贬与毁誉;另一边,更鲜明地指出了性别意识(主要是女性意识)淡薄、女性观念落后、女性话语被压抑或忽视的影视文化现状。

比如,在“影视传播受众的性别研究”层面上,学者们指出,在大众传播领域,女性格外注重影视媒介,她们丰富的信息需求以及对正统、善良、自强、自立形象的认同都与影视文化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联系;虽然包括影视传播在内的大众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两性的平等与和谐有着促进作用,但两性失衡的权力关系状况依然在传播中广泛存在。

第二,性别研究与电影批评研究的新视角。

在性别研究与电影批评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起,经历了引入、解析、建构等阶段。

“引入”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西方理论的介绍与吸收。例如,学者周传基于1988年较早地译介了劳拉·穆尔维的论文,第一次把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原典”带进中国电影批评界。同时期的中国电影批评界掀起了一次译介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热潮,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译介文章。

“解析”阶段主要表现为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文本分析。例如,以学者戴锦华的著作《雾中风景》为代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国内此方面研究的深度与水平,书中设置专门章节论述了“性别与叙事”,全面分析了从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电影中的女性及女导演群的创作;高度评价了影片《人·鬼·情》文本的非凡意义,认为这是当代中国唯一一部当之无愧的女性电影作品。

“建构”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国化理论概念的初创与发展。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关于“女性电影”概念的争鸣,反映了这个时期影视文化进行性别研究的热潮。更多学者开始以各自的视角全面、深入地探讨女性意识,不断丰富女性意识的内涵,并尝试为中国未来的电影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总的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努力尝试弥补国内影视文化研究领域较少运用性别维度的不足,开辟一条系统运用性别维度诠释影视文化本质的学术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性别维度是对影视文化传播中不平等现实的直接揭露,是将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意识向主流意识的直接注入,是对两性和谐的影视文化氛围的建构,是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2.性别维度实现批判性影视文化研究的理论突破

作为一种历史性现象,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影视文化的社会影响日益显现;与此同时,许多西方学者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时代变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美国学者D·贝尔为代表,提出了“后工业社会”来临的观点。该种理论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知识和信息是“轴心”,社会因之而建构。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法国著名学者波德里亚为代表,宣称“后现代时期”到来的主张,并由此引起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美国学者贝斯特和凯尔纳为代表的后现代话语的爆发。在这条认识轨迹中,相当一批后现代理论家认为,“具有新的技术、新的文化形式以及对当今时代有新的体认的当代社会构成了与现代生活形式的决定性的断裂”[1]32。浸泡在以影视文化为主流的当代媒体文化的“声色之娱”中,使得“新的后现代主体将不得不学会与新的图像、信息和技术等大量激增的碎片打交道,还要学会处理这些东西”[1]32。面对此情此景,那些被公认为最有价值的看法和观点,大多都具有“批判性”。

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开风气(阿多诺对流行音乐的研究、洛温塔尔对流行文学的研究、霍克海默对大众文化的研究等),抑或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单维度的思维”的提法,还是随后兴起的女权主义的论说;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后结构主义的综合考察,还是20世纪9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的普遍认同,其中都饱含着对种族、阶级、族群、性别、民族性的强调,对霸权、控制的话语的反省,对社会权力关系、两性关系本质的揭示。这一点在罗兰·巴尔特、雅克·拉康、米歇尔·福柯、路易·阿尔都塞、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雅克·德里达那里也有鲜明的体现。

“批判性”正是文化研究的目的和特征。因为文化研究就是要质询即成、定势、刻板这些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思维模式。打碎—重构或曰在解构中建构,当是文化研究的主旨。

在这里,批判性语境为我们审视当代影视文化提供了一面镜子,也使得在性别维度下对影视文化研究进行跨学科、跨疆界的资源整合成为可能——从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几乎都秉承了这样的研究传统:尽可能地将社会理论、文化分析、哲学思辨、历史经验和特定的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打破割裂媒体、文化、传播的专业化操作和学院派定势,实现文化研究的超学科运作。正是这种跨学科的方法和边缘交叉性的努力,实现了从文本到情境、到文化和社会的延宕。“边界”的逾越不可避免地把文化研究的视角推向了阶级、性别、族群的领域,因为正是这些特征的体验构建了社会文化中的人。

综上所述,性别维度与文化批判的彼此互动,使得跨学科、综合性影视文化研究的努力成为可能,并且为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路径。一方面,文化批判背景下的性别研究,重视对两性不平等关系的历史追溯,重视对两性社会文化权利平等的尊重,重视对两性社会文化利益的切实维护,正视两性的差异并促进两性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性别维度下的影视文化研究,着力剖析传播的社会性别属性,着力纠正影视文化性别形象呈现的误区,着力扬弃影视文化性别叙事的偏狭,着力匡扶影视文化性别观念的正义。人们有理由期待,这种思考路径有利于打破传统学术疆域,有利于打通传播与文化、文化与性别、性别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与传播等相关领域,在交叉、融通、综合的理论背景下完成对影视文化的全新考察。

[1]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3-355.

[3]黎星.女新闻工作者怎样面对互联网的挑战[J].中国记者,1998(8):32.

Gender Dimension:A Path on Study of the Contemporary Movie Culture

LI Do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It is expounded that gender dimension not only refers to gender analysis,but also carries out from various angles to the theme of gender cultural research;“Cultural studies”not only provides a critical reading and interpretation tools for their own culture,but also opens up a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hannels.The interaction between“cultural criticism”and“gender dimension”reveals a brand-new path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film culture.

film culture;cultural criticism;gender dimension

I 207.67

A

1008-3863(2010)01-0008-04

2009-12-11

李东(1976-),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祝颖】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维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谁远谁近?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