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艳君 余守雅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平顶山 467000)
自 2007年 4月至 2008年 6月,笔者采用双丹红花汤治疗痤疮 9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94例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58例 ,其中男 28例 ,女 30例;年龄 15~33岁;病程 3个月~6年。 对照组 36例,其中男 22例,女 14例;年龄 14~31岁;病程 2个月~6年。两组病人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情况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本组病例均符合《现代皮肤病学》[1]《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皮损表现为粉刺、毛囊性丘疹、脓疱或结节,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病程慢性,以青年男女多见。面部皮损 (根据 Pillsbury分类法)[2]为Ⅰ度和Ⅱ度,皮损计数为 50个以下,14~33岁男女的寻常痤疮患者为入选病例。并愿意遵医嘱用药,能完成服药疗程,在本次治疗前 1个月内未内服及外用过任何中西药物,排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服用激素而导致的痤疮患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双丹红花汤:白花蛇舌草 30g,丹参、牡丹皮各 12g,红花 10g,生薏苡仁15g,白术、黄芩、制大黄、赤石脂各 10g。脓疱感染为主,加蒲公英、野菊花、地丁;结节、脓肿加浙贝、白芷;与月经有关者,加益母草、凌霄花。每日 1剂,水煎 2次,分早晚饭后口服;外用白花蛇舌草 30g,煎水临睡前湿敷,每次 15min,连用 30d观察疗效。
记录两组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的皮损数量,观察皮损消退情况。粉刺、炎性丘疹、脓疱个数的累计为皮损总数。在用药 30d后,根据皮损总数的消退百分率评价疗效,并进行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皮损消退百分率公式为:(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100%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基本治愈:皮损(粉刺、丘疹、脓疱)完全消失或皮损消失 95%以上;显效:皮损消退 70%~94%以上;好转:皮损消退 30%~69%以上;无效:皮损消退 30%以下,且具有较多新发皮损。
治疗结果 治疗组 58例,临床基本治愈 16例,显效 15例,有效 23例,无效 4例,治疗组有效率 93.10%;对照组 36例,临床基本治愈 4例,显效 6例,有效 15例,无效 1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 69.44%;两组疗效经χ2检验 P<0.05,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痤疮的发病病因、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分泌(主要是雄激素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堵塞毛囊孔,使皮脂在局部堆积,排泄不畅;毛囊内微生物(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将皮质分解成不饱和脂肪酸,造成毛囊及周围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从而出现化脓、结节、囊肿等;另外,遗传因素、饮食、锌元素缺乏、生活和工作环境不佳、便秘、不适,当使用化妆品、精神因素等均参与痤疮的整个发病过程。现代皮肤病学所论痤疮与青春期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皮脂瘀积于毛囊中,形成脂栓(此即中医所谓因青春期“相火炽盛”“阳气内郁”“脂液遂凝,蓄于玄府”)同时,皮脂被毛囊中存在的痤疮丙酸杆菌分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后者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毛囊内容物进入真皮,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同的炎症反应。综上所知,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是因为素体血热偏盛,复感外邪致气血凝滞,血郁痰结,郁滞皮肤所致。目前现代医学多选用抗生素、维生素、抗雄性激素及锌制剂等治疗,有的疗效欠佳,有的毒副作用较大,临床疗效不理想。采用自拟双丹红花汤中的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并能抑制皮脂分泌[3];黄芩、牡丹皮、丹参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牡丹皮、丹参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4];丹参、红花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微循环,可促进炎症和皮脂的代谢吸收,丹参还具有抵抗雄激素的作用。制大黄清热解毒,涤荡胃中积热,推陈致新;赤石脂、生薏苡仁有抑制皮脂分泌的作用。所以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抑菌抑脂的作用,切中病机。本病必须内外同治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所以配合外用单味白花蛇舌草煎汁湿敷。这样通过内服药物调整内分泌,外用消炎杀菌去脂清除过多的油腻,去除毛孔堵塞物,使皮脂外流通畅,保持皮肤清洁,控制感染,疾病自愈。通过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 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 69.44%,经过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痤疮不失为更有效的方法。
[1]杨国亮 ,王侠生.现代皮肤病科 [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66:512.
[2]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883-885.
[3]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24.
[4]黄 畋.48种中药的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6(5):307.