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彬
(泰安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山东 泰安 271000)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尤其以4~10个月婴儿多见。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为空气灌肠复位法, 其成功率主要取决于肠套叠类型、套叠时间、空气压力等。作者收集分析了35例对于常规空气灌肠难以整复的肠套叠,采取手法按摩辅助空气灌肠整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39例小儿肠套叠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2月~21月,平均8.8个月。发病时间1~24 h 21例,>24 h 33例,出现血便25例。发病前有腹泻症状的31例。
1.2临床表现 入院时腹部触及明显腊肠样肿块32例,经彩超检查诊断38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1例彩超检查未发现肠管同心圆样表现,经诊断性空气灌肠确诊。
1.3治疗 入院后均给予温盐水清洁灌肠,并按0.01 mg/kg肌注阿托品后进行空气灌肠。方法为肛门插入Foley管,球囊内充气固定,自动控制压力结肠注气机给予空气灌肠。空气压力为8~10 kPa(80~100 cmH2O)。注气方式可选用脉冲或直接注气。对于加大压力套叠肿块不能完全消失者,排气后给予7~8 kPa压力并维持,小儿外科医师轻柔、缓慢用力按摩腹部,尤其是套叠位置,同时一手沿套头退缩方向缓慢上推,另一手沿套入部方向缓慢向内下推动。适时透视检查整复情况,没有整复的再次加大压力冲击(压力<12 kPa)。
1.4结果 39例患儿,经空气灌肠后小压力下手法按摩直接整复肠套叠22例,手法按摩后再次加压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11例,上述方法反复操作2~3次成功整复肠套叠2例,共计35例。随访未出现复套。经上述方法未成功整复4例,均接受手术,术中证实回回结型复杂肠套3例,回结型肠套1例,肠管水肿明显,色暗紫,整复后观察肠管颜色均渐回复正常,经家长同意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进食、大便正常,未出现复套。
小儿肠套叠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是婴儿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以1岁之内的肥胖儿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5~3∶1,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规律性哭闹、呕吐、血便。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其中90%以上的病例为特发性,可能与6~12 个月幼儿断奶及食物结构改变、活动量过大、腺病毒感染有关;少数病例为继发性,可继发于肠炎、肠壁血肿(如过敏性紫癜)、肠重复畸形、肠息肉、肠恶性淋巴瘤、肠淋巴腺肿大、急腹症术后、美克尔憩室等。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彩超等医疗设备的普及,多数病例能够早期确诊,为非手术治疗成功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本组资料显示,诊断越早,整复率越高。
婴儿肠套叠绝大多数不伴有器质性病变,只有2%~5%为器质性病变引起,故多数学者认为小儿肠套叠发病时间在48小时内,一般状况良好,其最佳治疗方法为空气灌肠复位法[1]。有学者采用B超指引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整复压力在6.67~14.7 kPa之间,保持压力在9.33 kPa时整复率最高,成功率约96.5%[2]。这一结果证实大多数肠套叠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笔者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经验如下:①准备好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以备患者出现呕吐、误吸、窒息时抢救用。②急性肠套叠的诊治应综合分析,须通过选择性扩容、解痉、镇静等处理后进行空气灌肠,可望提高其整复率。③对于病程大于48 h,全身情况较差,已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及腹膜刺激征者,应禁用此疗法,或只用较小压力(8~10 kPa)行诊断性空气灌肠,避免持续注气易出现肠穿孔。④注气后,发现套叠阴影较大,注气—放气应采用 “缓慢、间歇性”的原则进行,因为已退缩的肠管早期仍处于缺血、水肿状态,脆性大,易破裂穿孔,⑤反复加压充气X线下套头部阴影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维持一定压力下由外科医生进行腹外手法按摩推挤,复位率明显提高。原因可能是手法按摩能够使外力直接作用于套头位置,符合手术整复肠套叠的力学原理,同时反复轻柔按摩肠管,可以改善肠管血液循环,使痉挛减轻,有利于整复成功[3]。但应注意手法要轻柔,以免人为造成肠破裂。⑥对于注气后发现套叠头紧,反复加压注气后无退缩,且出现套叠远端结肠明显扩张,应放弃此疗法,中转手术。⑦对反复出现肠套叠病例,应放弃空气灌肠整复,行剖腹探查,因为此类患儿可能存在肠管原发性病变。⑧空气灌肠整复过程中,如出现腹腔内原有肿块阴影突然模糊或消失,并出现明显腹胀,应考虑已发生肠穿孔,在局部皮肤消毒后,立即用消毒针在脐与剑突中间刺入排出腹腔内气体[4],以使患者呼吸循环得到及时改善,并立即进行剖腹探查。
[1]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36-1339.
[2] 孙孝龙.小儿肠套叠的气钡或空气灌肠整复治疗100 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师,2009,47(28):37-38.
[3] 郑练,郭奕群,陈伦家.肠套叠二次空气灌肠临床实践与选择[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13:25-26.
[4] 施诚仁.小儿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8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